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5 实验结果分析

考虑了一种目标远离雷达飞行的场景,如图2.3所示。目标的初始位置在(80,80)km,并以速度(200,100)m/s做匀速运动。假设共有 M =50 帧数据用于本次仿真,雷达发射信号的有效带宽为5MHz,信号波长 λ c =1m,观测间隔 T 0 =3s,天线孔径 D =25 λ c ,相关波门系数 g =4,过程噪声强度 q 0 =10。

图2.3 雷达与目标的空间位置关系

考虑如下三组仿真参数:

(1)参数1:初始SNR ρ 1 =15dB,虚警概率为10 -4

(2)参数2:初始SNR ρ 1 =9dB,虚警概率为10 -4

(3)参数3:初始SNR ρ 1 =9dB,虚警概率为10 -6

三组仿真参数中,初始SNR和虚警概率的设置不同。在初始SNR给定的条件下,图2.4给出了回波SNR随帧号变化的关系。由图2.4可知,由于目标远离雷达飞行,因此回波SNR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图2.5将JDTP-PDA算法的平均检测概率与经典PDA算法的检测概率进行了比较。在参数1中,由于目标的初始SNR很高,因此检测概率很高;而在后面两组仿真参数中,虚警概率设置为10 -4 时检测概率要高于10 -6 的情况。图2.5的结果还表明,JDTP-PDA算法能在相同平均虚警概率的前提下,提升目标检测概率,且三组仿真参数的提升幅度很接近。

图2.4 回波SNR随帧号变化的情况

图2.5 检测概率比较

图2.5 检测概率比较(续)

为了更好地解释平均检测概率提升的原理,图2.6给出了不同仿真参数下,JDTP-PDA算法和经典PDA算法的检测门限随距离单元的变化情况(以某一帧为例)。经典PDA算法的检测门限是固定的,即不同距离单元的检测门限是相同的。JDTP-PDA算法利用跟踪过程的反馈信息,在整个波门内,检测门限设置的原则为:越靠近预测中心,检测门限越低;越远离预测中心,检测门限越高。因此,JDTP-PDA算法能在保证平均虚警概率相同的前提下,提升目标的平均检测概率。

图2.6 检测门限变化情况

图2.6 检测门限变化情况(续)

最后,为了验证本节算法的有效性,定义了如下两个性能指标。

(1)航迹发散系数 ϕ

(2-27)

式中, N MC 表示蒙特卡罗实验次数,本节取1000; N TM 表示 N MC 次仿真中航迹发散的次数。本节中,第 j 次蒙特卡罗实验仿真航迹发散的条件为

(2-28)

从物理意义上解释,式(2-28)表示第 j 次实验获取的目标平均跟踪误差大于观测提供的平均定位精度。

(2)目标跟踪精度

目标跟踪精度用空间位置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来描述(对未发散的航迹求统计平均),即

(2-29)

式中, k 时刻第 j 次实验估计出的目标位置。

在定义本节评估算法的性能指标后,图2.7在不同仿真参数的情况下,比较了经典PDA算法和JDTP-PDA算法的跟踪性能。结果显示,回波SNR越高,跟踪精度越高,航迹发散概率越低,如图2.7(a)所示;相对于虚警概率为10 -4 的情况,虚警概率设置为10 -6 时的跟踪精度更低,航迹发散概率更高,如图2.7(b)所示。这是因为当虚警概率设置很低时,检测门限会很高,导致目标漏检的可能性增加,使算法的跟踪精度下降。另一方面,图2.7的结果还表明,JDTP-PDA算法能在保持波门内平均虚警概率的前提下,通过提升目标的检测概率来提升目标的跟踪精度,降低航迹发散的概率。由图2.7可知,当SNR越低时,跟踪性能的提升程度越明显。

图2.7 跟踪性能比较

图2.7 跟踪性能比较(续) jV5JCtImE5VH/n6uI4btnCNIxhXOaQPim5KmhT98/w+P2PfP2pHqH5+krO3Kgj9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