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荣休教授

“昆曲研究推广计划”主任

华玮

2012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正式启动“昆曲研究推广计划”,由白先勇教授出任荣誉主任,由本人主持工作。“计划”致力于昆曲文化遗产的研究与整理,包括昆曲在文学文本、音乐、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研究;并在校内以及国际网络平台创设“昆曲之美”课程,邀请昆曲表演艺术家及学者专家到访,参与“计划”的教育推广。我们期能为世界各地、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和学生,提供自由而广阔的交流平台,借此促进香港与国际间的昆曲研究与对话合作,并进一步推动世界性的昆曲与人文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丛书”的出版,正是立基于此目标之上,其内容涵盖昆曲史、昆曲美学、昆曲与社会文化等不同方面。“丛书”已出版了吴新雷教授编著的《插图本昆曲史事编年》、陆萼庭先生的遗著《钟馗考》,以及聚焦十八位在香港传承推广昆曲之重要人物的《香港昆曲人物志》。此次出版之《昆曲之美》演讲集,则是国宝级昆曲表演艺术家在香港中文大学“说戏”的文字纪录。

“昆曲研究推广计划”成立后的主要工作之一,是为本科生开设“昆曲之美”课程。本课程由中文大学文学院主办,白先勇教授及本人主持,邀请多位国宝级昆曲表演艺术家及知名学者担任讲者,围绕昆曲的音乐、文学、表演、美学等主题,解说、欣赏、分析、讨论昆曲之美,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古典文学与表演艺术之鉴赏能力,致力于从“案头”与“场上”让学生全方位认识昆曲艺术、涵泳体验昆曲之美。除了学者的学术讲座,课程亦致力于从艺术鉴赏的角度,通过国宝级昆曲表演艺术家的解说示范,让学生得以近距离观摩演员的程式动作,从而能较细致地认识昆曲生、旦、净、末、丑不同脚色行当的四功五法。

“昆曲之美”课程之创设与延续,实赖多方人士的支持,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美俱全方能修得的成果。2012年春,课程首度开设,当时为一学分的选修课程,合共七讲,继而又在2013年春扩大成二学分,并成为大学选修通识课,每学期共十三至十四讲。每周由不同表演艺术家或学者授课,并邀请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莅校演出。为了保存这些珍贵的昆曲纪录,我们特别邀请中大视听制作部为所有表演艺术家的讲座与演出录像,并将演讲纪录集结整理,一方面俾便有志于研究昆曲的学者、从艺者及大众重温,另一方面,冀能促进昆曲知识与艺术的传播。

是次结集出版的,为“昆曲之美”于2012、2013、2014、2015、2017年五次开课的讲课纪录。 我们先后邀请了多位国宝级昆曲表演艺术家莅临中大,讲解昆曲行当的四功五法,以及多出昆曲折子戏的演出体会。其中包括王芝泉老师讲解《西游记·借扇》、《挡马》与《扈家庄》;计镇华老师讲解《长生殿·弹词》;邓宛霞老师讲解《牡丹亭·游园惊梦》与《蝴蝶梦·说亲》;华文漪老师在与白先勇教授对谈“昆曲新美学:传统与现代”时,讲解《牡丹亭·游园惊梦》、《玉簪记·琴挑》和《长生殿·小宴》;张继青老师讲解《牡丹亭·惊梦、寻梦》、《朱买臣休妻·痴梦》,并与姚继焜老师共同讲解《朱买臣休妻·逼休》;姚继焜老师讲解《惊鸿记·吟诗脱靴》;张铭荣老师讲解《雁翎甲·盗甲》、《绣襦记·教歌》和《时迁偷鸡》;张静娴老师讲解《长生殿·小宴》与《琵琶记·吃糠》;岳美缇老师讲解《牡丹亭·惊梦、拾画叫画》、《玉簪记·琴挑、问病、偷诗》,以及《牧羊记·望乡》;侯少奎老师讲解《单刀会·刀会》、《宝剑记·夜奔》、《义侠记·打虎》、《华容道》,并与女儿侯爽老师共同讲解《千里送京娘》;梁谷音老师讲解《孽海记·思凡》、《义侠记·戏叔》、《烂柯山·泼水》、《水浒记·借茶、活捉》、《南西厢·佳期》与《琵琶记·描容》;蔡正仁老师讲解《长生殿·迎像哭像》、《彩楼记·评雪辨踪》、《惊鸿记·太白醉写》和《铁冠图·撞钟分宫》。而裴艳玲老师“寻源问道:武生与老生的表演艺术”的讲座,则以昆曲曲牌【新水令】为主轴,解说《宝剑记·夜奔》、《蜈蚣岭》、《石秀探庄》、《乾元山》四个剧目中的角色形象,不仅精彩展示了昆曲的魅力,同时也兼及京剧等其他地方剧种。

