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这时代的美好和便利从不来自“996”

年纪大到一定程度,就会眼睁睁地看着社会的舆论发生变化。在2001年,我刚刚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时候,还没有“996”的说法。在我的记忆里,至少是到了最近几年“996”才开始甚嚣尘上的。

但是,即使在“996”开始甚嚣尘上的几年里,也不是全部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搞“996”。有很多公司其实是不搞的。有些搞“996”的公司虽然工资待遇不错,但是在一些人眼中是不值得去的。

然而社会现实会发生变化。当没人尊重劳动法的时候,有人就会问,“996”到底好不好。还有人说正是因为有了“996”,中国才能在全球一枝独秀。甚至出现二三十岁的员工去举报甚至训斥40多岁的前辈不肯“996”的情况。

但是“996”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法宝吗?其实并不是。

中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40小时工作制,推行双休日。那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转折点。

在改革之前,人们明显更辛苦,双休日把劳动时间缩短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效率,我们的经济反而更好了。

这是一个全世界普遍的现象,还是中国独有的呢?

讲一个有趣的故事,1916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亚当森法,规定在州际铁路上工作的铁路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工人超时工作,雇主要支付额外加班费。人们一般认为这是在美国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一个开端。

然而,早在1914年1月,福特汽车公司就开始将工资加倍(日薪从2.38美元加至5美元),缩短工时(每日工作8小时)。这项举措非但没有让福特的生产率下降,反而令福特汽车一跃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汽车,也是生产得最快和售价最便宜的汽车。

当然,人人都知道福特成功的一大秘诀就是流水线生产模式,因为流水线生产模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而很多人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都忽略了福特在发展生产线的同时提高了工人的工资和减少了工时。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福特的工人一直贫困,而且没有时间去开车,那么福特生产了那么多汽车谁会买?买了谁又有时间去开呢?

世界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由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增强一起推动的。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连吃饱饭都是奢望,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能吃饱饭了,吃到肉了,吃到了很多品种的肉,吃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

而今天,一些非常赚钱的企业满足的不是人的基础需求,而是人在满足基础需求以后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举个例子,农夫山泉的老板成了新任首富,是因为农夫山泉满足了人不被渴死的基础需求吗?不是,人喝自来水,或者自己烧水喝都不会渴死。只有想喝有矿物质的、纯净的、有点甜的水,你才需要花更多的钱去买农夫山泉,而不是直接饮用自来水。

所以,中国的腾飞当然是苦干干出来的,但也是人民群众开始吃饱饭,开始有能力享受出来的。

政府一直在说,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里面,消费在中国是最难的,但也是中国最需要的。美国就是一个由消费驱动的大国。2020年,在美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69%,在中国,这一比例仅为39%。

而要继续增长,特别是实现对每个国民都有意义的、让居民生活都能改善的增长,就必须增大内需。内需从哪里来?如果大家都没有钱,就不会有内需;如果大家都没有时间,也不会有内需。

这时代的美好和便利不来自“996”,只是那些鼓吹“996”,想随意延长工作时间的人在骗你而已。

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奋斗。事实上,“996”跟奋斗毫无关系。我见过很多执行“996”的公司,真的是每一个员工都打着鸡血精神饱满地工作吗?其实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人觉得反正回了家也没啥事,就在公司待着呗。既然一直待着可以让老板觉得占到便宜,那员工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在这场上下配合的骗局里,其实没有赢家,老板觉得压榨了员工,然而员工该磨洋工的还是在磨洋工,不管做满了多少工时。而那些用着公司空调,吃着夜宵,熬到晚上9点半打车回家的员工,表面上占了点小便宜,其实浪费了生命。 dm8m4qu4dVWI9ymrs1j8f/+teA9HXjsqj+XO2kHSODdyEUUaoRjWteWOSTjt+L1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