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修正、修炼、修行是人一生的任务

德要靠活出来,而不是挂在墙上的警句或者满嘴的仁义道德,越是使劲表达自己的德行的人,往往越是缺德,这是伪君子或者小人的表现。

“德”用来约束自己,只对自己,不便与外人言。

德当然是修出来的。修就是果决地摆脱自己的舒适区,把自己的身心放到更高的痛苦区去磨砺、锻造,从而不断去伪存真,留下极纯的东西,那份极纯的东西,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罗曼·罗兰说,一个人从平凡到伟大,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在于他不断自拔和更新罢了。

修的前提是要有向道之心,也就是对大道、对真理充满渴望和期待,这时,好的东西落到心里才能长出根来。

*

孔子讲“修己以敬”,敬是修的最好的姿势,没有敬,就不会信;不会信,则难以将之身体力行、化为己有。

发自内心地敬天地、敬圣贤、敬规律、敬老师、敬上级、敬同事,还要敬水平比你高的人。

一般而言,敬是教不出来的,而是教师、父母自己先做到,孩子慢慢会去模仿。

相对于“修己以敬”而言,更进一步的是“修己以安人”,这句话解决了人为什么要不断修正、修炼、修行的问题。

“修己”做什么用呢?不仅为了提高自己的境界,更加明显的价值是“安人”。这里的“人”是指周围的人——你的上级、你的部属、你的学生、你的家人,只要你有很好的修养,所有人都能安心生活,安心做事。

*

修身进德的实践,首先是修正。

正就是“守一不偏之谓正”,修正,是对正的认知和回归。

修正,在实践上就是把邪的东西、不好的东西拦截在身体之外,每天拦截,以日日不断之功走向崇高、走向理想的自己。

(一)学正学,走正道

老子讲,“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明明大道就在眼前,但人们总是喜欢走捷径、走小道,总是试图弯道超车。事实上,一不小心就会翻车。

学习需要学“正学”,需要“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学,这就意味着要拥抱中国文化之主流,兼收西方文明成果,形成一个自己的正学体系。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很多歪理邪说,他们善于抓住人性的弱点,乘虚而入,控制人心,但无数的事实证明,歪理邪说只是暂时麻痹人,除了少数人会“走火入魔”,大多数人走了很远以后,还回到原点。

(二)守正、收敛

守正就是守住规律、守住常识、守住经验。

守正意味着始终知道自己是谁,该站在哪个角色里说话做事,始终知道自己知道的不多,所以每天坚持学习,以学习为人生最大的志向。

守正意味着做任何事情都要慢一些,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因为没有一件事情是一下子可以彻底解决的。

守正还意味着学会收敛,收敛自己,就是放下自己的执着和局限,不给别人挡道,小自己而大他人,小我而大天下。教育者的收才能换来学生的放,收和放之间,这是一种平衡。

*

修身进德的实践,其次是修行。修行,修的是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只有经历过深入而真实的生活,品尝过欲望、迷茫、浮躁以及它们所带来的负担与苦恼,才可能产生厌离之心,一旦企图出离,企图改变,就开启了修行的大门。

修行或学习是为了获得智慧,为了提升内心的高度,为了改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方式、理解模式与心理境界。

(一)修行的过程

就是把学来的东西放在事上磨,然后有所得而心生喜悦,这种喜悦积累多了,心就静下来了。白居易诗云:

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

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

这正是修行之后到达自由王国的写照。

(二)修行的关键

就是立即行动,在行动中不断强化和印证自己的德与慧,也就是“活出来”。

(三)修行的内容

就是修一颗广大悉备之心,实质就是修一颗公心。一个人只为自己考虑,只关注自己的痛苦,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他就会被私心所控制,他的心也永远只能在山谷里,和功利、得失、浮躁纠缠不休,痛苦地过完一生。

可是,人都有私心,怎么办?办法只有一个,不要让公心和私心对立,把私心藏在公心里面。

*

修身进德的实践,第三是修炼。

修炼就是把自己浮躁的心架在火上烤,把虚荣、贪婪、侥幸烧掉,剩下的那点不多的东西,就是人的生命的精华凝聚,是“舍利子”。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痛苦是生长智慧的因,圣贤的所有的智慧都是在痛苦中体悟到的。

在西方文化中有“炼狱”一说,但丁的《神曲》中描述的“炼狱”计有9层,生前犯有罪过但可以得到宽恕的灵魂,按人类的七大罪过,分别在那里忏悔罪过,洗涤灵魂。而对于我们来说,“炼狱”是一种拟人化的说法,就是人的修炼是一个过程,是经历一个境界又一个境界,逐渐达到不朽的高度,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奥斯特洛夫斯基写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堪称经典。保尔的形象是人类不断修炼、不断砥砺的形象。主人公保尔在凭吊牺牲的战友时,抒发了一段内心独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独白为我们不断修炼自己、萃取自己提供了一个座右铭。 +gRYcJDAeW69hp/FdxbBjADWco5eL4WiC0IxErl+Ke2B23Djwljj7DYeNPnEHGY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