前文说到董卓渴望着通过征辟制度把自己从游侠转职为郡吏。苍天不负有心人,他很快迎来了入仕的机会——战争,凉州爆发了大规模的羌人叛乱。
史书没有记载董卓当官的具体日期,若推算一下,可能是在延熹二年(159年)年底,那一年凉州发生了一场规模不小的羌人叛乱。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部羌人叛乱,叛乱人数不确,只知道最后被护羌校尉段颎(“凉州三明”之一)杀了2000多人,俘虏1万多人,逃散的估计不计其数。
这些羌人叛军侵扰的就是陇西郡和金城郡。董卓的老家陇西郡被羌人攻打,作为全郡知名度最高的矛盾调解员,董卓怎么可能不出手,关门在家躲着岂不丢了自己十几年混出来的英名?保家卫国的危难关头,董卓拿起心爱的大弓就要上战场。
猜想一下,当陇西郡守大眼瞪小眼地望着议事厅中的众多掾属(自己征辟的官吏),问谁能出战时,答案只有一个:“这个时候应该让临洮县的董卓到郡里来当职,这是个能人!”不管是郡守听了自己麾下主簿和督邮的大力举荐也好,还是想找一个替死鬼把这个事情办了也罢,总之,董卓成了首选。
从游侠到郡吏——兵马掾——当官的机会来了。郡里的兵马掾大抵相当于地区武装部常务副部长,若地方发生叛乱,还得充当类似于地方武警部队军官的角色。
《后汉书》说董卓做的是州兵马掾,这个感觉不对,兵马掾在史书中出现的几次记载,都是边郡的属官,州一级的一般都是从事,例如“郡召卓为吏,使监领盗贼” ,由此可见,在陇西郡的时候,董卓应该就是郡兵马掾。
兵马掾这个官职级别有多高?考虑到陇西地理位置重要,而且汉朝的郡可比后世的一般地市要值钱得多,以州为省、郡为市的思路比对,陇西郡怎么也是个副省级城市,陇西郡兵马掾怎么也算是个县、团级干部!级别虽然看似很高,可董卓没编制啊,就是个郡守自己征来、享受虚职待遇的幕僚。可无论如何,从调解员到兵马掾,这已经是相当大的跨越了,出人头地就在乱世。
董卓担任的陇西郡兵马掾的职责之一就是打击全郡的罪犯,其中当然也包括作乱的羌人。这项工作董卓干起来应该算是如鱼得水,多年的江湖游侠和凉州“网红”生活为他在羌人中奠定了独一无二的人脉和地位,所以在处理羌人叛乱的问题上,他算得上专业。史书上并未具体记载董卓是怎么做的,但董卓如果是陇西郡兵马掾的话,参加平乱战役自然是本职工作。例如延熹五年(162年)鸟吾羌攻打汉阳郡,陇西郡和金城郡的联军将其击败。
事实证明董卓干得确实不错,因为不久之后,升官的喜讯便传到了董卓的耳朵里。
延熹二年(159年)的八部羌人叛乱,拉开了凉州十多年的战乱大幕,叛乱是一波接一波,战争也越来越残酷,当时的凉州“西州吏民守阙 为前护羌校尉段颎讼冤者甚众,会滇那等诸种羌益炽,凉州几亡……” 段颎的事情先按下不表,仅看凉州,当时的凉州几乎灭亡!
如此危急时刻,董卓又被火线提拔了,凉州刺史成就果断启用陇西郡兵马掾,引入凉州幕府,任从事。刺史府的从事是州刺史征辟来的属官,属于郡吏的上一级,但具体职责史书并未明确记载。董卓由郡里“监领盗贼”的岗位被提拔到州里,按此推论,应该继续管军事工作,属于参与打仗的从事,我们权且把董卓看作协调凉州幕府“兵曹工作”的从事!
小董之前是陇西郡的兵马掾,现在直接成了凉州省的兵曹从事,什么级别?保底厅级,还得是好几个厅级捆一块儿的官。不过依然没有编制,还是刺史大人的幕僚!
