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郭寺

对于我来说,比起伏羲庙,更想去的是南郭寺。之所以想去,是因为杜甫去过南郭寺,还写过有关南郭寺的诗。

安史之乱时,杜甫在公元759年带着全家来到了秦州(今天水),在天水住了三个多月,写了一百多首诗,几乎是一天一首。在那样天下大乱、无家可归的日子里,居然能一天写一首诗,非诗圣莫属。杜甫写诗写得多,也写得好。写得好既是文笔能力,更是境界能力。乾隆也写了很多诗,据说有四万首,好像很少有大家记忆深刻,真正流传开来的。而杜甫写诗的境界,几乎无人能够超越。他描写天水的一百多首诗现在就刻在石碑上,竖立在南郭寺的院子里。他描写南郭寺的诗是:“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诗的最后两句,透露出安史之乱给他和家人带来的飘零凄苦的感受。杜甫在秦州写得最有名的诗是《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其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成为千古名句。可以说,安史之乱造成了杜甫颠沛流离的命运,也成就他中国一代诗圣的地位,真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苦难出诗人,诚如此言。不过,即使杜甫再生,他也不会希望,为了成就一个伟大的诗人,让自己的一生和自己的家人,陷入悲苦之中。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随后听说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结果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样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但杜甫官小,就没有被囚禁。757年,趁着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了凤翔(宝鸡)投奔肃宗。肃宗感于杜甫的忠诚,授他为左拾遗,所以,杜甫又称“杜拾遗”。杜甫不懂得八面玲珑,仗义执言,很快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759年,杜甫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职务,西去秦州,在秦州住了三个月左右,又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朋友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763年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兴奋异常,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但安史之乱的结束,并没有给杜甫带来好运,唐肃宗也早已把他忘到了脑后。765年,作为杜甫靠山的严武去世,杜甫沿长江而下,到达夔州(今奉节),受到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过了两年安定的生活。到了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年底在寒冬中,漂泊到了湖南岳阳,泊舟岳阳楼下,写下了著名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由于生活困顿,连续两年,杜甫在南方的山水之间飘零。770年冬,在途经耒阳县的时候,杜甫在小船上去世。

我们今天来到的南郭寺,是杜甫人生旅途中的一站。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两公里处的慧音山坳,到达寺庙需要沿盘山公路上去,汽车能够直达寺庙台阶前的平台上。想当初杜甫和李白,应该都是爬上来的吧。不过山不算高,爬上来也不会太累。

对了,李白小时候也来过天水。父亲带他来祭祖,祭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汉将军李广。天水是李广的故乡,李白认为李广是他的祖先。唐朝人范传正撰写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说李白出生在碎叶,李白的先人在隋末从天水流寓到了碎叶,李白幼时又随父亲迁居到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号称李青莲,说明他对青莲乡的热爱。但他一生都没有回过碎叶,而天水,他确实来过。他有一首《南山诗》,写的应该就是南郭寺:“自此风尘远,山高月夜寒。东泉澄彻底,西塔顶连天。佛座灯常灿,禅房花欲然。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千年古柏,到今天还是南郭寺的象征。

据说南郭寺是中国最老的寺庙,有一说是春秋时期就有了。现在院子里有棵老柏树,被认为是春秋时期所栽的。但春秋时期中国应该还没有佛教庙宇文化,所以有人考证南郭寺真正建寺的时间应该是在北朝。这个时间就比较靠谱了。至于院子里的老树,如果真的是春秋时期的,那应该是在有寺庙之前,树就存在了吧。

我们拾级而上,进入南郭寺。寺庙不大,门口两棵古槐树据说也有千年岁月了。南郭寺最大的特点就是古树比较多。院子里的龙爪槐有千年历史,几乎长成老树精了。最瞩目的就是上面提到的那棵老柏树。柏树前面有著名书法家沈鹏的题词:“春秋古柏”。牌子上写着该树的年龄大概是两千五百年。柏树从根部分成了三支,每支都长成了参天大树。其中一支据说在特殊年代被砍掉了,只剩下五米左右的一个枝干,另外两支都还活着,在顶上长着绿冠,呈现出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南边的那个枝干,树干已经明显枯死,但树冠依然活着,长出了很多暴露在外的根系,据说能从空气中吸取水分,真有点吸天地之精华的感觉了。北边的枝干,刚好有一棵老槐树撑住了它的重量,又有一棵朴树生长在老枝干上,形成了三树合一的景象。不同的三棵树,组合在一起,生机勃勃,互相寄托着各自的生命,相依为命活着,让我想起了儒释道三家合一的中国文化。

除了树,南郭寺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有杜甫的纪念祠堂,叫“杜少陵祠”。没有看到该祠是什么年代建起来的。祠堂不算大,是寺庙的一个厢房改建的。里面有杜甫和他两个孩子的塑像。杜甫的像被塑造得胖胖的,完全没有饱经风霜的感觉,和我们想象的杜甫大相径庭。塑像的艺术价值应该不高,我们只看了一眼就出来了。我想,在庙里建“杜少陵祠”的目的,可能也是为了利用杜甫的名声来吸引游客。你看,我不就被吸引过来了嘛。 oQDhXvYGw4SFvvL/p5Wde7U6fKgPIODekeqcVoCXzGdqO4w0KSbXllxBQjDBPwu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