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最明者莫如日月,所以古人以日月为明,引申为人心里的光明。
我们经常讲,什么叫走运?碰见了明白人、内心有光的人,就是走运。
很多人取“明”这个字作为自己的名字,我想必有深意。有必要用这个字时时检视自己,自己真的是一个“明白人”吗?
吾心光明、明德不危、心如明镜台……在中国文化中,用“明”字组成任何词语,逃脱不了《大学》三纲里的第一纲“明明德”。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使彰明、弘扬的意思,而后面的“明德”的意思是,那德本来就是光明、明亮的。
明德之人就是内心光明的人。内心光明的人对他人、对自己没有对抗,一切都在内心的光照下,对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美好与秩序了然于胸,不着急,不纠结。
内心的光明,来自于:
首先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把空间留给别人,尽量不麻烦别人。
其次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我们自己身上就有别人拿不走的“富贵”,践行自己崇尚的圣贤之道,一条一条活出来,把心安在山顶上,让心最先照耀到旭日之光,这样,内心明亮,就不会被任何问题难倒。
第三是心怀大愿,发扬义理。心中有义理,生活中自然而然表达义理、扩充义理,越是讲义理,人和人之间的冲突就越小。
朱熹讲,“具众理而应万事者”,所有的道理你都懂,所有的事情你都能处理,可为什么不明了呢?这是因为被人欲所蒙蔽。遇到一件事情,本来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但存了私心,心不正了,就不明了。为什么我们看别人的、无关自己的事情很清楚,而看自己时就模糊了呢?就是这个道理。
教育者的内心应当是有光的,“明心见性”,心亮着,就能领会言外之意,听到话外之意,能看到更远的地方。
*
德这个字,平时用来养心,关键的时候用来救命,也就是“明德不危”。
有人说,人生艰难,随时祸从天降,使人陷于危困之中。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所以,有志之人须时时上供、中修这四个字:“明德不危”。
刘向的《说苑》讲到,颜回将西游,问于孔子曰:“何以为身?”孔子曰:“恭敬忠信,可以为身。恭则免于众,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人所爱,人与之,人所恃,必免于患矣。”
恭,“恭则免于众”。对别人始终保持谦恭,就不会得罪别人。而你骄傲、狂妄,就总有人看不惯你,说不定哪天就有暗箭射来。
敬,“敬则人爱之”。你对人尊敬,别人就喜欢你。一个人如果自己敬慎端庄,没有一点过失,那别人自然喜欢你;反之,自己举止轻佻或者言辞放肆,自己不自重,别人才会讨厌你,侮辱你,这叫自取其辱。
忠,“忠则人与之”。你一贯事人以忠、尽己之心,那么谁都愿意把事情托付给你。
信,“信则人恃之”。信,诚也,不自欺,不欺人,你承诺的都能办到,别人就会依赖你、信任你。
其实,恭、敬、忠、信,没有人不知道,谁都懂,但理解的深度不够,等于不懂、不知。
“明德不危”,其真正的力量在于,把恭、敬、忠、信每一个字活出来,此时“如有神助”,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
德为道之容。这里的容,有两层意思。
首先,是容量的容。有德之人,他的内心容量和格局很大,就像一个很大的容器,知识、才华、财富来了,他装得下。反之,德行浅薄,器量太小,装不了太多的东西,所谓“德不配位”,手里拥有了很多的财富和权力,反而会招来祸患。
其次,是容貌的容。
孔子说,“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十岁,还让人厌恶,那么这辈子就算完了。
教育者应该为自己的相貌负责。
《孝经》中讲到人的可观:“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言思可道”,讲话考虑能否为人所称道;“行思可乐”,做事考虑大家高不高兴;“德义可尊”,品德道义值得人尊敬;“作事可法”,做事可以成为先例让后人效法;“容止可观”,仪表风度令人欣赏;“进退可度”,一进一退掌握好分寸。这样,人们对你有敬、有怕、有爱,这叫“可观”。
曾子则认为君子的“耐看”,要看三个方面: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容貌庄重,便可以避开别人的粗暴和轻慢;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端正颜色神态,就能取信于人;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说话言辞语气要适当,就能远离粗鄙之俗。
所谓相貌,相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相,一个人活在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内心秩序之中,有方向感、节奏感、秩序感,别人和他在一起,会觉得很舒服;貌是指一个人的面容,德行厚重的人,面容是温润的;而心中充满怨气和功利的人,面容是冷漠甚至是狰狞的。
一个人怎样才会让人心生厌恶呢?我们还是来听听圣哲先贤怎么说。
第一种是“称人之恶者”,就是习惯于说人的不好,特别是在背后喜欢说他人的坏话,更让人心生厌恶。
第二种是“居下流而讪上者”,人在下位,但总在背后对上级“讪言之”,对领导要有忠敬之心,要是不满可以辞职,在一天,就应当忠敬一天。更加严重的是,当面装着尊敬的样子,背后则出言不逊,这种人更容易让人心生厌恶。
第三种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有一种人,和他亲近相处时他不懂得谦逊有礼,被疏远了就怨气腾腾,这实际上就是孔子所讲的“小人”。当然还有“强梁之人”“执拗之人”“自我放弃的人”等,都是圣人们认为“让人心生厌恶的人”。
教育者的内在修为的高低和贫富都会写在脸上,是掩饰不了的。
*
一流的教育者的生命状态是怎样的?
我们的答案是:让人喜欢你,和你在一起很舒服,在你面前,学生可以敞开心扉,什么都愿意告诉你,甚至愿意把自己的问题彻底暴露在你面前。
尤其是最后一点,愿意把自身的问题暴露在你的面前,让你“下药诊治”,这一点尤为重要,就像一个病人愿意把平时不愿意示人的隐私和病痛暴露在医生面前一样,其实,这时问题已经解决了90%。
教育者的生命状态的基础正是德行的厚度。具体而言,是子贡总结孔子的五个字:温、良、恭、俭、让。今天来看,孔子的威仪与温和,因为这五个字的概括,依然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教育的理想状态就是让人活在自己的“温良恭俭让”之中。
温,温和,对人的态度无一丝粗暴,让人舒服。面求温,言求缓,不以自己的急去催化别人的乱,让人在自己的温暖中找到生命的节奏。
良,平易正直,与人为善,吾心光明,无一丝矫饰,真诚直抵人心,也就是用良知唤醒良知,在良知这个地方,我们才可以拿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的分寸。
恭,心有敬畏,对人恭敬,无一丝傲慢,如此方能让所有人都接受你。敬畏别人或者让人感受到你的敬畏,等于把别人放在高于自己的维度上去看待,这才是“庄敬”的真正含义。心有庄敬,才能赢得更多人的托举,心无庄敬,无法赢得别人的尊重。
俭,节制,不放纵自己,任何时候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同时收敛和缩小自己的欲望和期待,给人留出自我调整、自我反思的空间。
让,是“恕”,是“谦让”,舍得把好的东西先让人,不好的东西尽量不让人遭遇,或者自己拿过来不动声色地化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