但是小董这个没编制的游侠幕僚要发达了!有了凉州刺史府这个平台,董卓在凉州战场上有了发挥空间。《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裴注引《吴书》曰:
胡尝出钞,多虏民人,凉州刺史成就辟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
凉州刺史成就和凉州的战乱成就了董卓。凉州是当时东汉的焦点,这个焦点的州幕府中冉冉升起的新星,那岂不是焦点中的焦点?史载董卓前后与羌胡百余战,推测其中至少1/3的仗是在这时候打的。
我们可以猜想一下,董卓率军“骑讨捕”,那金戈铁马的场面:汉军全部骑兵出击,数千骑兵马蹄声隆隆,阵云之中董卓跨下战马突然飞奔腾踔,扬起满天灰尘,马蹄下似乎激发出阵阵风雷。战马把董卓托在半空中,只见他手中大弓一弹,一支利箭破风射出,一下子给叛军首领来了个透心凉!敌酋即死,余下敌军自然不战而溃。
那么董卓斩获千计很多吗?要知道古代打仗是论首级的,但砍一个敌人脑袋可没那么容易,受伤的、溃散的、受重伤回去死了的、尸体被敌人抢回去的,都拿不到首级。若是斩获千计,搞不好得击溃万人以上的部队。这一期间有这样一个记载,凉州新任的护羌校尉皇甫规(“凉州三明”之一)斩杀羌军800人,归降了10多万人。 董卓斩获1000多人的首级,击溃了多少羌兵呢?
这里就有必要插播一下东汉后期与三国时代战争兵力虚实和斩获首级统计的问题。东汉未进入群雄混战阶段时,朝廷的军力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曹军八十万发动赤壁之战”,实际上各郡也就几千兵马,就连朝廷在雒阳也只有一两万常备军,这和战国时期各国全民皆兵,普遍推行的户籍和郡县征兵制是有区别的。而在东汉朝廷正常运转的状态下,斩获数据也不会乱说,这是要对功报账的,虚报首级可能被革职甚至斩首,开不得玩笑。
可到了群雄割据混战的时候就乱了,各方常把流民组织夸大为正规军来统计,以彰显势力强大。史书里写得也很清楚,“军阀”大多是裹挟百姓而已,真正精锐军士并不多。比如靠劫掠为继的流民组织,都是拖家带口,动辄百万人。《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收编的青州百万人口中符合当兵条件的男人有30万人,可是让他们都当兵,当兵也养不起啊,所以曹操和袁绍官渡决战的时候双方也就各出兵几万人。《三国演义》写的就更夸张了,夷陵之战刘备被陆逊来了一个火烧连营700里,70万大军灰飞烟灭。想想看,700里连营的距离,就算坐高铁也得跑一阵啊。东汉历史上因战争征发的正规军数量并不大,从没有过几十万众的记录,刘备手下自然也没有70万军人。那么作者罗贯中是怎么想出来70万大军的呢?
