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词十法
(节录)

周德清 〔1〕

凡作乐府,古人云:有文章者谓之“乐府”;如无文饰者,谓之“俚歌”,不可与乐府共论也 〔2〕 。又云:作乐府,切忌有伤于音律 〔3〕 。且如女真〔风流体〕 〔4〕 等乐章,皆以女真人音声歌之,虽字有舛讹,不伤于音律者,不为害也。大抵先要明腔,后要识谱,审其音而作之,庶无劣调之失。而知韵、造语、用事、用字之法,名人词调可为式者,并列于后 〔5〕

作词十法

一、知韵 〔6〕

无入声,止有平、上、去三声 〔7〕

平声,有阴,有阳,入声作平声俱属阳。上声,无阳,无阴,入声作上声亦然。去声,无阴,无阳,入声作去声亦然。

二、造语

可作:

乐府语。经史语。天下通语。 〔8〕

未造其语,先立其意,语、意俱高为上。短章辞既简,意欲尽 〔9〕 ;长篇要腰腹饱满,首尾相救 〔10〕 。造语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则迂,不文则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要耸观,又耸听,格调高,音律好,衬字无,平仄稳。

不可作:

俗语。蛮语 〔11〕 。谑语。嗑语 〔12〕 。市语。

方语 〔13〕 。各处乡谈也。

书生语 〔14〕 。书之纸上,详解方晓,歌则莫知所云。

讥诮语 〔15〕 。讽刺古有之,不可直述,托一景、托一物可也。

全句语 〔16〕 。短章乐府,务头上不可多用全句,还是自立一家言语为上。全句语者,惟传奇中务头上用此法耳。

拘肆语 〔17〕 。不必要上纸,但只要好听,俗语、谑语、市语皆可。前辈云“街市小令唱尖新茜意”“成文章曰乐府”是也。乐府、小令两途,乐府语可入小令,小令语不可入乐府 〔18〕

张打油语 〔19〕 。吉安龙泉县水淹米仓,有于志能号无心者,欲县官利塞其口,作〔水仙子〕示人,自谓得意,末句云:“早难道水米无交。”观其全集,自名之曰乐府,悉皆此类。士大夫评之曰:“此乃张打油乞化出门语也,敢曰乐府?”作者当以为戒。

双声叠韵语 〔20〕 。如“故国观光君未归”是也。夫乐府贵在音律浏亮,何乃反入艰难之乡?此体不可无,亦不可专意作而歌之,但可拘肆中白念耳。

六字三韵语。前辈《周公摄政》传奇〔太平令〕云“口来豁开两腮”,《西厢记》〔麻郎么〕云“忽听一声猛惊”“本宫始终不同” 〔21〕 ,韵脚俱用平声;若杂一上声,便属第二著。皆于务头上使。近有〔折桂令〕,皆二字一韵,不分务头,亦不能唱采 〔22〕 。全淳则已,若不淳,则句句急口令矣,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殊不知前辈止于全篇中务头上使,以别精粗,如众星中显一月之孤明也。可与识者道。

语病。如“达不着主母机”,有答之曰:“‘烧公鸭’亦可。”似此之类,切忌。

语涩。句生硬而平仄不好。

语粗。无细腻俊美之言。

语嫩。谓其言太弱,既庸且腐,又不切当,鄙猥小家而无大气象也。

三、用事 〔23〕

明事隐使,隐事明使。

四、用字

切不可用:

生硬字。太文字。太俗字。

〔24〕 。套数中可摘为乐府者能几?每调多则无十二三句,每句七字而止,却用衬字加倍,则刺眼矣。倘有人作出协音俊语,无此节病,我不及矣。紧戒勿言,妄乱板行 〔25〕 。〔塞鸿秋〕末句本七字,有云“今日个病恹恹刚写下两个相思字”,却十四字矣 〔26〕 。此何等句法?而又托名于时贤,没兴 〔27〕 遭此诮谤,无为雪冤者——已辨于序 〔28〕

五、入声作平声(略)

六、阴阳 〔29〕

用阴字法:

〔点绛唇〕首句韵脚必用阴字,试以“天地玄黄”为句歌之,则歌“黄”字为“荒”字,非也;若以“宇宙洪荒”为句,协矣。盖“荒”字属阴,“黄”字属阳也。

用阳字法:

〔寄生草〕末句七字内,第五字必用阳字,以“归来饱饭黄昏后”为句,歌之协矣;若以“昏黄后”歌之,则歌“昏”字为“浑”字,非也。盖“黄”字属阳,“昏”字属阴也。

七、务头 〔30〕

要知某调、某句、某字是务头,可施俊语于其上。后注于定格各调内。

八、对偶(略)

