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唯有教育才能掀起心灵的风暴

(一)教育者内心运行的“曲”与“枉”

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并不存在某一个万能的方法,而是在动态之中把握转换和调整的节点和时机。

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内心的运行过程,是曲而非枉,即“曲则全,枉则直。”

这就像一条河的流动,是曲折而前行的,它在曲折处积蓄能量,当内在能量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就突破,继续往前走。

而当河流在弯曲处积蓄能量时,鱼虾生物就能在这里生存,处处见生机;反之,如果一味地“直”下去,一泻千里,什么也养不住。

“曲则全,枉则直”,意味着教育者要会收敛和含蓄,为学生生命的生长、生命能量的积蓄留出空间。

教育的过程是委屈教育者自己、成全孩子的过程,这里的委屈实质是另外一种喜悦。委屈就是因形就势,无为而治,这里的“形”是孩子外在的言行,“势”是孩子内在的心理,等孩子的信心树立起来后,无声无息地做回自己。

先贤圣哲讲“坐看云起时”“春来草自青”,分明指出了生命的本质特征:从某一个角度上来说,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而非努力的结果。因此,教育者应当让自己的内心流畅起来,做到:随时、随性、随缘、随喜。

有这样一个故事:

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小和尚向师父申请:“咱们撒点草籽吧,好难看。”

师父挥了挥手说:“随时。”

师父到山下买了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可是正好一阵风起,草籽边撒边飘。小和尚回去和师父说:“师父,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师父说:“没有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撒完种子,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可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师父说:“冲到哪儿,就在哪儿长,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有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点头说:“随喜。”

(二)教育者内心运行的“自省”与“自责”

自省和自责是有区别的。

自省是先接受自己,允许自己犯一定的错,适当降低大家对自己的期望值,然后养成自省的习惯。自省的目的是:下一次如果遇到同样的问题,我是否可以更有智慧地去处理?另外,自省的时间应该在第二天的早上,面对初升的太阳,吸收天地之正气,得到最佳的自省效果。

自责是不能接受自己,一有错就责备自己,埋怨自己,时间长了,蓄养为一种自己化解不了的心理疾病。自责并非“反求诸己”,而是“祥林嫂”式的悲哀,许多教师和家长被拘束在这里,不容易跳出来。

对于孩子来说,自省和自责之间,有一条或明或暗的缝隙,把光照进去,引领他们走向自省的道上去,他们就觉悟了。

(三)教育者内心运行的“隐忧”与“隐化”

隐的本义:“不显曰隐。”很多事情的真因被隐藏起来,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表象,透过表象,把隐藏起来的、背后的真因找出来,才可以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教育者内心运行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隐忧,是心里隐隐不安而不得放下,表面上装着没事人一样,内心却充满焦虑和担忧,悱恻而不忍。隐忧是有声音的,是心底不断的敲打声。

我们应当把自己从“隐忧”中解脱出来,方法是学会“隐化”,即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将孩子一时的变化暂时深埋于心底,不体现出来,给孩子留出自己调整的时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动声色,化于无形。

(四)教育者内心运行的“说服”和“说动”

人是无法被说服的,企图说服别人本身就是给自己挖的一个坑,这个坑叫作“我执”;说服别人也是给别人身上加上一把枷锁,这个枷锁叫作“就范”,戴着这个枷锁的孩子得不到自由。

但人可以被说动,被说动后,心门就打开了,阳光就可以照进去,因为内心有了光,自己便知道要去哪里、怎么去。说动不是让人觉得有道理、有收获,而是让人不假思索直接去行动。

教育要跳出说服的坑,努力去领悟说动的真谛。如果说不动,最好立即闭口不谈。所谓大师,就是能说动人立即去做、去行动,而不是苦口婆心去说服人。

(五)教育者内心运行的“逃避”与“面对”

所有发生的事都是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不要去逃避。逃避让人乏力、无奈。

我们每天遇到问题,是因为我们的心尚在低处,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或者说,所谓的问题,是在你认为是问题的时候才成为问题。

对于问题,不如选择面对,面对即放下。而回避问题,问题就会成为我们的心理负担。

选择面对,不惧怕问题,想到就去努力做到,在做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与精神境界。