这就要说说“军阀”混战时期战争中斩获首级到底是怎么计算的。《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中记载,在曹操控制中原后出征关中时,河间地区有人叛乱,被留守的曹丕等人镇压了。等曹操回来后看报告时发现不对,“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解读一下,以往曹操斩杀敌人的对外宣传文书是杀1个写成10个,从而震慑敌人。所以当国渊把真实杀敌数量对外公布时,违反了惯例,曹操才追问原因。若对外公布的杀敌数是夸大了10倍的,按此推断,那军队人数很有可能也被夸大了10倍。所以70万大军基本可以理解为7万,其中可能还包括后勤人员。这也是东汉官方记录的斩首数量和“三国”故事中差别很大的原因,动辄几十万大军的混战场面其实少之又少。
对于驰骋在凉州战场上的董从事来说,和昔日的羌人朋友对战的确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可更难的却是凉州府内的问题,董从事身处凉州的政治旋涡之中,光会打仗是远远不够的,董卓得弄清官场政治才能存身于幕府之中。
有关董卓在凉州的记载少之又少,不过没关系,咱们从其他角度挖一挖,看当时的凉州官场是如何运作的。
董卓是从陇西郡被提拔到凉州刺史府任从事的,看起来凉州官场并不难混,董卓只管打好仗就能升官。然而,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
东汉的州郡政治与后世并不相同,汉朝没有“州政府”这个概念,所以州刺史只是个小官,而被州刺史监察的郡守其实才是高官。
东汉的官员是按照开多少工资来计算级别的。朝廷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接下来是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六百石、四百石、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百石、斗食、佐史。
董卓现在的顶头上司,也就是凉州刺史,只是六百石级别(外十二州,每州刺史一人,六百石);而董卓过去的顶头上司陇西郡守却是二千石级别(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
可见刺史比郡守官小多了,也就是说,汉朝让低位的官员做刺史,去钳制高位的郡守,说白了朝廷既要管住郡县也要控制刺史,两头掐。
东汉为什么如此安排官员呢?这就得从州刺史这个官职的历史变革说起了。
刺史的制度秦朝就有,只是名字不同,到了汉朝进一步深化,汉武帝还制定了“刺史工作六条”,负责监察工作。可随着时间推移,刺史的职能也在变化,因为州刺史不是临时性岗位,但官又太小,实际工作中难以施展,所以在西汉汉成帝的时候想加强刺史的权限,干脆整出一个州牧来。州牧可不比刺史,握有实实在在的权力。过了几年,朝廷觉得这个路子不行,州牧权力太大了,他日这些州牧如果收买人心、蓄养士卒、封闭关卡,朝廷如何自处?于是又把州牧改回刺史。再过几年,又觉得刺史权力太小,压不住各郡,再改回州牧,如此反复折腾了好几回。
历经变迁后,至桓帝年间虽然州牧没有了,可刺史的权力自汉武帝制定“工作六条”后扩大了不少,包括临时组织军队会战、选人用人、成立刺史府管理地区各项工作等,最后也算半个州政府。
董卓从郡里调到了州里,然后在一个低级别、高职位的州刺史手下干活,不仅干好本职工作不容易,还得处处提防各郡官吏,究其原因,就要说到郡守和刺史的关系了。
在东汉政坛上,郡守和刺史的关系往往很僵。刺史级别低还想说话算数,郡守是老大还得防着刺史。
那么州刺史和郡守有分歧,是不是就该让刺史说了算呢?开玩笑,那得看双方的地位,如果实在分不出对错,朝廷就是“谁告谁的奏章先到”就信谁,懒得调查。当然,也可能是相互推诿扯皮之事太多,即使想查也无从查起。《三国志·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记载:
会郡与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选行,晨夜取道,到洛阳,诣公车门。
就是说,青州刺史对付不了东莱郡的郡守,要上告朝廷;东莱郡郡守也对付不了刺史,也要上朝廷去告。朝廷的态度是,“以先闻者为善”,谁先告谁的状,谁就是对的。这个故事的结果是,太史慈毁了州里的举告信,帮助东莱郡守告倒了青州刺史。
从这个故事我们就能弄清楚东汉郡守和刺史之间的游戏规则,你好我好大家好,要是互相整,哥这两千石的郡守也不是白给的!总之,东汉的州郡政治体系很不和谐。
董卓出身陇西郡的郡府,眼下在凉州刺史府工作,凉州在打仗,州郡关系又不好处理。董卓本来就够劳心劳神的了,可这凉州政坛却比内地政局还要复杂,因为这里不单单是刺史和郡守关系不好处理,那些派驻凉州的军方大佬就更是牛啦,凉州的政治生态可谓异常混乱。
那董从事所在的凉州刺史府当时的工作环境究竟如何呢?
