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传道授业必知的学习之道

杨斌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清华经管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

“如何学习”是这本书的中文书名,英文原名为“How We Learn”。我更喜欢英文的名字,以及英文的副书名:关于学习,在何时、何处以及如何发生的讶异事实。理由是,这本书并没有告诉你具体应该如何学习,事实上,这本书反映出的科学精神,强调的是学习之道无定法,强调尊重人和人的差异,它更多的是汇集了过去这些年中学习科学领域生机盎然、竞相涌动的一些新发现,挑战长期以来被教师们、校长们以及家长们认定为圭臬的“专心”“用功”“安静”“按部就班”等主流理念。

在与许多教师同行交流如何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时,我经常说四句话,是我自己“凑”出来的英文句子——

How we teach is also what we teach;

How they learn is also what they learn;

How they live is also what they learn;

How they learn is also what we need learn.

如果说成中文,区分出“师”和“生”来,那就是——

师如何教,亦师所教;生如何学,亦生所学;

生如何活,生学良多;生如何学,亦师应学。

其中第一句,说的是老师以身授教的价值,包括组织教学,其中内嵌着价值观和能力因素;第二句,是说学生要进行二阶学习,从知识反刍升华为方法论和框架体系;第三句,强调校园生活等非课程环节对学生发展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育人不分德智,教育更要统合课内外;而第四句,则描述了我的一个观察,那就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成效、学习心理与行为等诸多关于“如何学”的学问,老师也没有过系统的准备、训练和提升,全靠着自己过去做学生时的经验来估摸今天的学生,靠着在工作中的摸爬滚打日积月累换来经验,当然也有教训。对老师来说,这实在是太过孤注一掷,单靠个人的悟性和运气,如果解决得不好,会给学生造成很长时间、很大面积的心理阴影。学校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并拿出办法系统地解决,培训提高,或指派有经验的教师做一对一辅导,还需要补充必要的知识基础。

也是站在这个角度,我愿意向所有教书育人的教师同行、所有养儿育女的父母同辈推荐这本书。书里说的不一定都对,但可以激发我们进一步去探讨与实践。

父母们读的时候,可以试着跟孩子一起,针对他们的学习风格和方式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反思,恐怕相互之间能够对如何学习形成更多的共识,让焦虑得到某种缓解。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师们也可以读一读。实事求是地说,要想在今天做一名对学生为人为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好教师,教一门让学生人到中年仍能回味认可的好课,除了在本学科专业拿到博士、硕士学位并取得教师资格之外,也许还得“兼修”一个“学习科学”的硕士学位,这该是教师的入职、入门、必修、应会之学。许多我们脑子中想当然的关于学习的一般认识、感性经验,真是经不起科学证据的推敲,要想不“误人子弟”,我们要反躬自省、学习“如何学习”。

与育人者共勉,为学习者加油。 1PYu/PZ5J++8Wm65Uzk7XcGkkMEojT0/Bzm8SmKhy9acBiMM7OexG7GuWLtJfs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