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一般把它分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心理过程一般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不同,可将其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中都有注意现象。
2)情感过程
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时,并不是无动于衷的。人们不仅要认识周围世界,还在认知过程的基础上对这个世界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态度,体验着喜、怒、哀、乐等情感,有时感到高兴和喜悦,有时感到气愤和憎恶,有时感到悲伤和忧虑,有时感到幸福和爱慕等(见图1-2)。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图1-2 人的不同情感表现
3)意志过程
人们不仅在不断地认识世界,产生情感体验,还在实践活动中改造世界。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拟订实践计划、做出决定、执行决定,以及为达到目的而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称为意志过程。简而言之,意志过程就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其自身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但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过程,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知是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情感对认知有巨大的反作用,是意志产生的催化剂。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不同方面。
2.个性心理
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与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每个人的生活及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个性。个性贯穿于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一生。个性心理由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部分构成。正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所包含的能力、气质、性格,影响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及人生的命运;正是人的个性倾向性中所包含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道路。
1)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首先,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出极其稳定的特点,如能力的变化是缓慢的,因此它是相对稳定的。其次,个性心理特征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各种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包括,第一,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有潜在可能性的心理特征,即能力。第二,人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即气质。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发生的速度、强度、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气质是性格的内在基础,是决定个性类型的基础。第三,完成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性格是个性的外在表现,是显露的气质,是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外界现实的基本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个性心理特征中的各个成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整体。
2)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它较少受生理、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培养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倾向性中的各个成分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中,需要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个性才能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理想和信念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而价值观居于最高指导地位,指引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倾向与整个心理面貌,是人的言行的总动力和总动机。由此可见,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价值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
个性心理特征与个性倾向性在个体身上独特且稳定的结合,就构成了个体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个体所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与个性倾向性的总和。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的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而形成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反过来制约着一个人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表现,对心理过程有调节作用。事实上,不存在不具有个性心理的心理过程,也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中的个性心理,二者是同一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现代设计心理学的雏形大致产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首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机工程学和心理测量学等应用心理学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在战后转向民用,实验心理学及工业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中很大一部分研究都直接与生产、生活相结合,为设计心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来源。其次,在进入消费时代之后,社会物质生产逐渐繁荣,盛行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研究,促使设计成为产品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并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职业设计师。其中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设计师德莱福斯,他率先以诚实的态度来研究人的需要,为人的需要而设计并开始有意识地将人机工程学理论运用到工业设计中。德莱福斯所著的《为人的设计》一书,介绍了设计流程、材料、制造、分销及科学中的艺术等。书中的许多内容都紧密围绕针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展开,他不仅是“人性化设计”的先驱,其针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更是设计心理学研究的发端。