昆曲作为戏剧表演的最大特色,是在激烈竞争下提炼出来的“折子戏”传统。 昆曲传字辈表演艺术家周传瑛老师曾在《昆剧生涯六十年》书中说道:

折子戏在昆剧中是一个专有名词,不是一部剧作分多少出(折)就有多少个折子戏;它指的是一部剧作里按生、旦、净、末、丑各个家门在唱、念、做、打“四功五法”上有独到之处,从而可以独立演出的某些片段。

由此可见,昆曲折子戏传统的形成,就是戏曲表演不断凝炼与自我提升的过程,这使得昆曲发展出精细的脚色分工以及严谨的程式,甚至到生、旦、净、末、丑每门脚色都有所谓的家门戏,或称“本工戏”。与一般想到昆曲就会联想到才子佳人不同,昆曲还有大量精彩的净丑戏,它的美学是“趋雅通俗,寓庄于谐”的。 通过“昆曲之美”课程邀请各位表演艺术家对演出的讲解与体会,实际也反映昆曲折子戏的发展并非止于传承,个别艺术家于继承上一辈艺术家的表演程式之后,亦加入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当中包括对其他行当、剧种的借用,甚至从其他艺术形式吸收而来的表演元素,借以丰富原本的演出形式和内容。这些大师们精心反思、创造经验的总结,相信能够成为昆曲今后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资产。

本书是讲课逐字稿的整理,我们按照各位表演艺术家的姓氏笔划排序,每位艺术家的讲座纪录再以年份先后排列,同时在每讲文字纪录中加入标题,标示各位艺术家于讲座中讲解昆曲行当、四功五法、折子戏的重点内容,帮助读者一目了然地进入昆曲艺术的世界。在整理过程中,“计划”助理往返于录像片段与文字纪录之间,反复琢磨,并向讲者核实个别内容与字词,务以存实求真。为了使行文更加流畅,我们在不增改语意与文字的前提下,删减了一些过于口语化的词汇,惟力求维持各位艺术家讲课的语气。虽然部分讲座谈及的折子戏剧目有所重复,但考虑到各位老师于每次讲课都会分享不同的表演心得,因此部分重复的剧目讲解仍予以保留。配合讲课文字,我们插配了讲座实况照片以及艺术家们的演出剧照,让读者更能感受各位大师演讲与演出的风采。部分讲座设有问答环节,由出席的同学及旁听人士向艺术家发问,其中不乏珍贵的分享,因此我们亦将有关内容保留,附于讲座纪录之后。而艺术家们在解说每一讲的主要剧目之外,亦曾分享对其他剧目的演出体会,当中更包括了一些京剧剧目,为此我们制作了一份索引,列出讲座中包含的昆曲折子戏以及京剧的剧目,以便读者检索。在本书出版之前,我们业已将部分课程的精华片段,制作为网络课程,读者若想一睹各位艺术家的讲课影像,可透过网络平台重温。 [1]

最后,我要真诚感谢参与“昆曲之美”课程的所有大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前院长熊秉真教授、梁元生教授、赖品超教授和现任院长唐小兵教授。文学院办公室的黄笑微主任、郭美英主任、袁家璐女士、张世贤先生、关宝燕女士等同仁,历年来对“昆曲之美”课程行政指导予以大力协助;视听制作部的谭显扬先生、何旭荣先生、罗保祥先生、卢满辉先生、谢卓研先生、孟逸涛先生和梁乐瑶女士负责讲座录像与剪辑影片;资讯科技服务处的罗翠婵女士和陈明慧女士对制作“昆曲之美”网络课程的支持;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李林德教授为英文版网络课程的翻译与支援工作的付出,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计划”助理蒋镇鸿先生为文字整理、图片搜寻、文稿校对等工作付出了大量时间与精力,本书的出版,他居功厥伟。我的博士李颖瑜女士和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吕佳老师为文稿校对给予的帮助,我衷心感谢。郑佩群女士、于剑羿先生、袁学慧女士和周嘉仪女士提供的讲座实况照片和演出剧照,为本书生色不少。感谢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先生、副总编奚彤云女士与编辑黄亚卓女士一如既往的支持。“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丛书”得以出版,则要归功于余志明先生及夫人余陈丽娥女士的慷慨赞助、白先勇教授的前瞻视野,与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前院长梁元生教授的鼎力支持,谨此一并致谢。

[1] “昆曲之美”繁体中文版网络课程网址:https://www.coursera.org/learn/kunqu/
“昆曲之美”简体中文版网络课程网址:http://www.cnmooc.org/portal/course/3232/7574.mooc
“昆曲之美”英文版网络课程网址:https://www.coursera.org/learn/kunqu-opera WgQYByxp9O3lyxWWAZKEJiUGuCdhG7F5ox+zCf7H/Q9Yuo1Y+JMfkxJIA8+VtNO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