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蜡 〔1〕

苏 轼

“八蜡”,三代之戏礼也。岁终聚戏,此人情之所不免也;因附以礼义,亦曰不徒戏而已矣。

“祭”必有尸 〔2〕 。无尸曰“奠” 〔3〕 ,始死之“奠”与“释奠” 〔4〕 是也。今“蜡”谓之“祭”,盖有尸也。猫、虎之尸 〔5〕 ,谁当为之?置鹿与女 〔6〕 ,谁当为之?非倡优而谁?“葛带榛杖”,以丧老物;“黄冠”“草笠”,以尊野服 〔7〕 :皆戏之道也。子贡观蜡而不悦,孔子譬之曰:“一弛一张,文武之道。”盖为是也 〔8〕

【注释】

〔1〕八蜡:本篇选自《东坡志林》卷二,标题系选注者所加。作者苏轼系宋代著名文学家。蜡即岁终时的祭典,八蜡即由天子主持的大蜡,所祭有八神。参见本书《礼记·郊特牲》注〔1〕。

〔2〕尸:神像。古代祭祀时,代神灵受祭的人称作“尸”。

〔3〕奠:祭祀的一种。“奠”的原意是置放。《礼记·文王世子》注载:“奠者,但奠置所祭之物而已。无尸,无食饮、酬酢等事。”

〔4〕释奠:《礼记·文王世子》注载:“释奠,设荐馔酌奠而已,无迎尸以下之事。”

〔5〕猫虎之尸:见《礼记·郊特牲》:“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

〔6〕置鹿与女:《礼记·郊特牲》云:“罗氏致鹿与女,而诏客告也。”参阅本书《礼记·郊特牲》注〔21〕。

〔7〕“葛带榛杖”数句:参阅本书《礼记·郊特牲》。

〔8〕“子贡观蜡而不悦”数句:见本书《礼记·杂记下》。

【简析】

八蜡是上古的一种祭祀活动,实际上是以娱人为主而以娱神为辅。苏轼指出这是“岁终聚戏”而“附以礼义”,因而就称八蜡为三代之“戏礼”。苏轼认为八蜡时的“猫虎之尸”等节目都由“倡优”扮演,因而具有“演戏”的意味。八百多年后的王国维也认为巫、尸、灵是“后世戏剧之萌芽”。他们所见是相通的。苏轼在这里还指出,“岁终聚戏”实际上正是一种人情的表现,这是一年紧张生产劳动后的娱乐与休息。他认为孔子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就是说明这个道理。 sdLWHuzblH1z2fsLMueQ1fCEJGLi5Cq2zhUXpEmyyIP+xdlI6d9gZw1UsvTOpP2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