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氏园,已非旧观。柳色下的竹篱茅舍却仿佛昔日模样,得柴扉小扣之境。池上笼烟,似不散的轻愁。秋雨如丝,湿一片红荷绿萍。翠竹泉石间,闪出临水的亭身桥影。若在秋凉的静夜,望池上之月,怕又要遥想陆唐旧事,也是“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别,陆唐总还是有幸得遇。在这一刻的举止,推想也会不违世家子弟和名门闺秀的纲常。“以荫补登仕郎”的陆放翁,竟至还会有诗意,心寄改适赵姓的唐表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之后,目送芳尘渐渐消失在花影或是烟雨的深处,也是一种境。情虽哀婉甚至于悲,谱入《钗头凤》,就成经典古调,也似为沈家之园别作津梁。上阕:“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爱而不能,尽吐苦调哀音。佳人的红润之手、官家的黄封之酒、春柳的明翠之色,皆入忧伤的怀忆中。下阕:“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昔年的欢眷感悦,凝为后日的心底深愁,永世化不开。
沈园
孤鹤轩悬联,竟是无限凄凉意:“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与东风飞白絮;六曲阑,几多绮思,频抛细雨送黄昏。”自有脱胎。
葫芦池静绿,无惊鸿之影,唯数只白鸭凫水,波纹轻漾,似在摇醒水下的旧梦。碧池浮几片闲叶,吹一缕风,又皱几层清漪,颇有流水落花之意。只是此情太过于悲,还应该重现歌笑。比方幻想着,虽然已隔千年音尘,但有情人朱颜未老,浪漫如在春日里。男,书剑风流意凌云;女,“小钗横戴一枝芳”,穿花踏草而来,其旁,是“带香游女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这是思情过深,转而期于梦中的聚笑,虽聊可慰情,总是太缥缈,难以久长。梦逝,则又不免“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愁苦或许更深。
凭栏,双眉是敛久于舒。沈氏之园柔柳出墙,易教人低唱“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水声幽,仿佛人呜咽”之词。纵使风吹雨,《花间集》中飘落的昨日花瓣也不会被碾为红泥,仿若都会飞上枝头,化为一片缤纷。其下,必也有愿寻鸳梦的男女,相挽于绿荫,足印萋萋芳草,爱而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