1961年,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撰写了现代设计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人工科学》。他的核心思想是“有限理性说”和“满意理论”,他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有限,人不可能达到最优选择,而只能“寻求满意”。他将复杂的设计创造思维活动划分为问题的求解活动,其理论为人工智能、智能化设计、机器人等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初步界定了设计心理学以“有限理性”和“满意原则”为研究内容的基本理论。
认知科学和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为现代设计心理学及可用性工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于20世纪80年代撰写了《日常用品的设计》一书,成为可用性设计的先行之作,他在书的序言中写道“本书侧重研究如何使用产品”。虽然诺曼率先关注产品的可用性,但他同时提出不能因为追求产品的可用性而牺牲艺术美,他认为设计师应设计出“既具创造性又好用,既具美感又运转良好的产品”。2005年,他又写了第二本设计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情感化设计》。这次,他将注意力转向了设计中的情感和情绪。他根据人脑加工信息的3种水平,将人们对于产品的情感体验从低级到高级分为3个阶段(见图1-3)。
◎图1-3 产品情感体验的3个阶段
内脏控制阶段(本能阶段)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生物性的反应,反思阶段有高级思维活动参与,有记忆、经验等控制的反应,而行为阶段则介于两者之间。他提出的3个阶段对应了设计的3个方面,其中内脏控制阶段对应“外形”,行为阶段对应“使用的乐趣和效率”,反思阶段对应“满意度和记忆”。
目前,我国对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设计心理学的专家按照专业背景的不同,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接受了系统的设计教育,对与设计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并通过不断扩充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而成为会设计、懂设计,主要为设计师提供心理指导的专家;另一类是以心理学为专业背景,专门研究设计领域的活动的应用心理学家,其学术背景的心理学专业色彩较浓,通过补充学习一定的设计知识(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运作模式),在心理学研究中有较高的造诣。前者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在实践中能够与设计师很好地沟通,是设计师的“本家人”。较一般的设计师而言,他们具有更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能够更敏锐地发现设计心理学问题,并能运用心理学知识调整设计师的状态,提出更好的设计创意,是设计师的设计指导和公关大使,在设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充当顾问角色,比设计师看得更远、更高。由于其特殊的知识背景,他们可以在把握设计师创意的同时调整设计,兼顾设计师的创意和客户的需求,更易被设计师接受。后者是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优于前者,但若不积累一定层次的设计知识,则很难与设计师沟通。他们在采集设计参考信息、分析设计参数、训练设计师方面有前者不可比拟的优势。现在许多设计项目都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团队中有不同专业的专家,他们专长于某一学科的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可以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对设计方案的独到见解并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心理学家也是其中的一员,负责辅助、协助设计师进行设计。而为了与其他专业的专家沟通,设计师的知识构成中也应包括其他学科的一些必要的相关知识。在设计团队中,设计师与其他专业的专家构成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由于设计师不可能精通方方面面的知识,因此与其他专业的专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协作十分必要。设计创造思维的训练则主要由心理学家来指导进行,因为其拥有专业知识,在训练方法、手段和结果测试方面的作用更突出。总而言之,前者以设计指导的角色出现,主要负责指导设计,把握设计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仍然是设计师。后者主要进行心理学的研究,研究的范围锁定在设计领域,更关注对人的研究。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对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学与设计学的结合还不够紧密,针对性还不够强。
对消费者和设计师的双重关注,使设计心理学在培养设计师、为企业增加效益、以设计打开市场、获取高额利润方面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各设计专业的心理学研究有的已经很成熟了,有的则刚刚起步,只能随着设计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目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部分来自调研、设计、销售等实践环节的经验,由于缺乏严谨的心理学和设计学的理论作为基础,而常常停留在现象层次,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设计是一个艰苦创作的过程,与纯艺术领域的创作有很大的差别,必须在许多限制条件下综合进行。因此,积极发展有特色的设计创造思维是设计心理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传统消费观关注的是物,认为只要能够充分发挥物质效能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现代消费观越来越关注人对设计的要求和限制,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设计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人们不但要求获得产品的物质效能,而且迫切要求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设计越向高深的层次发展,就越需要设计心理学的理论支持。而设计是一门尚未完善的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还不成熟,主要依靠和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及方法手段。对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也是如此,主要利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方法来进行。
