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元灯火

相比隆重热闹的春节,这元宵佳节,更多了一些甜美旖旎的色彩。人们放烟花、吃汤圆、猜灯谜、舞龙耍狮,街巷中万人熙攘,通宵达旦。《红楼梦》中就有描写元宵节的情景,当时大观园中“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得如同银光雪浪”,彩灯上下争辉,真是一派琉璃世界,珠宝乾坤。

含蓄隐约的温柔,拂云逐月的飘逸,一盏盏花灯里,映出衣香盈路的旧时身影,说不尽那层层叠叠的玲珑心事,道不完那缠缠绵绵的相思时刻。千年的故事,像烟花般年复一年绽放在空中,纷落的碎片化成了文字,填成一篇篇、一阕阕的唐诗宋词。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火树银花”现在已经成了形容元宵节时的必备词语,在如今都市中常常是霓虹辉映的夜晚,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但大家要体谅一下古人的心情,看惯了一片漆黑死寂的夜幕,而这一晚,却是天上人间,光芒绚烂,花灯成片,犹如天上的星河落地,蔚为壮观。

▲ 明 佚名《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 清 佚名《升平乐事图·大花灯》
几个贵妇带着孩童玩耍,亭边木架悬挂着巨大花灯,孩童们有的放鞭炮,有的看灯,十分高兴。

上元节,是古人的一个狂欢节,闺中的女子们也有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能够走出家门到热闹的世界中去“放纵”一番。

所以,有人也称元宵节是古代的情人节。唐朝的中宗皇帝,曾经在元宵节把宫女们都放出宫去游玩。平日里如笼中小鸟的妙龄女子,无不欢呼雀跃,史载宫女“皆淫奔不还”。而依我来看,中宗真是个大好人,宫女们可以暂时摆脱牢笼,利用这个机会,去寻找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宋徽宗时,还曾经在皇宫的正门用金壶金杯盛了美酒,宣称与万民同乐,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赏酒一杯。据说当时有个少妇挤到这里,也分到一杯御酒来喝。但她喝完酒,就将金杯揣入了怀中,转身就走。皇家侍卫目光敏锐,当场发现,将她当贼捉了去见皇帝。

这少妇却不慌不忙,吟了一首词道:“灯火楼台处处新,笑携郎手御街行。回头忽听传呼急,不觉鸳鸯两处分。天表近,帝恩荣。琼浆饮罢脸生春。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明。”意思是说,如果没有这只金杯为证,自己满口酒气,俏脸生春,老公见了一问,怎么证明不是和其他男人饮酒私会去了?徽宗皇帝听她讲得入情入理,又如此才思敏捷,于是非但没有降罪,还十分高兴地将金杯赏赐给了她。

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元宵节时,男女之间的“风流佳话”,从来都不少见。朱淑真也写过“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句。还有一首诗,叫作“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可见,这位著名的才女,曾经在元宵节这一天私会过情人,这是她一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要知道,在古代,女人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般情况下根本看不到大家闺秀和妙龄少妇,而元宵节时却不同,平日里足不出户的女子“倾巢出动”,街上的男人也有眼福了。周邦彦在《解语花·上元》一词中写道:“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吴文英也在《倦寻芳·上元》一词中说:“海霞倒影,空雾飞香,天市催晚。暮靥宫梅,相对画楼帘卷。罗袜轻尘花笑语,宝钗争艳春心眼……”

《金瓶梅》中曾写过,西门庆的众妻妾在元宵节时,纷纷打扮齐整,凭楼看灯:“吴月娘穿着大红妆花通袖袄儿,娇绿段裙,貂鼠皮袄。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都是白绫袄儿,蓝段裙。李娇儿是沉香色遍地金比甲,孟玉楼是绿遍地金比甲,潘金莲是大红遍地金比甲,头上珠翠堆盈,凤钗半卸。俱搭伏定楼窗观看。”

正所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些娇艳的美女们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望。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元宵节是闺中女人难得的出门机会。此外还有一个机会,就是清明踏青,这个后面再说。

