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善意之名,行恶毒之实

一些原始形态的药物,如蛇胆、黄连等,入口不佳是不争的事实。在药品加工技术不发达的过去,人们为了对抗疾病导致的更大的苦头,宁可忍受这些药物带来的较小的苦头,实在是明智之举。但是,在胶囊或者糖衣片出现之后,各种苦头被伪装、包裹起来,服药时就不必再做皱眉、撇嘴、翻白眼等痛苦状了,取而代之的是如服仙丹般的优雅,左手持药,右手持水杯,一低头、一仰脖子之间,极苦之药就潜入腹中。病能不能治得好已在其次,反正良药已经到位,受虐过程已经完成,这颗心总算可以放下了。

相信一定有这样的性情中人,宁可病死也不服苦药。至少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有这样“宁为玉碎”的英雄气概,而成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人慢慢长大,就难免沾染些委曲求全的习气,明知是苦头却硬要吃,虽然也是为了吃小亏占大便宜,但总免不了有苟且偷生的嫌疑。

有些好药是苦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好药都苦。甘草、罗汉果等,就甜得令人喜爱。“良药苦口”四字,潜藏着“只要是好药就苦”的暗示,显然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拿苦口良药做引子,是为了引出“忠言逆耳”的训诫。此言之流毒祸害,可以用惨烈二字来形容。

与良药苦口一样,忠言逆耳暗含忠言必然逆耳的谬论,被蒙蔽者于是就有了“语不伤人死不休”的抱负和行为。在中国古代,不少向封建统治者进言的人,只管自己所说的是不是逆耳的忠言,甚至只管是不是逆言(因为逆言必忠),而不管别人听不听得进去,以至于人头落地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父母对孩子。一些内心充满焦虑、全无幽默感的父母,一跟孩子说话就挑孩子的毛病,似乎不这样就显示不出自己爱孩子。最后,逆耳的忠言就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学习困难的孩子,其中只有极少数是智力障碍导致的,绝大部分是父母和老师的不良态度“制造”的。这一点真的不难理解,一个成年人,应该算是“皮糙肉厚”了吧?但如果你的单位领导总给你用“忠言逆耳”的套路,你能够工作得好吗?孩子“细皮嫩肉”的,老在“逆耳忠言”的恶劣环境中生活,成绩不好已在其次,更严重的后果是人格都会变得猥琐和扭曲。

学生要取得好成绩,是很需要一点人格上的“狠劲”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试是对学生的智力和人格强度的双重考验。仅仅有好的智力,而没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是不可能面对老师处心积虑的“刁难”的,而逆耳忠言恰好会打压和破坏这股人格上的“狠劲”。

所谓逆言,不管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来说,都可能是恶意的。形式上的恶意已不必多言,一个“逆”字已经把令人不快的效果描述得干净彻底。内容上的恶则较为隐蔽。举个例子,同样内容的话,一个人可能会说得温和委婉,另一个人却说得声色俱厉,后者的话里多出来的情绪内容,实际上是他自己内心深处积淀下来的,与他此时此刻所说的事件和针对的人物无关。如果他找件小事情,把这样的“积怨”以“忠言逆耳”的名义对封建君主发泄,这样的行为就有了一个现成的名字,叫作“找死”。

逆耳之言之所以不太被人听得进去,除了它可能暗含恶意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面对逆言对自己自尊和自信的攻击,任何人都有本能地保护自己的倾向,保护的方式就是让这些逆言全不入耳。而温和的语言不会激活人的保护本能,所以能够更好地渗透到他人心中,并产生所希望的影响。

弗洛伊德说,自从精神分析创立以后,父母打孩子就不再有任何合理的借口了。“逆言”,其本质是对他人实施情感上的殴打,这比肉体上的殴打更恶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遭受“逆言”的情感虐待的人,成年后可能会自己对自己实施躯体虐待,如自残、酗酒、吸毒等等。这一点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如果总是生活在恶言恶语中,他就会潜移默化地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的和有价值的人,所以他需要通过虐待自己来惩罚自己。从形式上来说,还有一种自虐的方式,表面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实际上杀人于无形,这就是司空见惯的自虐式工作——超长时间地工作、超负荷地工作。想想那些英年早逝的人,你就知道原来自杀也可以如此隐蔽和“光荣”,隐蔽到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程度,“光荣”到千万人为他们的“自杀”叹息和喝彩。

如果一定要给“忠言逆耳”找个反义词,想来想去应该是“重话轻说”比较好。能够把重话轻说,至少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智慧。傻瓜大脑结构简单,无法对语言进行温和化的加工,说出来的话自然就逆耳。而且,聪明人都知道,温和的建议比恶言恶语更容易被人接受,使用明知道没有什么效果的方法,就像用筷子舀汤一样,也是智力至少在80分以下的表现。

二是勤快。懒人一懒百懒,不愿意费劲去多想,想什么就说什么要省事得多。

一个人的人际环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语言制造的。如果一个人总是靠逆言处世,他的人际关系肯定好不到哪里去。而一个人如果总能重话轻说,那就意味着他时刻在呵护他人,作为回报,他也会得到很多温暖的呵护。 pmcNTxmEeqPYZeEAAb4whSf05wlFXLaono40OMOWq2k10RzDIIqwf7ZpkCXdX7A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