可见,对设计心理学进行研究是必要且迫切的,设计心理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在建立设计心理学的框架后细分设计心理学的内容,使其更专业化、更完善,这有待于设计师和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
经过多年的研究,心理学的内涵及外延在不断地扩大和充实,形成了多方位的心理学研究领域(见图1-4)。
◎图1-4 多方位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1.认知心理学
1)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Gestalt)可以直译为“形式”,一般被译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1912年,韦特海默在似动现象的基础上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学,该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考夫卡和苛勒。它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又不限于视觉领域及整个感知觉领域,而是包括学习、回忆、情绪、思维等许多领域。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感知到的东西要大于单纯的视觉、听觉等,个别元素不决定整体,相反局部却决定整体的内在特性。
格式塔心理学是设计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其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如图1-5所示。
◎图1-5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图1-6所示为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形”的八大设计原则。
◎图1-6 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形”的八大设计原则
(1)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
当我们观察的时候,会认为有些物体或图形比背景更加突出(见图1-7)。
◎图1-7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
(2)接近或邻近原则。
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因距离较短或互相接近,容易被认为是一个整体(见图1-8)。
◎图1-8 接近或邻近原则
(3)相似原则。
与邻近度相同,相似度也是资讯架构规划的一大“利器”。相似度就是人类会将特质相似的物品视为同一个组群。而“特质相似”在视觉上,主要有颜色、形状、大小和肌理4个不同的元素可供运用。在这4个元素之中,颜色是最具凝聚力量的一种元素。从图1-9的范例中就可以看出来,尽管各个图形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同,但只要颜色相同,就很容易将它们挑出来归类为同一个组群。
◎图1-9 相似原则
(4)完整和闭合原则。
直觉印象随环境而呈现最为完善的形式。彼此相属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反之,彼此不相属的部分则容易被隔离开来(见图1-10)。
◎图1-10 完整和闭合原则
(5)延续原则。
延续原则又称共同方向原则、共同命运原则。如果一个对象中的一部分都向共同的方向移动,那这些共同移动的部分就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例如,在海中畅游的鱼群或在草原上奔跑的羊群,会被认为是一个整体(见图1-11)。
◎图1-11 延续原则
(6)熟悉性原则。
人们在对一个复杂对象进行感知时,只要没有特定的要求,就会常常倾向于把复杂对象看作有组织的、简单的、规则的内容或图形。如图1-12所示,按照熟悉性原则很容易想当然地将它看成“A BIRD IN THE HAND”。
◎图1-12 熟悉性原则
(7)连续性原则。
如果一个图形的某些部分可以被看作是连接在一起的,那么这些部分就相对容易被我们感知为一个整体。如图1-13所示,按照连续性原则更容易将它看成两个圆形的部分重叠。
◎图1-13 连续性原则
(8)知觉恒常性原则。
人们总是将世界感知为一个相当恒定及不变的场所,即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东西,落在视网膜上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不会认为是这个东西变形了。恒常性包含明度、颜色、大小、形状的恒常性,如图1-14中的“门”。
◎图1-14 知觉恒常性原则
2)拓扑心理学
拓扑心理学是在拓扑图形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科,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拓扑心理学注重对行为背后的意志、需要和人格的研究,试图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它的研究范围超出了格式塔心理学原有的视知觉研究范围,是格式塔心理学的重要补充,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1)心理动力场理论。
勒温提出,心理环境是实际影响一个人发生某一行为的心理事实(有时也称时间)。这些心理事实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见图1-15)。
◎图1-15 心理事实的3个组成部分
在这里,勒温提出了所谓的“准事实”,他想借用这个概念来说明影响一个人行为的事实并非客观存在的全部事实,而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情境中具体影响一个人行为的那部分事实。
(2)心理生活空间。
为了更好地说明心理动力场,勒温又提出了新的概念——心理生活空间,有时也简称生活空间。按勒温的说法,心理生活空间可以分为若干区域,各区域之间有边界阻隔。个体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生活空间中随着目标有方向地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移动。心理生活空间是一个心理场,是一个人运动于其中的那个空间。勒温认为,心理生活空间的每一部分都可以有一个区域,各区域没有数量和大小的区别,但有质的规定。心理生活空间包括自己、他人和觉察到的对象。心理生活空间按边界划分区域,每个区域可以看成一个心理事实。
