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于1963年成立以来,一直以传承及发扬中国文化为使命。“连接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其校园文化及学术研究之特色,目的是在培育下一代成为“兼通古今,博识中外”的“中大人”。
香港中文大学继承了创校的三所书院,即新亚、崇基、联合所奠立的人文精神,特别在中国文学、哲学、历史和艺术方面,有杰出的学术成果。近些年来,对传统中国的民间社会、科技发展及中医中药的研究,也正方兴未艾。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教研的范畴为近年学者和学生所注意,其吸引力也逐年增加。这个范围就是传统戏曲,包括粤曲和昆曲。粤曲是本土文化,根深蒂固,有一定的追随者;而昆曲则近年才在校园兴起,却如一阵旋风,颇受瞩目,极受欢迎。主要原因,除了昆曲本身之文化内涵及艺术魅力充满吸引力之外,也是有关人士热心推动所致。首先,我要诚心多谢白先勇教授,他是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家,也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文学教授,退休后把他的全部精力和时间,都用来推广昆曲,特别在大学校园和年轻人中间做工作。十多年前,他在苏州发掘了一批年轻的昆曲演员,栽培他们成为青春版《牡丹亭》的台柱,这些年来走遍了中国大江南北,在各大学演出,又把昆曲带出中国,走向世界,在许多国际知名学府中演出,深得好评。为了进一步把昆曲植根校园,他在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开办昆曲课程,此为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昆曲之美”课程之由来。而课程之统筹者华玮教授,乃研究明清戏曲之专家,系出名门,在伯克莱加州大学博士毕业后,即在北美及台湾从事教研工作,在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多年,专治传统戏曲艺术和历史,是昆曲历史方面的学术权威。由她领导昆曲研究和昆曲推广的工作,是不二之选。当然,我们还需要特别向全力支持“昆曲研究推广计划”的余志明伉俪致谢,他们俩除了捐助经费,还出席演讲和演出,又和同学分享经验,真是对推广昆曲抱着关怀和敬意的有心人。
为了使昆曲文化能进一步在学术界和文化圈内得以长久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正准备由华玮教授主编以《插图本昆曲史事编年》为首的一系列昆曲研究丛书。我们期待这一系列丛书的出版,能够为昆曲在未来注入更活泼的生命力,使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只是慕新而弃旧,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及发展下去。是所愿也,乐为之序!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