眼下凉州刺史府的工作环境极其凶险,因为凉州在打仗,派驻凉州的护羌校尉自然都是东汉后期的名将。比如段颎和皇甫规二人都担任过凉州的护羌校尉,做事风格又都很强势,实际工作中便难免与凉州州刺史产生矛盾。
所以在战乱不止的凉州,汉人内部的政治斗争也很激烈,刺史府那真叫一个水深火热。让我们从下面这一系列事情慢慢品味一下凉州的政治生态。
凉州之前有个刺史叫郭闳,他想与凉州护羌校尉段颎分享战功,说白了就是想和段颎商量,你打赢造反的羌人,报功时把我们刺史府也带上。
段颎属于战神级别的人物,当然不理会郭闳!郭闳便故意拖延,阻止段颎进军。毕竟粮草运转、军械补充这些事情还得地方干,刺史想拖住护羌校尉进军的脚步还是很有办法的。
跟随段颎征战的湟中义从羌(朝廷一方的羌人部队)因为离家太久,惦记家里的牛羊,于是撂挑子跑回家去了。郭闳把罪责推到段颎身上,而段颎因此被捕入狱,罚“输作左校”,说白了就是当苦力去给皇帝修修皇宫啥的。郭闳小胜一局!
段颎走了,朝廷让济南相(相当于济南郡守)胡闳顶上,可胡闳弄不明白凉州局势,又被免了。接下来朝廷派了一个叫皇甫规的名将来凉州,皇甫规以中郎将衔任护羌校尉一职,持节监关西军事。什么叫持节?就是代表天子。州刺史再想整护羌校尉,没门儿。朝廷认为这下肯定没问题了,凉州军政不会再出现不和,但没料到郭闳这时候也快到站了。为什么?你看看皇甫规到了凉州都干了些什么事。
皇甫规持节上任,上来就弹劾了一大票官员,什么安定郡守、汉阳郡守,这个郡的都尉,那个军队的督军御史,统统拿下,有的甚至被诛杀。这一番澄清吏治的操作带来两个后果:第一,凉州刺史工作不到位,监察范围内这么多高官都有问题,他监察什么了!郭闳因此倒了霉。第二,被弹劾的人都是欺压羌人、尸位素餐的昏官。羌人,你们看看,我惩治了欺压你们的官吏,你们是不是就不要造反了。于是一大票造反的羌人投降了皇甫规,足足十万之众。皇甫规大胜一局!
一番折腾后,凉州终于能平叛了吧?想得美,皇甫规干掉了这么多人,这些人背后的世族岂能善罢甘休,比如郭闳,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他有个弟弟叫郭勋,后来做过幽州刺史。你看,哥哥做过凉州刺史,弟弟做过幽州刺史,人家背景能差了吗?
朝堂上弹劾皇甫规的声音终于爆发了。政敌主要利用皇甫规用钱财贿赂羌人,才使得他们投降作为突破口,扬言“招降”只是形象工程,用不了多久羌人还得造反!
皇甫规认为自己行得正坐得直,便跟朝廷申辩!可羌人不给力啊,真的按照皇甫规政敌的说法,降了叛、叛了降的事情越来越多,凉州越来越乱。好在汉桓帝刘志想保住皇甫规,便只得让他暂时委屈地回了京。
前文提到段颎被免职后,凉州很多人跑到雒阳皇宫门前替他喊冤,这次换成皇甫规被朝廷处置,一代军神段颎便又接替皇甫规回到了凉州。
小董作为州府兵曹从事,是管理全州部分军事相关工作的官吏,理论上既要组织各郡会战,又要搞好军事后勤保障,在凉州混乱的政治生态下,他能干好差事吗?要知道,提拔董卓的陇西郡守及凉州刺史成就、郭闳,军方的皇甫规、段颎这些人物,不管怎么摆弄战争和政治,都绕不开具体干活的小董同志啊!
“小董,为什么军资还没到?难道是刺史府特意刁难吗?”这可能是军方大佬的问话。
“小董,你要搞清楚你端的是谁的饭碗!该管的管,不该管的少管!”这可能是刺史的训话。
“小董,帮帮咱们这帮陇西老人,那皇甫规现在到处弹劾臣僚,你在幕府有机会一定要替陇西老家的人说话!”这可能是陇西的同僚或者郡守与小董的对话。
站队吗,站错了呢?不站队装糊涂?哪一派得势都可能清算小董同学啊!
在这战场和政坛都血雨腥风的凉州,小董同志到底混得怎么样?东汉边疆烽火已起,朝廷又将如何应对?且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