这些理论提示我们,当研究设计中的主体的心理时,要特别重视环境因素对于人的心理状况及行为的影响和制约。设计物不仅是作为相对于主体的客体环境的组成部分对主体心理存在重要影响,并且其与人的交互活动本身也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拓扑心理学是近年来逐步发展的应用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3)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研究涉及人的认知的所有方面。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尔所著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跨越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家艾伦·纽厄尔和赫伯特·西蒙。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将人的思维活动认同为信息加工的过程,这一加工过程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极为相似,都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如概念形成、问题求解等。但与其他同样侧重研究人类复杂行为的心理学流派(如格式塔心理学和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不尽相同,“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从低级的感知到高级的记忆、思维的流动”,因此它使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使心理实验从对心理物理函数的获取走向对内部心理机制的探索。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以人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把人看成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试图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明各自的具体研究对象。
首先,认知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持有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在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中占优势地位。他们认为,认知是输入、变换、简化、加工、存储、恢复和使用信息的全过程。他们强调信息在体外的流动过程,并试图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的认知过程。
其次,认知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持有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解决作为认知的核心,认为认知是利用外部和内部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这种观点把认知仅局限于问题解决领域,缩小了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因而遭到一些心理学家的反对。
最后,认知主要是指思维。持有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认知主要是指思维,包括言语思维、形象思维等。他们把思维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探索思维活动的特点、规律和模式为根本任务。这种观点在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中占很大一部分市场。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模型可以分析与解释设计过程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心理现象。例如,人机系统模型常常在人机界面设计中使用;消费者行为模型常常在消费者行为分析中使用;还有消费者动机模型及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使用的信息传达模型等。此外,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觉理论、模式识别、注意、记忆、问题求解等内容也可以广泛运用于设计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中。
2.人格心理学
1)精神分析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是四大心理学取向之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荣格。最初,它主要是一种探讨精神病病理机制的理论和方法。它对人心理活动内在机制的关注,以及对人格和动机等方面的崭新观点,给心理学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到了20世纪20年代,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并发展成“新精神分析学派”,成为包罗万象的人生哲学。精神分析学派承认人的无意识的存在,以及无意识对人行为的驱动作用,但其各个代表人物又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对无意识的形成和结构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成3个领域,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这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冰山理论”,即人的意识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而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无意识)却对其余部分(意识和前意识)产生影响。
人的有些心理活动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识或情感闪过,这种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叫作意识。意识与前意识在功能上接近。例如,某一目前属于意识的内容,当不再注意它时,它就不再是有意识的了,当注意它时,它又是有意识的了。前意识使之变成能够被意识到的东西。例如,我们对待特定经历或特定事实的记忆不是一直能够意识到的,而是一旦有必要就能突然回忆起来。一些本能的冲动、被压抑的欲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而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冲动、欲望等心理活动称为无意识。前意识处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担负着“稽查者”的任务,严密防守,把住关口,不许无意识的冲动和欲望随便进入意识之中。但是当“稽查者”丧失警惕时,有时被压抑的冲动和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透到意识之中。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占主要地位。精神分析学派所研究的对象应当是无意识的内容,而不是仅限于对意识内容的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无意识结构部分,是人格形成的基础。“本我”是趋乐避苦的,为快乐原则所支配,无节制地寻找满足感的随时实现而不考虑后果,这种快乐特指性、生理和感情的快乐。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本我”是人格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动力。“本我”这一概念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自我”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格的管理和执行机构。“自我”要同时满足现实、“本我”和“超我”的要求,并在三者之间进行协调。“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活动,其基本含义是对生存条件的适应与服从。“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其功能是监督“自我”去限制“本我”的本能冲动。“超我”的监督作用是由自我理想和良心实现的。