九、末句

“诗头曲尾” 〔31〕 是也。如得好句,其句意尽,可为末句。前辈已有某调末句是平煞,某调末句是上煞,某调末句是去煞,照依后项用之。夫平仄者,平者平声,仄者上、去声也。后云“上”者,必要上;“去”者,必要去;“上去”者,必要上去;“去上”者,必要去上;“仄仄”者,上去、去上皆可——上上、去去,若得回避尤妙,若是造句且熟,亦无害。(略)

十、定格

四十首(选二首)

仙吕〔寄生草〕·饮 〔32〕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醃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评曰:命意、造语、下字,俱好。最是“陶”字属阳,协音;若以“渊明”字,则“渊”字唱作“元”字:盖“渊”字属阴。“有甚”二字上去声,“尽说”二字去上声,更妙。“虹霓志”“陶潜”是务头也。

双调〔清江引〕·九日 〔33〕

萧萧五株门外柳,屈指重阳又。霜清紫蟹肥,露冷黄花瘦,白衣不来琴当酒。

评曰:“柳”“酒”二字上声,极是,切不可作平声。曾有人用“拍拍满怀都是春”,语固俊矣,然歌为“都是蠢”,甚遭讥诮。若用之于〔揽筝琶〕,以四字承之,有何不可。第三句切不可作仄仄平平,属下着。

【注释】

〔1〕周德清:字挺斋,元代高安(今属江西)人,熟谙北曲音律,曾总结当时创作、歌唱北曲的各项规律,于泰定元年(1324)写成《中原音韵》一书,开创了近代北方音韵的研究。此书原为创作北曲而作,后来影响与启示了南曲音韵的研究,并成为南曲音韵的基础。全书分为二卷,前卷为韵谱,后卷为“正语作词起例”。《作词十法》系后卷的重要内容。

〔2〕“古人云”四句:燕南芝庵《唱论》云:“成文章曰‘乐府’,有尾声名‘套数’,时行小令唤‘叶儿’。套数当有乐府气味,乐府不可似套数。街市小令,唱尖歌倩意。”周氏所引或系据此;或两书均另有所据。

〔3〕“又云”三句:此类用意见于古人言论者甚多,具体辞句则未详所属。

〔4〕女真〔风流体〕:女真,我国东北古代民族之一。十一世纪中,形成以完颜部为中心的部落联盟。后阿骨打称帝,建国号为“金”(1115—1234)。先后灭辽和北宋,成为与南宋对峙的一代封建王朝。后为蒙古所灭。此处“女真”当指金代。〔风流体〕系双调曲名。

〔5〕“而知韵”三句,任中敏《作词十法疏证》云:“名曰十法,细按之,所论仅有四点:知韵、造语、用事、用字是也。第五法入作平、第六法阴阳、第七法务头、第九法末句,同为四声之关系,皆可归入第四法知韵。第八法对偶,则次法造语中之一种也。惟第十法定格内评语所评,有涉及用意者,是在声、韵、字、句四项之外耳。此十法之大概也。”

〔6〕一知韵:“一二三四”等目次数字系注者所加。

〔7〕“无入声”二句:周氏《中原音韵·自序》云:“夫声分平仄者,谓无入声,以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也。”

〔8〕乐府语:指文雅之语。 经史语:指经史成语及经史句法。天下通语:指当时天下通行之语言,意即周氏于《自序》中所云:“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语。”

〔9〕“短章辞既简”二句:谓辞既已简,意则不可以不详备周至。

〔10〕“腰腹饱满”二句: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八载乔吉论散曲创作时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陆韶《词旨》云:“制词须布置停妥,血脉贯穿,过片不可断曲意,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可以互相参照。

〔11〕蛮语:指粗蠢狠戾之语。

〔12〕嗑语:指唠叨琐屑之语。

〔13〕方语:方言。

〔14〕书生语:指典重晦涩之言。

〔15〕讥诮语:指措辞刻薄,局度褊狭之语。

〔16〕全句语:指引用成语典故整抄全句而不加剪裁。

〔17〕拘(ɡōu)肆语:谓艺人口头传唱而缺乏文学性的语言。拘肆,即勾栏,宋元时扮演杂剧百戏的游戏娱乐场所。

〔18〕“前辈云”数句:见本篇注〔2〕。

〔19〕张打油语:唐人张打油《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后因称这类俚俗诙谐的诗为“打油诗”。

〔20〕双声叠韵语:双声,声母相同的字。叠韵,韵母相同的字。周氏所引“故国观光君未归”中,“故国”“观光”系双声,“未归”系叠韵。他认为双声叠韵语作念白尚可,作唱词则唱来不好听。

〔21〕“前辈周公摄政”数句:郑光祖作《辅成王周公摄政》杂剧末一折〔太平令〕原句云:“将口来豁开至两腮”,其“将”“至”两字系衬字,馀六字正成三韵。王实甫作《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麻郎儿幺篇〕原文云:“忽听一声猛惊,原来是扑剌剌宿鸟飞腾。”第二本第四折前调原文云:“与本宫始终不同,又不是清夜闻钟,又不是黄鹤醉翁,又不是泣麟悲凤。”

