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追本溯源,洞悉战略之道

战略,顾名思义,意为指挥战争的谋略,广泛应用于国家、区域、城市、行业、企业及个人等各层级、各领域。简言之,战略即事关全局及长远的系统谋划。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战略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于战略的理论与著述非常多,同样是聚焦战略,不同领域对其称谓截然不同,如战略、底层逻辑、定位、顶层设计、干法、借势、冲突、超级符号、成事心法等。虽然这些称谓的切入点和视角不同,方法论和分析工具千差万别,但殊途同归,有规可循。战略即洞察,讲究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战略之道”。

所谓战略之道,必定是隐藏在战略背后的恒常不变之理。老子《道德经》中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同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简单来讲,就是悟透“0”“1”“2”“3”这四个数字,我将之归结为“4大战略心法”(见图1-1)。

图1-14 大战略心法

.一、战略4大心法之“0”——四大皆空

若要掌握战略之道,核心便是深刻领悟数字“0”。“0”是所有数字中最神奇的存在。东西方哲学的缘起,皆来自对“0”的思辨。无论是上古神话中的劈开混沌、开天辟地,还是道家的“大道无形”“无为无不为”,佛家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个中奥妙就在于对“无”的参悟境界。所以,做战略同样如此,核心在于深刻领悟“0”或者“无”。

1.空杯心态

树立“归零思维”:打破固有成见、惯性思维的束缚,不要带成见,不带立场,学会复盘,进行审视与思考。秉承“空杯心态”:不骄不傲、不急不躁,抛却私心杂念,懂得示弱,虚心向一切可学习者学习,向人、向事、向社会、向历史、向大自然学习。牢记“回归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时刻记得回望来时路,不偏离轨道、不偏离方向。

2.无我利他

学会“无我利他”,善于成人达己:正如老子所讲,“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不仅个人,企业、城市和国家也是如此,秉承“利他”,都会畅通。学会“换位思考”和“多角度审视”:更加全面、系统、客观地进行深层次洞察,也会进而养成发散式思维、同理心、共情力。

3.事无绝对

学会“辩证思维”:不偏激、不极端、不片面、不盲信,学会用辩证思维、全局思维、动态思维来审视事情。学会“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不唯书、不唯上、不破不立,有“怀疑精神”和“独立意识”,不被表象迷惑、不循规蹈矩,善于颠覆性创新、发散及逆向思考。善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机械、不搞“一刀切”,学会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4.心无旁骛

学会“断舍离”:战略定位的要义在于,学会专注,坚持“极简主义”,善做减法和除法、不纠结、不犹豫、不焦虑、不迷茫,集万钧之力于一点,实现“一根针捅破天”。学会保持战略定力:不在乎一城一池得失、一时得失,不贪大求全、不贪大求快,坚持长期主义。不攀比、不外慕、不动摇:不受外界干扰、不听别人说三道四,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二、战略4大心法之“1”——万法归宗

由0到1,代表着质变,洞悉内在机理至关重要。第一次直立行走、第一次使用工具、第一次使用“火”、第一次使用电灯、第一次登陆月球……世间万物的发展都离不开“1”,洞悉战略本质,自然更是离不开“1”,如“第一性原理”“知行合一”“唯一性、权威性、排他性”“冠军效应”等。

1.洞察:第一视角审视

时刻树立整体观、全局观、系统观,善用“上帝视角”,从宏观、整体、全局、全过程、长远审视,跳出问题看问题、跳出地方看地方、跳出局部看全局、跳出历史看历史,不被具体事务、某一局部、某一群体、某一环节束缚。

2.成事:第一性原理

任何事、任何时刻,不被表象迷惑、不被细枝末节所困扰,找到背后的“万变不离其宗”的“宗”、“以不变应万变”的“不变”,从而实现化繁为简、直达本质。

3.做事:知行合一

真正践行“知行合一”,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事上“磨”、在实战中“炼”;做到“始终如一”,既要做到不忘初心,不迷失,又要做到以终为始,不走弯路,保持战略的笃定感和节奏感。