荣格是另外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大师,他进一步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提出人类社会中艺术创作的推动力、艺术素材的源泉、艺术欣赏的本源都与人类深层心理中的“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密不可分。荣格描绘了两种水平的无意识心灵。
在人们的意识觉察之下的是个人无意识,它包含在个人生活中被压抑或被遗忘的记忆、冲动、欲望、模糊的知觉和其他一些经验。个人无意识隐藏得并不深。来自个人无意识的事件可以很容易地返回到意识觉察水平。个人无意识中的经验群集成情结。情结是一种有着共同主题的情绪和记忆模式。通过专注于某些观念,一个人表现出某种情结,因而影响着行为表现。因此,情结在本质上是整个人格中较小的人格。
在个人无意识之下的是集体无意识,它是个体不了解的。集体无意识中包含着以往各个时代累积的经验,包括人们的动物祖先遗留下来的那些经验。这些普遍性的、含进化性质的经验形成了人格的基础。但是请记住,集体无意识中的那些经验是无意识的。它们不像个人无意识中的那些内容,人们并不能觉察到它们,也不能回忆起或表现出它们的表象。
与现代心理学崇尚实证的取向不同,弗洛伊德、荣格的理论对艺术和艺术创作的解释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显得含糊和神秘。但是,它是唯一涉及人的无意识行为之下的潜在动因的心理学流派,对于我们理解设计的消费者(用户)的潜在需要,以及设计师的创意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设计师通过对产品功能、结构等客观条件的把握和分析,能够运用一定的设计原则进行最优化设计。同时,设计还需要相当程度的艺术创造,那一部分更多地涉及设计师的“无意识”过程,其他心理学理论均缺乏对这一过程的解释和分析。因此,有些研究者开始运用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要。基于这种认识,有些营销专家和设计师相信通过分析消费者的潜在需要,可以利用外观、包装、广告、环境等设计要素刺激消费者,唤醒部分个体的一些特定的潜在需要。但是,设计师在试图迎合消费者的需要时,必须同时兼顾三重人格的需要,即“本我”“自我”“超我”的需要。例如,许多设计师为了加强对“本我”的吸引力,在设计中利用“性暗示”或其他一些欲望的吸引,但如果过分强调这一层次,可能引起消费者的“本我”和“超我”的排斥,从而使消费者焦虑和犹豫不决。
2)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自1913年问世以来,受到众多心理学家的欢迎和拥护,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末,已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流派。这一时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也称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或古典行为主义心理学。其后,自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在这约30年的时间里,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经历了诸多内部变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体系。尽管这些新体系在基本观点、概念体系、术语名称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立场是一致的,因此它们被统称为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思想背景及心理学自身发展的内部需要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反射是最基本的神经活动,也是实现心理活动的基本生理机制,是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引起的神经冲动。它是刺激先通过内导神经纤维传至神经中枢,经过神经中枢的加工,再通过外导神经纤维传到效应器(肌肉和腺体)引起的活动。反射可以分为无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及工具性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即本能,是动物先天遗传下来的行为形式的基础,是动物为了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例如,人在吃食物的时候会分泌唾液,在寒冷的环境下会打寒战,碰到烫的物品会缩手等。无条件反射是自动的行为,无须大脑思维活动的参与。无条件反射具有适应性,即针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
(2)经典条件反射。
20世纪初,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通过一系列经典实验发现了两种信号的条件反射,被人们称为经典条件反射。它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例如,在食物没有进到嘴里时,光看到食物,人们可能已经开始分泌唾液,此时食物就与分泌唾液的行为形成了对应的关系。概括而言,即当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同时出现若干次后(心理学上称之为“强化”),就可能直接引起其原本不能引起的,属于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这就是所谓的“望梅止渴”效应。
巴甫洛夫还指出,人的大脑有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是具体的信号,如光、声、味、触等;第二信号是抽象的信号,如语言、文字等。第二信号不能脱离第一信号而单独存在,它是在第一信号的基础上建立的。这是人比动物的反射行为高级的地方所在。虽然某些高级动物也可能对信号产生条件反射,如猿猴等,但它们只能对极为简单的信号产生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行为刚形成时具有泛化的现象,即对于类似的刺激都具有相似的反射。如果只对其中某种刺激进行强化,而对近似的刺激不进行强化,泛化反应就会逐渐消退,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分化。正是基于这一点,人们才可能通过组合不同的信号——声音或视频,来代表不同的刺激源,这才出现了丰富多彩的音乐、美术等艺术作品,并使人们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官刺激。例如,人们听到某些音乐就会感觉愉悦,而听到某些音乐则会引起悲伤。此外,条件反射行为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如果长期得不到强化它就可能消退。例如,长期不向狗提供食物,而仅仅摇铃,若干次后它就不再分泌唾液了。