〔22〕“近有〔折桂令〕”数句:《辍耕录》载,虞集于宴席上闻歌儿唱一句两韵的〔折桂令〕“博山铜细袅香风”云云,爱其新奇。时席上适谈三国蜀汉事,乃赋〔折桂令〕云:“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乎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与。”皆二字一韵,谓之“短柱体”。

〔23〕用事:用典故,引用古代故事或前人的创作。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曾云:“僻事实用,熟事虚用。”周德清这里论曲,主张用事的原则是“明事隐使,隐事明使”。王骥德《曲律·论用事》沿用此说。王氏还阐述云:“务使唱去人人都晓,不须解说;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味,方是妙手。”前者指“隐事明使”,后者指“明事隐使”。

〔24〕衬 (diàn)字:通称“衬字”,也叫“垫字”或“衬垫字”,曲词中正字(曲调句格规定的字数)以外增加的字。

〔25〕妄乱板行:谓书坊中妄事编纂印行。按此节语气不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原音韵校勘记》〔三三三〕谓:“‘妄乱板行’四字,似应在下文‘托名于时贤’之下。”又,原书《正语作词起例》中有云:“词之法度全不知,妄乱编集板行,其不耻者如是,作者紧戒。”《自序》中亦曾言及。

〔26〕“塞鸿秋”四句:所引〔塞鸿秋〕词,为贯云石代人作,载《太平乐府》,原词二首,此其一。原词为:“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恹恹刚写下两个相思字。”任氏《作词十法疏证》云:“此调衬字虽多;而气势颇盛,从上文一路倾泻而来。末句似非如此作十四字,收束不住。”

〔27〕没兴:犹言“无端”。

〔28〕已辨于序:周氏《自序》有曰:“有板行逢双不对,衬字尤多,文律俱谬,而指时贤作者。”又曰:“彼之能遵音调,而有协音俊语可与前辈颉颃,所谓‘成文章曰乐府’也;不遵而增衬字,名乐府者,自名之也。”又曰:“以板行谬语,而指时贤作者,皆自为之词,将正其己之是,影其己之非,务取媚于市井之徒,不求知于高明之士,能不受其惑者几人哉!使真时贤所作,亦不足为法,取之者之罪,非公器也。”

〔29〕阴阳:参阅陈多、叶长海《曲律注释·论阴阳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1 年。

〔30〕务头:古代戏曲艺术用语,历代曲论著作解释各有不同。后王骥德、李渔与近人吴梅等都曾在曲论中作专门章节阐释。王骥德《论务头》谓,务头“系是调中最紧要句字;凡曲遇揭起其音而宛转其调,如俗之所谓‘做腔’处。”李渔《别解务头》云:“曲中有务头,犹棋中有眼,有此则活,无此则死。……一曲有一曲之务头,一句有一句之务头。字不聱牙,音不泛调,一曲中得此一句,即便全曲皆灵;一句中得此一二字,即使全句皆健者,务头也。”吴梅《顾曲麈谈·论北曲作法》强调“要明务头”时说:“务头者,曲中平上去三音联串之处也”,“每一曲中必须有三音相连之一、二语或二音(或去上、或去平、或上平,看牌名以定之)相连之一、二语,此即为务头处。”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关于杂剧音乐一章则认为:“务头就是结合着对内容情节的表达,歌词上可以着重描写、音乐上可以着重发挥的部分。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是艺术高潮,是文学上和音乐上双重高潮的会合”。

〔31〕诗头曲尾:参阅明代李开先《词谑·词尾》:“世称‘诗头曲尾’,又称‘豹尾’,必须急并响亮,含有馀不尽之意。”凌濛初《谭曲杂劄》:“尾声,元人尤加之意,而末句最要紧。”

〔32〕寄生草饮:范康作,又题作《酒》。

〔33〕〔清江引〕·九日:作者未详。

【简析】

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兼有曲韵、曲论、曲谱、曲选等多种作用。在该书的后一部分《作词十法》中,集中说明了北曲创作理论及曲词写作方法。周氏提出了慎审音韵、严守曲律的要求,从音韵和曲律两方面奠定了曲学的基础。周氏还提出“未造其语,先立其意”的主张,并主张在曲词写作中要创造“俊语”,这是提倡文与质并美、语与意俱高的标准。在“造语”这一项中,周氏则指出“太文则迂,不文则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这已开启了明后期曲论家“本色”说的先河。《作词十法》影响很深,其理论精神在明清曲论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JuKvW1BiBPSYm0JPrBT/1qdB+kHN2BpFxarFrGI3B9jKcrjWqid4EPJsKcXptua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