选择面对还意味着从对过往的懊悔、对未来的担忧之中抽离出来,专注于当下,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对过往的懊悔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没有意义,一切的意义在当下,活在当下的人,至少他的人生是无憾的,无憾即有意义。

选择面对,实际上就是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摆在桌面上并非立即就可以解决它,但我们可以正视它,不遮掩,不推诿,君子坦荡荡。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问题一下子可以解决,均需要遵循因果关系,循序渐进,渐渐地我们就能看清问题的起点、本质和过程,在过程中认识自己、驾驭自己。可以说,所有的问题的出现都用来考验我们的心理和耐性。

教育或人生所要面对的问题,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层出不穷……与其逃避问题,不如优雅从容地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六)教育者内心运行的“责任”和“担当”

担当与责任不同。担当是主动的、幸福的,而责任是被动的、痛苦的。

我们主张,在教育的过程中只谈担当,不谈责任。

越有担当的人,他的动力越强大。学习好的人,最深沉的动力正是他内心里的担当。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是鼓励竞争、鼓励出人头地等,却缺少渗透进去一个重要的价值观:“担当”。一个人越有担当,就越容易受到别人的尊敬;反之,就会批量地出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林则徐的诗中有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多数人一听,为国效力太大了,我担当不起。其实不是担当不起,而是在拒绝担当。人都想趋利避害,但是趋利未必得利,避害未必无害,趋利可能葬送了自己,避害可能损失了最大的利益。

担当是没有声音的,很安静。比如,我们装修房子的时候,承重墙是不能动的,它从不喧嚣,只是静静地担当。

几千年来让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并非那些政客、巨贾、社会名流,而是那些民族之脊梁,比如孔子、孟子、文天祥、王阳明、林则徐等,他们选择主动担当,为苍生济,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才是真正的民族之“承重墙”。

(七)教育者内心运行的“名”和“实”

务名与务实之间是或明或暗的、模模糊糊的,教育者有必要划清这两者之间的界限。

王阳明讲:“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中医有一个“上医治未病”的道理。什么是名医?有起死回生之术的是名医,有智名、有勇功。而真正的“上医”,即最高水平的医生,不是治病,而是治未病,未雨绸缪,避免人得病。

真正的上医一般成不了名医。这和我们教育界一样,真正的高手,往往没有什么太大名气,他也不在乎,但他“其心光明”,且“游刃有余”,一切致力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地地道道的“明校长”,而非天天炒作、动静颇大的“名校长”。

我们经常讲,做教育要“三分好看,七分好吃”,关键是那个“七分好吃”,好不好吃,能否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终端成功了,对于“好不好看”,不那么重要,谁叫你是高手呢,高手就必须耐得住寂寞。

什么是终端成功?这就像用电饭煲煮米饭,一会儿揭开看看有没有煮熟,一会儿又让人围观其中是否有变化,到最后饭就夹生了。正确的方法是:放上适量的米和水,盖上盖,“静待花开”。时间到了再打开,一锅米饭香喷喷,又好看,又好吃。比如,中高考是终端成功,平时考试的那点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

教育根本没有那么深奥,我们每天面对的所谓的“问题”,都是因为教育者的内心处于低位而导致的。

我们经常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感到纠结、揪心甚至痛苦,或者一件事情做久了,内心缺乏一种支撑的力量,所以渐渐就厌倦了、应付了,都是因为心处在太低的位置。

心处在山谷里,那里有猛兽、毒蛇、细菌、病毒,我们的心始终在那里和它们做斗争,所以就痛苦不堪。

心和身拉开距离,就有了“容”,大其心容天下之物,有容乃大,人和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此。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名句,“居高”自能致远,而非秋风传送,诗人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了一个教育的真谛,即我们的内心须始终立在高处。

做教育的人要看得起自己,敬重自己,并真诚地弘扬神圣的东西、高尚的东西,你周围的人因为接触你而显得高贵,所以他也就愿意接触你。反之,如果我们的心里只有低俗的、功利的、现实的小东西、小算盘,天天谈论怎样发财、怎样出名,我们怎么去引领未来?

教育应当是我们心灵所到达的高度,而非其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U/G+me+9x1XX1aKmti6kEXguAcJIGqSqGfv/p00mYLlO03IhjPCerLQcuBy1Tyi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