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推荐一些食疗方剂,这些方子很简单,而且非常安全,父母在家就可以做起来。
绿豆芦根汤或绿豆甘草汤
原料: 绿豆芦根汤,绿豆15 g、芦根10 g、冰糖或白糖适量;绿豆甘草汤,绿豆60 g、生甘草3 g、冰糖或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 先将生甘草或芦根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待水煮沸后,加入洗净的绿豆,当颜色变为翠绿色后立即关火,取出澄清液体,加入冰糖或白糖适量即成。
食用方法: 可连喝一周,每日分2次以上饮用,即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对于节假日而言,家长抱怨最多的就是:“昨天非要吃炸鸡腿,一吃就食积,今天就发热了,唉!”
也有家长抱怨:“不让喝凉的,非要喝可乐,今天嗓子痛,发热了……”
我的“防感消食汤”也就应运而生了,非常适合孩子们在节假日的时候代茶来饮。
具体做法如下:
原料: 炒山楂10 g、炒麦芽10 g、炒神曲6 g、鸡内金10 g、大枣3枚、白糖适量。
(以上均可在中药房抓取,大枣一般家里都有,个大者约3枚,个小者4~5枚。)
功效: 消食化积,健胃和中。
制作方法: 将炒山楂、炒麦芽及大枣浸泡半小时后沥干水分,再将炒山楂、炒麦芽、大枣及炒神曲放入清水锅中,大火滚开后小火炖煮约25分钟,再加入鸡内金,约10分钟后去渣留汤,再加入适量白糖即可。
食用方法: 可在食用油腻食物或过饱后饮用,每日可饮用2~3次,可连服3~5天。
注:该方为食疗的小偏方,是在孩子没有出现症状时使用的,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时,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一年四季对于流感、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都有作用的“上叶下根汤”。
原料: 白萝卜叶、白菜根各等量,少许白糖。
制作方法: 将白菜根、白萝卜叶各等量放入清水锅中,大火滚开后小火炖煮约25分钟加少许白糖。
食用方法: 代茶饮每周服用2次。
白萝卜叶
白菜根
三豆饮始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时名曰“扁鹊三豆饮”,由黑豆、绿豆、赤小豆及甘草节配伍而成,原载为“治天行痘疮,预服此饮,疏解热毒,纵出亦少”。历代医家多以此方治疮毒、痘疹之症。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易赤小豆为白饭豆,且添黄豆一味而成四豆饮,言四豆饮为“治小儿发热病的第一要方”。我推荐的三豆饮正是源于此,以黑豆、绿豆、黄豆而成。
原料: 黑豆、绿豆、黄豆各9 g,少许白糖。
制作方法: 将黑豆、绿豆、黄豆放入清水锅中,大火滚开后小火炖煮约25分钟加少许白糖。
食用方法: 代茶饮每周服用3次。
该食疗方对麻疹、风疹、水痘及手足口病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