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把“德”字上供在头上

所有的宗教、文明都指向一个地方:道德。这是全人类、全世界的普世追求和归宿。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德这个字举足轻重,从尧、舜、禹以德立国开始,一以贯之,一直在主导着中国人的文化生活、精神空间甚至情感世界,也是我们自我修养的依据。

“德”是几千年来中国教育的总任务,其本身也是育人的价值内核,即“立德树人”。

中国人是“德”这个字的信徒,把这个字种在心里,慢慢生长,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孟子有人爵和天爵之说。所谓“人爵”,就是人努力争取来的社会爵位,如处长、司长、部长、董事长、总经理、局长、校长等;所谓“天爵”则是自然爵位,指人自身的德行修养,是别人拿不走的“富贵”。

古人修天爵,人爵自来。今人修天爵,是为了得到人爵,得到后,天爵也就抛之脑后了,最后人爵也终将失去。

*

孔子讲,“知德者鲜矣”,真正体会到德这个字的巨大力量的人不多。

知德,要知道什么德呢?张居正讲,义理得于心者谓之德,真的通透了,心里明亮了,活明白了,你就体会到“德”这个字的真切了。

德行厚重的人,无论自己心里多苦、多难,他总是把自己美好的、喜悦的一面朝向他人,朝向外部的世界。因为,在他的内心里,有一种由内心深处涌动出来的信心与敬畏,带着他穿越一切世俗。

德行厚重的人容易喜悦。有的人容易生气、郁闷,一点小事就让他暴跳如雷,心理学上会认为他性格上有缺陷、脾气不好,实际不然,真正的原因是他德行浅薄。

德行厚重的人悦纳任何人,却不会去讨好、谄媚别人,但是,他到哪里,都有人把他照顾得很好,不是因为他的智慧与学识,而是他身上流淌出来的仁慈、厚重,让景仰他的人心灵得以滋润。

德行厚重的人才能更好地安顿好自己的心灵。一个人的德行在什么时候表现?在遭遇苦难的时候,在被别人误解的时候,在内心受委屈的时候,在身处逆境的时候,在与社会地位低于你的人相处的时候……这不是依靠处世技巧,而是靠德行。

*

“德”这个字是进入宏阔的中国文化的一道门。

我们知道,德与才两者兼备才称其为人才。司马光认为,没有德作为灵魂,才就不是真正的才,也就是说,才就是德,德就是才,合二为一。

钱穆先生讲:“唯有道德的建立,才能让人的才能得以施展。”能保证我们天赋里面最强大的优势得到发挥的东西,只有这个“德”字。德行越厚,世俗的干扰越小,心无旁骛,人的才能渐渐就被释放出来,最终达到巅峰状态。

《中庸》有言:“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这是我们每一个生命扎根、升华的过程,也是中国人独创的修德凝道的经典模式。

(一)尊德性而道问学

尊是敬,对于道德始终保持敬畏心,这是一切修养的基础。恭敬奉持天理,然后“道问学”,通过多问多学,对于事物发展的规律,穷尽其理而无遗。

(二)致广大而尽精微

致是推及本心,本心不为一丝一毫的私欲所蒙蔽,所以广大高明。尽精微,理在精细微妙处,故须在细节上驾驭自己,做到不差毫厘,惟精惟一。

(三)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之道是极高明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只有心定在高处,行事“执两用中”,才能高明、悠远、博厚。

(四)温故而知新

温故知新的含义是,不急于学习新的东西,不断在旧的知识上温习、涵泳,在不同时期、人生的不同阶段不断会有新的收获。

(五)敦厚以崇礼

敦是敦笃。敦厚,就是把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再加厚,不断沉淀。崇是积累。德不是挂在墙上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而是化于日常的礼,礼积累起来就成了德。 8z43lV7fsolwPQGPMXPkvY4YTTZGjXURd7KfhmzDJdLtUgRdgZhY9BsTpYILNK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