可见,无论男女老少,也无论富贵贫贱,都能在元宵节里快乐一番。

▲ 清 佚名 《升平乐事图·鹿灯》
这幅图上十分热闹,孩童们牵着兔灯、鹿灯、猎狗灯、鹞子灯,还有两个孩童骑着玩具马,手拿兵器弓箭,应该是在模拟大人们的狩猎情景。

初唐时张鷟在《朝野佥载》卷三中描述过:“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装束一妓女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

如此盛大的狂欢场面,丝毫不逊于现代电影大片中的宏大场景,对于当时物质相对贫乏的古人来说,更是咋舌惊叹,如梦似幻一般了。

在宋代的杭州城内,就有了玲珑剔透的无骨灯、五色斑斓的珠子灯,画满楼台故事。类似于皮影的羊皮灯、旋转如飞的走马灯也早已不再稀罕,甚至还有用水力带动的大型灯屏,百鸟走兽、神怪人物,都可以自行舞动,栩栩如生。

▲ 清 佚名《升平乐事图·花烛鹤灯》
一孩童手牵仙鹤灯,另一孩童高举灵芝状红烛灯,在松下梅边行走玩乐。

古人在元宵节时,还时兴一种叫作“鳌山”的灯景,就是用千百盏彩灯堆叠成山,形状有点像海中的大乌龟。《水浒传》第三十二回,就有宋江在花荣寨中过元宵节时看“小鳌山”的情节:

(宋江)到这清风镇上看灯时,只见家家门前搭起灯棚,悬挂花灯,不计其数。灯上画着许多故事,也有剪采飞白牡丹花灯,并荷花芙蓉异样灯火。四五个人手厮挽着,来到土地大王庙前,看那小鳌山时,怎见的好灯?但见:

山石穿双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金莲灯,玉梅灯,晃一片琉璃;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团锦绣。银蛾斗彩,双双随绣带香球;雪柳争辉,缕缕拂华幡翠幕。村歌社鼓,花灯影里竞喧阗;织女蚕奴,画烛光中同赏玩。虽无佳丽风流曲,尽贺丰登大有年。

清风寨并非京师这种繁华之地,竟也如此热闹,可见元宵节确实是普天下都欢喜热闹的时节。

在明代,紫禁城的楼上张灯挂彩,午门外安设巨型鳌山灯,并特许臣民们在这一天可以到此观灯。要知道,虽然现在故宫午门外是不收门票的,游人可随意参观,但在明代,这里可是皇家重地,禁卫森严,一般人根本进不来。

所以说,对于当时没有 3D影院、没有见过光怪陆离的现代光影效果的古人来说,元宵节的美景,足以让他们大开眼界,如同置身魔幻世界了。

▲ 清 佚名《升平乐事图·白象花灯》
画面中央的孩童左手执金鱼灯,右手拉着白象车灯,象背莲座宝瓶内有如意、画戟,并悬挂卍字与双钱结。“戟”与“吉”谐音,“壶”与“福”谐音,寓意太平有象、吉庆祥福。

“元宵景,天气正融融。柳线正垂金落索,梅花初谢玉玲珑。明月映高空”。这是南宋词人刘过《望江南》一词的上阕。

是的,不要忘了元宵节也是一个月圆之时。一年的传统节日里,元宵节和中秋节的夜晚,都是明月圆满之时,是温馨团圆、把酒赏月的好时候,不过,正如苏东坡的夫人王弗所说,春月相比于秋月,更有一种柔曼和悦之情。虽然在这个日子里,很多地方依旧是春寒料峭,残雪未消。但在那缤纷盛开的烟花中、热腾腾的汤圆里,这轮明月洒下的是暖暖的银辉和融融的情意。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这是明代著名才子唐伯虎写下的诗句。是啊,在当年,虽然没有元宵晚会的电视节目可看,但我觉得,古时元宵节的热闹程度一点儿不比现在差。古人在元宵节时得到的欢乐,甚至比我们还要多得多。

▲ 清 佚名《乾隆帝元宵行乐图》 ceb5rYy3hdl2PYz2twchiI3BcfE/j0Pn9GR8Ml/mFItz8K3qYhGeqggqOuN7axr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