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干了多久县令,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按汉朝官员任职考核期计算,是3年一个周期(汉朝对郡县采取上计考课制度,大课3年一回)。期满如果想升迁,考课得为“最”或者“高第”,考个倒数第一还想升迁那就难了。但考课毕竟是人说了算,官方考核世家大族的子弟时,敢给个倒数的成绩吗?
董卓在县令的岗位上大概做了3年,因为到光和四年(181年)董卓已经是河东郡太守了。从延熹十年(167年)到光和四年这14年间,他历任了四个职务,中间还被免职一次。基本上3年一满,就调整一次。
所以董县令在广武县干得肯定不错,要不也不能又被提拔为蜀郡北部都尉,成为比两千石的官员,而且他并没有在千石岗位上来回历练,直接被提拔了,那得是“最”的考核成绩才行。成绩有了,可当时的考题和评分内容,史书没给董卓留一个字。
也罢,董县令成绩名列前茅,接下来走马上任益州蜀郡北部都尉。
董卓到了益州,进了天府之国,是不是应该享福了?会不会腐败了?
自然没有,朝廷如果不把董卓放在治理民族地区,那简直白瞎了他这块料。
还是老样子,董卓任蜀郡北部都尉,史书上就写了一句话。具体怎么干的,不知道;干了什么,也不知道。咱还得一点儿一点儿解构。
首先需要解读一下蜀郡北部都尉到底是干什么的?实际上,蜀郡北部都尉应该叫“冉駹羌属国都尉”更贴切。
东汉边郡的都尉和属国都尉不是一回事,《后汉书·百官五》记载了属国都尉的具体情况:“边郡置农都尉,主屯田殖谷。又置属国都尉,主蛮夷降者。中兴建武六年 ,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唯边郡往往置都尉及属国都尉,稍有分县,治民比郡。”
也就是说,属国都尉是自己管辖一方的封疆大吏,其实相当于郡守。蜀郡北部都尉这个官职,看似是蜀郡的都尉,但却是自己管理百姓的一个特殊区划官员。董卓算被破格任用,县令直接跳到“准郡守”,算是连跳两级。
那么,汉朝的属国是什么建制呢?属国,是两汉为安置归附的匈奴、羌、夷等民族而设立的行政区划。这里不设郡守,设置都尉管理(治民比郡)。
汉灵帝时期曾经把蜀郡北部都尉改设成汶山郡,这应该是在董卓任职之后,董卓干一把手的时候还不是郡,是属国。
董卓主政的这个地区是什么架构呢?属国设有都尉、丞、侯、千人等官,下有九译令(翻译官),又有属国长史、属国且渠和当户(二者是少数民族的官职)等官。其官吏由汉人或内属胡、羌的首领充任。属国都尉秩比二千石,与西域都护同一级,直属雒阳朝廷,其治民领兵权如郡太守。
简单点儿说,董卓这个都尉是朝廷直属单位,没必要和蜀郡或者益州有过多交涉!而且其手下还有两套班子,有汉人的官吏班子,也有当地民族的自管班子。这个工作履历为董卓将来驾轻就熟地统率秦兵(关西汉兵)、胡兵(羌胡兵)打下了基础。
介绍完蜀郡北部都尉到底是做什么的,接着说说北部都尉治下的这个特殊郡的基本情况。
汶山郡就是蜀郡北部(冉、駹)都尉部,孝武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置。《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汶山郡,本蜀郡北部冉駹都尉,孝武元鼎六年置。旧属县八,户二十五万,去洛三千四百六十三里。东接蜀郡,南接汉嘉,西接凉州酒泉,北接阴平。”
此地的民族主要是氐、羌两族。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汶山郡“本冉駹羌国。邻县十”。冉駹羌国是中国古代方国之一,主体民族为古代羌族,建立于西周末年,疆域相当于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也就是说,董卓这个蜀郡北部都尉管的主要居民是羌人,他还是和羌人打交道。
至于董卓在这属国一把手的位置上干得好不好,已经没有直接史料能说明了,咱只能从侧面解读。
董卓走后,汉灵帝把蜀郡北部都尉管辖区改成了汶山郡。设立汶山郡可不是汉灵帝首创的,是西汉汉武帝平定西南夷后设立的,等到汉宣帝的时候,才撤郡改成北部都尉,等到东汉汉安帝时又改回汶山郡,后来又改成北部都尉,最后才是灵帝改回汶山郡。朝廷为何要把这点儿地方改来改去呢?
因为税收和徭役!