4.做人:表里如一

做人的核心是一个“真”字,对己要真实,对人要真诚,对爱要真心,对事要真情,真实才能真心,真心才能真诚,真诚自有万钧之力。

三、战略4大心法之“2”——不二法门

《易经》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德经》中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可以讲,人生无处不“2”,自然无处不“2”,世界无处不“2”,如阴阳、男女、成败、大小、远近、宏微观、供需等,又如二进制、量子纠缠等。“2”蕴藏着对立、对称、对比,意味着“裂变”“进化”“倍速”。

如果说,“0”和“1”蕴藏着心法,“2”则蕴藏着诸多方法论的底层逻辑,简单来讲,悟透“对立”,就掌握了矛盾律、因果律和辩证法,悟透“对称”,就掌握了复利效应和杠杆律。具体来讲,关键是学会:“法”“律”“理”“论”。

1.辩证法

首先,学会系统思维。 战略的本质是系统谋划,绝非“出点子”“拍脑袋”“灵光一闪”。对任何事物、任何地方、任何问题,都不可孤立、片面、静态,而应该整体审视、全局统筹、全面梳理、深入研究,最后给出系统化解决方案。对企业或个人发展也是如此,善于打造自身体系至关重要,构建独特逻辑闭环,做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筑牢“护城河”。

其次,学会辩证思维。 关键是树立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做人靠“常识”,做事则要靠“反常识”。当思考问题、做战略时遇到瓶颈,不妨试着“反其道而行之”或“横看成岭侧成峰”,或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后,学会动态眼光。 任何时候,看问题都不可“刻舟求剑”,而要用发展眼光来审视,既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又要“以史为鉴”,同时要“正视当下”“只争朝夕”。

2.矛盾论

王志纲老师讲过,战略就是关键历史时刻的重大抉择。战略的核心是学会做选择,多数时候,选择大于努力。做对选择的底层逻辑,就是熟练掌握矛盾论,洞悉主要矛盾,善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点、抓关键、懂取舍。

3.因果律

凡事皆有因果。有因必有果,有果也必有因。学会正视因果:一切看似偶然的背后都有其必然,由此可帮助我们避免被表象或乱象迷惑,能拨开云雾见日月。学会分清因果:因果看似简单,但多数时候,很容易将现象、事因、事果混为一谈,错将现象当问题、错将结果当问题、错将问题当结果、错将假问题当真问题,从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会善用因果:种善因得善果,反之亦然。想成事,就在“因”上多努力,这也就是所谓的“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如此,我们做人、做事、做战略都将受用无穷。

4.政治经济学原理

结合我国特色,还有一项必修课,就是一定要学懂弄通“政治经济学原理”。凡事须学会算经济账,更要学会算政治账。

四、战略4大心法之“3”——三生万物

由“2”到“3”,就逐步由“道”向“术”的层面过渡,因此,“3”之中,关键是掌握规则、原则、规律等方法论层面的要诀。

1.哲学三辩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作为哲学经典之问,又是哲学源起之问,更是哲学终极之问。哲学三辩对我们做任何事、任何战略,包括人生,都是一把“金钥匙”。

哲学三辩既是问题,更是方法论,犹如“庖丁解牛”的那把“刀”,看似简单,但实则极考验功力。很多时候,一个好问题比一个好答案重要。多数人,其实缺乏问题思维,要么想不出问题、要么想不出真问题、要么不会表述问题……不能将看似复杂的问题,用最简洁的语言、最朴素的道理表述出来,说明对该问题尚未真正想透,更妄谈能给出有效解决方案。因此,平时一定要勤问、多问、会问、善问,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深思问题,拆解问题。

2.3大恒常

纵然经常讲,“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但其实,还是有些恒常不变的,至少以人类有限的历史来看,是不变的。与战略最为密切相关的有3大恒常:自然法则、人性永恒、历史规律。

自然法则: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草长莺飞、春暖花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潮起潮落、弱肉强食……总之,自然法则潜藏在自然中,应多亲近大自然,多欣赏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感悟自然法则、洞悉自然规律。

人性:简单来讲,俗称的“七情六欲”“贪嗔痴”等皆是人性。人性弥漫在市井的烟火气中、隐藏在一次次热点事件中,写在勒庞的《乌合之众》中、鲁迅的篇篇杂文里。任时代变化、历史变迁,人性始终不变。

