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间宗教发展史上,明成化十八年(1482)无为教的出现,使民间宗教运动进入新阶段,具有领航性意义。《明代无为教与其教义思想简论》首先阐述了无为教创立者罗清的宗教生涯与罗清口述、其弟子整理的《五部六册》所蕴藏的宗教思想;接着,阐释了罗清传人释大宁、秦洞山、孙真空、明空对罗清宗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最后,揭示了由罗清开创的无为教,到万历年间,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义思想体系以及对明中叶以来民间宗教信仰世界的巨大影响。
黄天道是深受无为教的启迪而继无为教之后出现的一个重要教派。《明代黄天道及其教义思想简论》先是介绍了黄天道创立者李宾的宗教生涯与其所著《普明宝卷》蕴涵的宗教思想;其次,阐释了李宾传人撰写的《普静宝卷》《太阳宝卷》,对黄天道宗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最后,叙述了黄天道虽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被清廷严厉查办,但其宗教思想仍在民间广泛流传及其对后世民间宗教世界的巨大影响。
天地门教,又称一炷香教,是清初在鲁西北出现的清代民间宗教世界中的重要教派。但是,中外学者在论述清代民间宗教时,很少提到天地门教,间或有人谈及,也往往语焉不详,这主要是由于天地门教的文字资料不多所致。20世纪80年代末,笔者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理论与方法,深入到至今仍有天地门教活动的某些乡村社会。经过二十多年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从而对该教派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天地门教钩沉》《天地门教调查与研究》《天地门教抉原》三篇文章集中反映了笔者对该教派逐步洞悉其内中秘密的学术探索轨迹。
在民国时期民间宗教世界,世界红卍字会兴办一系列公益慈善事业,使成千上万民众得受其救助。《民国时期的世界红卍字会》首先论述了世界红卍字会的母体——道院,其次阐释了体现道院“以慈为用”的慈善团体——世界红卍字会,最后则介绍了世界红卍字会在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开展的各种公益慈善活动,特别是彰显了世界红卍字会在日寇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过程中,积极掩埋被难同胞尸体的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德教虽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广东潮州的民间宗教教派,但并未在国内造成较大影响,却于40年代后期传入东南亚以后,在海外华人世界广泛流传,成为侨居东南亚潮籍商人借以保持生意联系及通过慈善事业提升个人社会地位的民间宗教组织。《德教在东南亚》从经典教义、仪式修持以及开展公益慈善事业等方面,对德教在东南亚的流传进行简明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