当地百姓是不出劳役的,估计也不交税,至少当时应该有优惠。西汉第一次撤郡改都尉部就是因为当地人说:“一岁再役,更赋至重。边人贫苦,无以供给。求省郡。”白话说就是:“我们穷啊,收税、出徭役我们供给不了啊,活不了了。把郡撤了改都尉部吧,让我们自给自足吧!”
朝廷答应了,过些日子看人家生活条件好了,或者朝廷穷了,又改成郡,接着交税。
交了几年税,边民又叫唤了,朝廷又说:“行吧,再改回都尉部。”
这种如波峰波谷似的变化,看似和董卓没关系,其实不然。
董卓任职时是都尉部,后来又改成了郡。如果说董卓在那里胡作非为,吏治不清,管不明白羌人,后来朝廷也不可能把都尉部改成郡治,那样的话岂不是逼着羌人叛乱?
灵帝之所以撤都尉部设立汶山郡,前提就是原都尉部管辖的羌民不会因为改制造反,所以都尉部的“底子”得好。也就是说,董卓在那里基础打得好。
要说北部都尉管辖地区的管理难度,其实很大。
第一,桓帝期间蜀国都尉部就发生过叛乱,《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桓帝永寿二年,蜀郡夷叛,杀略吏民。延熹二年,蜀郡三襄夷寇蚕陵,杀长吏。四年,犍为属国夷寇郡界,益州刺史山昱击破之,斩首千四百级,余皆解散。”可见朝廷将董卓从边州县令提拔为蜀国都尉也有让其维护地区稳定的意思。
第二,地区行政管理较为困难。《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其王侯颇知文书,而法严重。贵妇人,党母族,死则烧其尸。土气多寒,在盛夏冰犹不释,故夷人冬则避寒,入蜀为佣,夏则违暑,反其聚邑。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又土地刚卤,不生谷粟麻菽,唯以麦为资,而宜畜牧。有旄牛,无角,一名童牛,肉重千斤,毛可为毦。出名马。有灵羊,可疗毒。又有食药鹿,鹿麑有胎者,其肠中粪亦疗毒疾。又有五角羊、麝香、轻毛毼鸡、牲牲。其人能作旄毡、班罽、青顿、毞毲、羊羧之属。特多杂药。地有咸土,煮以为盐。麡羊牛马食之皆肥。”
汶山郡虽然物资丰富,但人口众多,而且冬天冷,到了夏天冰雪还不融化。所以这里的人入冬时要到蜀地躲避严寒,同时打打零工,等到夏天还得回山里避暑。
这就是个问题了,这种反复迁徙的人口很难管理。羌民入蜀地避寒时和当地汉人起了冲突归谁管辖?一年两次人口迁移难不难办?对此虽然现在无法考证,但是肯定跑不了蜀地北部都尉的管理责任。
说明白了,董卓担任的蜀郡北部都尉,其工作成绩也能猜出个大概了。没干过郡守的董卓管理一个相当于郡的地方,这其实是要提拔的节奏,这对董卓来说是好事。
董都尉这小官当得有滋有味,朝廷直属官员在地方,干的还是自己信手拈来的羌人管理工作,简直如鱼得水。按董都尉的处世之道,这汶山郡的特产他还能少给兄弟们寄?
管理过“治民比郡”的都尉部,接下来就该真的担任两千石的真郡守了吧?
董卓这快乐的小日子应该没过多久,本来说好的提拔的确如期而至了。朝廷来信,只是这个任命的文书和董卓预想的不太一样,这个所谓的提拔竟然是一个紧急任务。
“董卓,你管这些地方很有一套啊!来,给你个更艰巨的任务,去管理更多民族之间打仗的事情。务必搞定!”
董卓这次没直接当上郡守,他当上了校尉,只是这个校尉不是段颎干过的护羌校尉,而是东汉帝国最西端,也是最危险的校尉——西域戊己校尉。
这次咱先说董卓调任的结果,董卓临危受命赶赴比凉州河西走廊还要往西的地区,担任西域戊己校尉,最后还被免职了。这到底怎么回事?