历史规律: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孕育于自然之上,历史孕育于人与自然之上,那么,只要自然法则不变、人性不变,历史规律便也恒久不变。因此,才有了古人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马克·吐温的“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有惊人的相似”。所以,想做好战略,就需要尽早强化认识,深刻洞悉人性、自然法则与历史规律。

3.人生三问

马克思讲,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终其一生,归根到底,就是要处理好三层关系: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三层之中,最为底层、最为重要,但又最容易被忽略的,恰恰是人与自己。正因为没有处理好第一层的关系,进而导致层层羁绊。解决之道,还在于追本溯源,真正处理好人与自己的关系。

对己的核心是做到一个“真”字,全面客观地认清自己,找到心中所热爱的、认清自身的长板,坦然接受短板甚至缺陷。知易行难,绝大多数人要么认不清自己,要么不敢做出行动,要么行动有始无终,能知行合一、说到做到的,凤毛麟角。但这又恰恰是由平凡走向优秀、由优秀走向卓越的关键。对于人与他人,只要能做到对自己足够真实,就能做到表里如一,进而就能做到对人真诚,秉持坦诚利他之心;坚持人与人之间,只做筛选,不做培养,选择有认知、有行动、重承诺、懂感恩者同行;坚持向上社交,向下兼容,坦诚利他,成人达己。

至于人与社会,正如罗曼·罗兰所讲,“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爱它”。简单来说,就是不被社会规则束缚,而是要善用社会规则,秉持正念,找对方向,选准赛道,用对方法。

4.定位三论

定位的真正要义,概括来说,就是无论城市、企业或个人,想成功就要做喜欢、擅长、刚需的事,坚持唯一性、权威性、排他性原则,做到极致专注。

如城市战略定位,城市要在区域格局中占据一定位置,就需要有一个准确而形象的城市定位,并为此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从国内外知名城市的定位来看,均体现了自身核心特色,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和美誉度。

成功的战略定位必须突出城市的特色,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与众不同的独特资源,从而体现优势、孕育竞争力(见图1-2)。

“取势”,顾名思义是要洞察大势。“势”,看似无形,实则方向明晰,顺势而为则事半功倍,逆势而动则事倍功半。

战略定位要先从“时间+空间”的维度分析国际、国内、区域的战略机遇和发展趋势,对周边区域的地理位置、产业格局、文化传统、人口演变等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洞察发展大势,研判并把握发展机遇;分析研判一个地区的整体发展态势,进而作出有关该地区未来整体发展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宏观谋划。

图1-2 战略定位技术路线图

“明道”,则是要立足发展阶段,把握发展规律,找准核心价值,厚植发展优势。科学研判地区所处发展阶段,分析现有优势资源,把握未来发展动态,按照高识别性和高传播性的原则,寻找独具唯一性、权威性、排他性、特色化的核心价值,也就是提炼出核心的长板,把关键的东西找出来,进而选择核心发展动力,明确战略定位,确定总体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

“优术”,则是着重强调,战略定位并不是空中楼阁,更像是引领一个地区未来发展的灯塔。要围绕战略定位和目标愿景,以问题为导向,找准痛点。痛点有多大,潜力就有多大,通过发现问题,找准问题,把脉问题,解决问题,将存在的核心问题挖掘出来并解决掉,要找到落实战略定位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也就是找到一个地区未来的战略方向、重点突破领域和具体行动计划。

5.三分灰度论

我非常认同任正非先生的“灰度哲学”,核心要义在于学会“一分为三”,不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极端状态并非常态,真实世界的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介于两端中的灰度地带和状态,这才是常态。具体来说,就是凡事不走极端,要懂得主动示弱,寻找“最大公约数”;思考问题不偏激、不机械,而是灵活弹性、动态辩证,善于在两端之间的“中间地带”中寻找最大战略机遇和空间,从而实现更大的战略谋划;制定战略既要保留弹性,又要兼顾多方利益,善用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实现目标最大化。 f3w0/cHH31LQapjPXDX/fxkU1g2UxjZOziGEBciOtcP8lSwpkRVr/mK67gytbxm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