(3)工具性条件反射。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工具性条件反射理论。这个著名的实验是将动物放进一个箱子中,当动物碰到机关时就能掉出一块食物。刚开始,动物在箱子里面乱动,如果碰巧碰到机关,食物就会掉出来,之后它们就越来越少碰其他地方,直到最后只碰机关。针对以上问题,斯金纳提出了工具性条件反射理论,将这种习得的反应称为“行为塑造”,认为行为结果能塑造新的行为,这是人类能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行为的关键原因。它成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重要补充。根据斯金纳的理论,人们最初很艰难地进行某些操作,需要不断进行推理、计算、选择、判断等,做对则重复这一行为(强化),做错则避免这一行为,多次做对后这一行为就变得自动化了,也就是习惯或技能的形成。工具性条件反射也存在消退、泛化和分化等特征。
在艺术设计中,产品的使用方式都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有时需要某种技能,斯金纳的“行为塑造”理论对于艺术设计中新的行为的塑造、技能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60至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它是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新思潮和革新运动,又称现象心理学或人本主义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以性本能决定论为特色的生物还原论,所以在西方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目前,它已成为当代心理学中的一种新的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心理学自身的内在矛盾相互冲击的产物,是吸收当时先进的科学思想并融合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哲学观点而发展起来的学科。
(1)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以他对人类的需要的理解阐明了一种动机理论。需要层次论既是一种需要理论,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动机理论。他认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动机引起行为,而需要则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需要的性质决定着动机的性质,需要的强度决定着动机的强度,但需要与动机之间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一种或几种最占优势的需要成为行为。马斯洛从总体上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这类需要和人的本能相联系,因缺乏而产生,所以又称缺失性需要。在一个健康的人身上,它处于静止的、低潮的或不起作用的状态。这类需要主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基本需要属于低层次的需要,是由低到高逐渐发展的。马斯洛认为,在低层次的需要未得到满足之前难以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另一类是心理需要,又称成长性需要,这类需要不受本能所支配,它的特点有4个(见图1-16)。
◎图1-16 心理需要的4个特点
(2)高峰体验论。
在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中,高峰体验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高峰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快乐的瞬时体验。这种体验是每个正常人都能产生的,但自我实现者能更多地体验到高峰时刻。
高峰体验在不同的人身上的表现方式不同,甚至在同一个人身上由于从事不同的活动,其表现方式也是不同的。它可以是作家完成了一部得意之作,也可以是音乐家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演出,还可以是工匠完成了一件精湛的雕刻;可以是一次陶醉的艺术品欣赏,也可以是家庭生活的美好感受,还可以是对自然景观的迷恋;可以是某一科学真理的发现,也可以是某一项发明创造的问世。高峰体验既可以是极度的快乐,也可以是宁静而平和的喜悦。
3.其他
1)工程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之一,它主要研究人在工作中的行为规律及心理学基础。工业心理学的发展主要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推动了它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不但在人员选拔与训练上有所提高,而且注意到机器、武器的设计要适合人的特点,要使人容易感知、理解、判断和操作,其后形成了“工业心理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结了大战期间的工作经验,并在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中加以广泛推广,自此人的因素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新兴理论(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也影响着工业心理学的发展方向。现在,工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工作环境、组织关系、生产过程自动化、消费需求及人机系统。工业心理学发展至今,其理论和思想已日趋完善,主要包括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人事心理学。
其中,工程心理学中主要涉及的人机工程学是设计艺术的重要基础学科,又称人因工程学、人类因素学、人类工程学,在日本称为人间工学。工程心理学是以“人—机—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系统中人的行为及其与机器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工业心理学分支,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研究(见图1-17)。
◎图1-17 工程心理学在3个方面的研究
(1)与技术设计有关的人体生理和心理特点。它为“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提供有关人的数据。
(2)人机界面的设计。人机信息交换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显示器和控制器分别与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特性的匹配程度。为使双方匹配得更好,就要研究显示器和控制器的物理特性与人的感知、记忆、思维、运动等身心特点的关系。
(3)工作环境的空间设计。它主要包括工作空间的大小、显示器和控制器的位置、工作台和座位的尺寸、工具和加工件的安排。工作环境的空间设计要适应使用者的人体特征,以保证使用者能够采取正确的作业姿势,达到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因此,研究特殊环境条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对设计空间舱和地下、水下工作的人机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环境心理学
不同城市的生活节奏是不一样的。在人们的印象中,一些城市中的每个人都走得飞快,另一些城市中的人们却悠闲地散步,还不时地停下来观赏景致。心理学家罗伯特·莱文和他的学生们对美国36座城市的生活节奏进行了测试与比较。为了评价城市的生活节奏,他们考察了4个指标——行走速度、工作速度、讲话速度和不同性别者戴手表的比例。莱文等人发现,心脏病与生活节奏有关。人群之中,A型人格是一种易发心脏病的性格,而城市之中,好像同样存在A型城市。A型人格者最有可能被快节奏的A型城市所吸引,到了那里,他们会努力使自己适应快节奏。