史料对此几乎没有记载,我还是从其他角度分析。我们先看看西域戊己校尉是一个多么特殊的官职。
首先,它名字特殊!为什么叫戊己校尉至今说法不一,在《后汉书·西域传》李贤注引《汉官仪》曰:“戊己中央,镇覆四方,又开渠播种,以为厌胜,故称戊己焉。”
而《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颜师古注曰:“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己寄治耳。今所置校尉亦无常居,故取戊己为名也。”同篇中颜师古又注:“一说戊己居中,镇覆四方,今所置校尉亦处西域之中抚诸国也。”
也就是说,有三种说法,一是借厌胜之力的思路取名字;二是因为甲乙丙丁庚辛壬癸都有相应的方位,戊与己则无,而戊己校尉驻地又总在移动,故而得名;三是说戊己是居中的意思,在西域中央而取的名字。
不过董校尉也不关心名字,他跑到西域去当这个官,总得有活儿干吧?这就要说到第二个特殊了。
戊己校尉工作特殊!西域戊己校尉具体做什么,现在也说不清楚。有时候“主屯田”,有时候“发兵打仗”,有时候“巡防西域各国”。朝廷主要让戊己校尉坐镇西域,调解西域各国之间的矛盾,彰显出汉帝国的宗主国身份。而且这个官,两汉时也不是一直有的,西汉过渡到东汉时中原战乱,汉朝和西域的联系有空窗期,65年没设过校尉。后来东汉又和北匈奴争夺西域话语权,不断发生战乱,才复置戊己校尉。
董卓之前是比两千石级别,现在当校尉是什么级别呢?这就是第三个特殊了。
戊己校尉职级特殊!戊己校尉的官职出现过多种情况,有人以比六百石的官职干过,有人以比两千石的官职干过。反正紧急的时候谁能摆平西域,谁赶紧上!可这个级别的将领在西域时,其手下也只有几百部队,多了养不起啊,距离大汉太远了。
最后,西域戊己校尉工作的地域特殊!西域在西汉时有三十六国,后来又多出来一些,各国互相吞并。小国一般就几千人,能打仗的一两千人;大国几万人,能打仗的一两万人;也有规模特大的,如大月氏,有40多万人,能打仗的可以凑出10万人。
现在比较有名的“精绝国”,多气派的名字,全国3000多人,能打仗的500人……
虽然西域戊己校尉的手下只有五六百汉军,但因为装备精良,对西域小国来说就像外星高科技战士一样,所以戊己校尉震慑那些小国还是没有问题的。
总之,西域戊己校尉是个非常特殊的岗位,但不管它怎么特殊,承担任务的中心思想没变:“守住西域一路!”
接下来,我们说说董卓为什么适合当西域戊己校尉?
当年西域战乱不断,想去西域享福那就大错特错了。想在西域白混业绩也想错了,如果混不明白就得把自己搭进去,所以朝廷派去西域的人得是能人。若在朝中选择履历丰满、对部族有充分管理经验的官吏,董卓自然首当其冲。说实话,当时的东汉朝廷,想选一个比董卓更合适,还得愿意去西域做戊己校尉的人,也不是太容易的事。
西域在西汉的时候有西域都护,此外还有西域长史,再就是西域戊己校尉。等到东汉汉安帝的时候就不设西域都护了,长史兼着都护。这样就和中原各州的管理模式很像了,也更好理解了,也是两套人马。以凉州为例,凉州刺史相当于西域长史,护羌校尉部则对应西域戊己校尉部。但这个西域校尉手底下就几百兵士,不过因为常年屯田西域,加上大汉的精良铠甲和强弩,这些战士的实力很强。
可校尉就这几百兵,还得搞定西域诸国的事情,该怎么做呢?让我们说一位英雄的故事,或许能更好地理解西域的状况,更好地理解西域戊己校尉的工作任务。
那是董卓干西域戊己校尉100年前的校尉,耿恭的故事!
那时候,东汉奋起,开始对西域用兵,先把车师国干趴下了,然后留下了耿恭和关宠都为西域戊己校尉(也有说是分开的,戊校尉和己校尉)防守西域。不久之后,北匈奴大军杀到西域,准备夺回其在西域宗主国的地位,汉朝的两位留守军官只得坚守城池。
耿恭手里就几百兵马,他凭着孤城跟敌人周旋,金蒲城不好守就换疏勒地区防守,到最后弹尽粮绝。守城期间粮食不够吃,耿恭还将一个匈奴人给烧烤了,将士们谈笑风生地吃着烤肉——这也是南宋名将岳飞《满江红》词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出处。(实际上战乱时期,军士没粮食而吃人肉的事情很多。后来的曹操、刘备等“诸侯”混战时,各方军队都吃过人肉。)
耿恭以数百人守城,防御了数万匈奴联军的进攻,竟然守城了近一年,最后援军才来救援,耿恭撤退的时候汉军已经只剩下26个人。最后,耿恭等人回到玉门关的时候,队伍只剩下了13个人,一般称之为“十三将士归玉门”。
毫无疑问,耿恭是民族英雄,是铁血校尉。董卓怕是没那两下子——他最后被免职了嘛。既然西域戊己校尉的工作这么凶险,那朝廷让董卓接替西域戊己校尉的原因是什么?那时候西域到底是什么样子?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下章接着说东汉西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