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毛诗序
(节录)

诗者,志之所之也 〔1〕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2〕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 〔3〕 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4〕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5〕 。先王以是经夫妇 〔6〕 ,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易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 〔7〕 ,三曰比 〔8〕 ,四曰兴 〔9〕 ,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 〔10〕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11〕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 〔12〕 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13〕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14〕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谓四始 〔15〕 ,诗之至也。

【注释】

〔1〕志之所之也:志,心志、心意。所之,所向往、所生发。

〔2〕言之不足故嗟(jiē)叹之:“形于言”之后仍觉意犹未尽,就要发为咨嗟吟叹。

〔3〕永歌:引声长歌。永,长。

〔4〕“治世之音安以乐”数句:也见于《礼记·乐记·乐本篇》,可参阅。

〔5〕莫近于诗:意谓莫过于诗,没有比诗更适合的。

〔6〕以是:用此,用这个。是,指示代词;在这里即指诗。

经夫妇:使夫妇之道入于常行的轨范。经,治理、纳入正道。

〔7〕赋:赋、比、兴是诗歌表现的不同手法,赋指“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8〕比:诗歌中“以此物比彼物”的表现手法。

〔9〕兴:古人对兴的界说颇多分歧,朱熹在《诗经集传》中释为“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10〕主文而谲(jué)谏:以文词为主而寄寓着委婉的规谏。

〔11〕故曰风:据这段话,是把风理解为风化、风刺。

〔12〕国史:国家、王室的史官。周代时国史兼司采诗。

〔13〕先王之泽也:先王的恩泽影响。

〔14〕“是以一国之事”六句:这几句是在比较中谈风、雅的区别。意为:诗人写自己一人之心,但它又有关于一国之事,符合一国之心,叫做风;总天下之事、各国之风为内容,咏歌王政,叫做雅。国,指诸侯国。四方,四方各国。

〔15〕四始:对此有两种解释,一以为即指风、大雅、小雅、颂;一说“风、大雅、小雅、颂,皆以文王诗为始”。

【简析】

汉人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前三家于魏晋后相继失传,惟“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这里选录的是《诗毛氏传》在《国风》首篇《关雎》题下之序,著者无定论。

《毛诗序》把以往儒家零散的诗论,综合为一篇比较完整的诗论。其中论诗的“六义”、诗的“教化”功能等观点,对后来的诗论影响很深,同时也影响了历代曲论。《毛诗序》关于“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一段话与《乐记·师乙篇》中所论相类似,都生动地论述了上古时代文艺生活的发生以及最初文艺活动的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各种艺术活动——诗、歌、舞等的自然联系。因而《毛诗序》这段论述正是一种总体艺术论。它与《乐记》的有关论述一样,启示了后来的戏曲论。 yMrxXbO4x3Od4LxoCYpxDmKM5BGsCeABjH5SPfXiHmFbV0yZiCcarICwWQMKjoH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