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唱论 〔1〕
(选录)

燕南芝庵

大忌郑卫之淫声续雅乐之后 〔2〕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以其近之也 〔3〕 。又云:“取来歌里唱,胜向笛中吹。”

歌之格调:抑扬顿挫,顶迭垛换,萦纡牵结,敦拖呜咽,推题丸转,捶欠遏透 〔4〕

歌之节奏:停声,待拍,偷吹,拽棒 〔5〕 ,字真,句笃,依腔,贴调。

凡歌一声,声有四节:起末,过度 〔6〕 ,揾簪 〔7〕 ,攧落 〔8〕

凡歌一句,声韵有一声平,一声背,一声圆。声要圆熟,腔要彻满。

成文章曰“乐府”,有尾声名“套数”,时行小令唤“叶儿”。套数当有乐府气味,乐府不可似套数。街市小令,唱尖歌倩意 〔9〕

凡唱曲之门户,有:小唱 〔10〕 ,寸唱,慢唱,坛唱,步虚 〔11〕 ,道情 〔12〕 ,撒炼,带烦 〔13〕 ,瓢叫 〔14〕

凡歌之所:桃花扇 〔15〕 ,竹叶樽,柳枝词 〔16〕 ,桃叶怨 〔17〕 ,尧民鼓腹 〔18〕 ,壮士击节,牛童马仆,闾阎女子,天涯游客,洞里仙人,闺中怨女,江边商妇,场上少年,阛阓 〔19〕 优伶,华屋兰堂,衣冠文会,小楼狭阁,月馆风亭,雨窗雪屋,柳外花前。

凡人声音不等,各有所长。有川嗓,有堂声,皆合被箫管。有唱得雄壮的,失之村沙;唱得蕴拭的,失之乜斜;唱得轻巧的,失之闲贱;唱得本分的,失之老实;唱得用意的,失之穿凿;唱得打掐的,失之本调。

凡歌节病:有唱得困的,灰的,涎的,叫的,大的;有乐官声,撒钱声,拽锯声,猫叫声;不入耳,不着人,不撒腔,不入调;工夫少,遍数少,步力少,官场 〔20〕 少;字样讹,文理差;无丛林 〔21〕 ,无传授;拗嗓,劣调,落架,漏气。

词山曲海,千生万熟。三千小令,四十大曲 〔22〕

【注释】

〔1〕唱论:最初附刊在元人杨朝英编的散曲选集《阳春白雪》卷首。作者燕南芝庵的真实姓名及生平事迹都无考。该书原有二十七节,是一部论述金元时期戏曲演唱的声乐论著。因为书内文句简约,且较多使用当时的专门用语,因而意义较晦涩。近人周贻白曾有《〈唱论〉注释》一部,是唯一可以参考的材料。

〔2〕大忌郑卫之淫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荀子·乐论》:“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参见《乐记·乐本篇》注〔28〕。 雅乐:古代宫廷祭祀活动和朝贺仪礼所用的音乐。其特点为“中正和平”“典雅纯正”,故称之为“雅乐”。

〔3〕“丝不如竹”三句:语本《晋书·孟嘉传》:“桓温问:‘听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孟嘉答:‘渐近自然。’”

〔4〕捶欠遏透:周贻白《〈唱论〉注释》解为锤炼、吸气、高亢、圆熟。

〔5〕拽棒:《〈唱论〉注释》以为是指鼓板与歌唱的配合技巧。

〔6〕过度:宋沈括《梦溪笔谈》:“古之善歌者……当使字字举皆轻圆,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块。此谓声中无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度’是也。”

〔7〕揾簪:《〈唱论〉注释》解作“按拍插腔”。

〔8〕攧落:当指高下起伏的节奏。

〔9〕“成文章曰乐府”一段:参阅本书《中原音韵·作词十法》及其注〔2〕。

〔10〕小唱: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唱叫小唱,谓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与四十大曲、舞旋为一体。”

〔11〕步虚:指道士诵经之腔调。南朝宋刘敬叔编撰《异苑》云:“陈思王(曹植)游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另,乐府《杂曲》有《步虚词》,《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步虚词》,道家曲也。备言众仙缥缈轻举之美。”

〔12〕道情:即所谓“道家唱情”。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词林须知》:“道家所唱者,飞驭天表,游览太虚,俯视八纮,志在冲漠之上,寄傲宇宙之间,慨古感今,有乐道徜徉之情,故曰‘道情’。”

〔13〕撒炼,带烦:不明所指。

〔14〕瓢叫:疑即“嘌唱”和“叫声”。《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嘌唱,谓上鼓面唱令曲小词,驱驾虚声,纵弄宫调,与‘叫果子’,‘唱耍曲儿’为一体,本只街市,今宅院往往有之。叫声,自京师起撰,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若加以嘌唱为引子,次用四句就入者,谓之下‘影带’。”

〔15〕桃花扇:指歌姬的演唱。宋晏幾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16〕柳枝词:指伤亡惜别的歌唱。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引《鉴戒录》云:“《柳枝歌》,亡隋之曲也。”至宋时,送别词中有以“柳枝”字样作为和声的,如朱敦儒〔柳枝〕词:“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

〔17〕桃叶怨:指抒发别离时伤感情绪的歌唱。桃叶,晋王献之爱妾名,将别时,王送至渡口,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18〕尧民鼓腹:指向往平和生活的歌唱。尧民,指《击壤歌》。相传唐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鼓腹,见《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19〕阛阓(huán huì):阛,市区的墙。阓,市区的门。故通称市区为“阛阓”,亦借指街市。

〔20〕官场:指公众场合。

〔21〕丛林:僧众聚居的寺院。宋睦庵《祖庭事苑》:“譬如大树丛丛,故僧聚处曰‘丛林’。”此处借指歌唱群体。

〔22〕四十大曲:《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教坊大使,在京师时……有葛守成撰四十大曲词。”

【简析】

元杂剧多以唱为主,主要演员的演唱技巧对于演出效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而当时就有了研究唱曲的论著,《唱论》是其中最重要的著作。《唱论》共二十七节,除了简略列举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歌唱家及古典戏曲的主要体制等以外,大部分是有关戏曲演唱的声乐理论和歌唱方法。《唱论》不仅指出了歌唱的“格调”“节奏”“声节”“声韵”等方面的各种要求和方法,还要求歌唱者注意扬长避短,并注意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听歌者对演唱的不同需求。

《唱论》表述语言过于简省,又未加解释地使用了当时流行的一些声乐概念,因而有些论述的含义颇难准确了解,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eVizev5DkOADiJ8k6O104SWotrtX8oHDTMPbA1jtZzibSV56jQcnSPWkbYFwbI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