莱文等心理学家所探讨的是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这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环境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环境心理学研究中涉及两种环境:自然或人工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由一群人组成的环境,如一场舞会或晚会、一次商务会议。环境心理学家也特别关注对行为场所的研究。行为场所是指环境中的一些有特定用途的场所,如办公室、衣帽间、教堂、教室等。众所周知,不同的环境和行为场所对人的行为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场所甚至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在学生活动中心的休息室里大家可以谈笑风生,而在图书馆里则要保持肃静。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个体空间、领地行为、应激环境、建筑设计、环境保护,以及许多相关问题。
环境心理学家在环境的影响与作用研究中有一个重要发现,即人的多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特定环境的控制。例如,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大都设计得像迷宫,顾客要在里面绕来绕去,这样就能让顾客在商品前多徘徊或逗留一会儿。再如,大学教室的设计清楚地表明了师生关系,学生的座位固定在讲台下,老师面对学生而立,这样可以限制学生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公共浴室中的座位不多,人们只能洗完就走,而不可能舒舒服服地坐在里面开会。
环境心理学家还发现,环境因素的变化影响着公共场所中故意破坏公物行为发生的数量。在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都选用了新型建筑材料,人们不可能在上面乱涂乱画,这就减少了此类破坏行为的发生。没有门的厕所隔间和瓷砖墙面也是防范措施之一,还有一些措施是为了使人们降低乱涂乱画的欲望。例如,在一块广告牌周围种上一些花,人们不愿意踩踏花草,因而也就不会走过去乱涂乱画了。
当今世界依然存在许多环境问题,但我们欣喜地看到,至少在某些问题上可以通过设计改变和影响人的行为,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当然,创造及保持一个有益健康的环境也是我们和子孙后代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3)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产品购买行为、使用行为的商业心理学分支,它涉及产品和消费者两个方面。它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消费者导向的营销策略。当时,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营销商意识到,与其游说消费者购买产品,不如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就是消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心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与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有着密切联系。与之相关的研究包括广告、产品特点、市场营销方法等,以及消费者的态度、情感、爱好及决策过程等。总之,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行为科学,它以观察、记录、说明和预测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为目的。
近年来,消费心理学从着重研究消费者的购买活动转向更一般、更全面地研究消费者,其研究重点有所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见图1-18)。
◎图1-18 消费心理学的3个研究重点
(1)消费者行为。
消费心理学要全面研究消费者的行为,以及影响这一行为的一系列社会的、个人的和法律的变量。它不仅要研究如何说服消费者购买已有产品,也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发展及消费者的安全等问题,还要进一步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两个方面,即社会对消费者的责任和消费者对社会的责任问题。
(2)产品测验。
产品测验包括研究产品的特点和消费者对产品特点的反应。这种研究通常采用蒙目测验法来确定产品的非视觉特点,如饮料味道的改进和新产品使用的行为分析等。营销商可通过产品测验的数据从消费者那里获得有效信息。
(3)消费者调查。
消费者调查主要是了解消费者的态度和意见。这种调查既包括消费者对现有产品和服务的意见,也包括有助于新产品设计的一般意见。消费者调查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法,既可以用客观量表,也可以用投射量表。
4)审美心理学
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是一门主要研究人类在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而心理活动则是指人的知、情、意。审美心理学着重进行审美经验的心理学分析,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一门研究及阐释人类在美感的产生和体验中的知、情、意的活动过程,以及个性倾向规律的学科。
审美经验是审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中的生理和心理感受,是一个动态的体验过程。李泽厚先生提出,广义的“美感”即审美经验,包括从审美知觉(感知、理解、想象、情感)到审美愉悦这一过程,狭义的“美感”仅指审美经验中的审美愉悦(包括审美感受和审美判断)这一部分。
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信息论学派及人本主义学派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为审美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审美经验的源泉存在于无意识之中,揭示出审美心理的深层结构;格式塔学派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和“力”与“场”的概念解释审美过程中的知觉活动;行为主义学派提出观赏者对艺术品刺激所做出的生理反应,就是产生审美经验的原因与机制;信息论学派通过对审美知觉的研究认为,知觉者在欣赏艺术品时会唤起一种期望模式,当期望得到肯定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美感;人本主义学派认为美感是一种高峰体验,是对自我的审美观照。
我们可以认为,审美心理学并不满足于描述审美心理现象,而要在了解审美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审美活动的成效,因为“心理学就是人类为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自己而了解自己的一门必要的学科”。同时,因各国、各民族社会历史的不同,人的审美经验存在认知差异,审美心理学还要研究审美心理的个性和共性,以及社会文化对于审美心理的影响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