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水伏羲庙

离开麦积山,我们在山间找到一家农家乐吃午饭。老板一下子把我认了出来,热情迎客。饭菜很实惠,大盘鸡、野蘑炒腊肉等,还有一些叫不上来名称的山野菜,也清香可口。老板是一位摄影爱好者,足迹遍及麦积山及周围地区,用相机拍遍了春夏秋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瞬间,出了一本自己的摄影集,墙上也挂着自己的摄影作品。我离开时,老板非常热心地送了我一本他的摄影集,饭菜也给我们优惠了一百块钱,随后拉着我在他的饭店门口照相留念。

午饭后的行程,是去天水伏羲庙。

伏羲,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神话传说伏羲和女娲结合生出了孩子,后逐渐繁衍形成了中华民族。非常有意思的是,今天流传的伏羲女娲相交图,和今天的DNA遗传基因图谱非常相像,也许是巧合,也许是老天早就识透了生命传承的奥秘,用伏羲女娲的故事,来启发先人的智慧。

伏羲最早的记载见于先秦文献,是中国的三皇五帝之一。三皇五帝到底是哪些人,有不同的说法,但伏羲一直居于其中。传说中,伏羲为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创造了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观察蜘蛛网,教会了人们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鱼;他还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了八卦;同时,他还是乐器的发明者,发明了陶埙、琴瑟等乐器,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据说,我们最早的婚嫁制度和礼仪,也是伏羲制定的,因此他把人类带入了文明的状态。有了婚嫁制度之后,人们从此建立家庭,互相尊重,不再像动物那样充满兽性。

我想,就算伏羲真的存在,也不太可能一个人做出这么多开创性的事情。按照通俗的话来说,历史的进步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可以想象的是,在伏羲存在的那个时代,人们开始从原始社会走出来,文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们开始创造文字、创作音乐、探索宇宙奥秘,同时学会使用更加复杂的工具,比如渔网,人类社会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秩序。社会等级制度和婚嫁制度,是典型的人类走进社会秩序的标志。伏羲也许是当时部族统治者中最出色的一位,后来被人们不断神化,很多重大发明和创造就都归到了他一个人身上。一定程度上来说,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造神的过程。有了神或者领袖的指引,人类向前的方向可能就会更为明确,不至于变得茫然而脆弱。大多数宗教的信仰,都是对神的信仰,或者说是把人神化的过程。在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没有发展出一神教,而是演化成了多神并重。中国人所信仰的神,背后都有人的影子,比如三皇五帝,可能是古代的部族首领。在中国,凡是被敬仰的人,最后或多或少都会被推到神的位置,比如关公、诸葛亮、妈祖等。

伏羲后来被敬为神,所以各地就开始设立伏羲庙。庙里供奉的,当然是伏羲的塑像。有的地方是人身的,有的地方是人面蛇身的。人面蛇身更加符合传说,因为传说中,伏羲和女娲两人蛇身相交而产出后代。现在在天水伏羲庙里,就有一幅画,是伏羲和女娲蛇身相交的情景,与人类DNA的双螺旋结构有着十分巧合的相似。

现在全国各地还有不少伏羲庙。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天水的伏羲庙和河南淮阳的伏羲庙。天水被认为是伏羲的出生地,而淮阳则被认为是伏羲去世并安葬的地方。所以淮阳的伏羲庙也叫太昊陵。太昊陵比天水的伏羲庙更有名气,春秋时期就有了,被称为“天下第一陵”。历代帝王曾五十一次亲自去太昊陵祭奠。太昊陵的庙会历时数千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举办,曾以单日超过八十二万游客流量的纪录,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不过我还没有去过太昊陵,所以只能在这里堆砌一些资料。

和淮阳的太昊陵相比,天水的伏羲庙起步晚很多,最早起步于元代。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认为“三皇”是伏羲、神农、轩辕,诏令全国各州县,务必修建“三皇”庙进行通祀。也不知道草原出身的元朝,为什么会对农耕文明的三皇如此上心,可能是为了安抚当时汉族的人心吧。传说中,伏羲的出生地是成纪,就是现在的天水。既然是伏羲故里,这里的三皇庙也就修得特别讲究,为后面的伏羲庙打下了基础。后来元朝覆亡,三皇庙没人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倾倒坍塌了。通常来说,如果时代繁荣,寺庙就通常很兴旺,如果时代没落,寺庙也通常很冷落。究其原因,大概是只有时代安定了,国泰民安,老百姓才有钱去供养心里的神佛。直到明弘治三年(1490年),当时的秦州指挥尹凤,不知道被什么所触动,认真倡导重造庙宇,改三皇庙为伏羲庙,延续至今的伏羲庙正由此而来。明清时期,整体算是安宁的时代,庙宇不断扩建,尤其是清朝时期建设最多,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整肃宏伟、气象非凡、像宫殿一样壮观、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

中国的庙宇建筑,不管是崇拜什么神的,在形态呈现上最终都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年代不同和规模不同而已。如果不看标识和文字,我们甚至分不清是佛教寺院、道教寺院、孔庙还是伏羲庙。天水的伏羲庙,主要还是规模上的壮观。有些建筑因为年代久远,而有了历史价值。院子里的树,因为生长在这里几百年,有了古木森森的感觉。我们在导游的引领下,一路进入了大牌坊、文祖殿、先天殿、太极殿等。一个殿接着一个殿,有小故宫的感觉。值得观赏的,一是文祖殿后的中院,场面开阔,院内有参天古柏,树枝横生,蔚然形成气势。据说前后院原来共有古柏六十四株,按照八卦推演的六十四个方位栽种,现在只剩下三十七株。这些活着的树依然四季常青,生机盎然。另外一个值得看的,就是先天殿的屋顶天花板,是用六十四卦卦象拼装而成的。其实在伏羲时代,应该还没有八卦,更加没有六十四卦。根据历史记载,六十四卦是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的时候推演出来的。而羑里,在今天河南汤阴县一带。

伏羲庙的后半部,是一个很开阔的花园。花园里有一座亭子,叫见易亭。亭中立着一块碑,上面是“羲皇故里”四个字,亭上楹联为“德合天地,恩泽神州”。从花园往左拐,就到了天水市博物馆馆藏历史文物陈列馆。陈列馆里收藏了大量从天水地界出土的历史文物。其中大地湾文化的文物,陶罐陶器等尤其丰富。

大地湾遗址,是在1958年发现的一处大概距今八千年至四千八百年的人类生活的文化遗址,刚好和伏羲的年代有点吻合。遗址已经有了小型城市的样子,从房子规制可以看出,人类已经有了等级和贫富的区别,但生活状态依然是原始公社制。大地湾文化延续接近三千年,历史层级非常丰富,出土了大量新石器、彩陶、青铜器和农耕用品等文物器具。这次行程原本安排了要到大地湾发掘现场,但由于修路,交通不便,来回要七八个小时,最终只能遗憾放弃。但没有想到,在这里见到了这么多挖出来的文物,也算是得到了一些心理补偿。

博物馆里还展出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金属装饰品。天水是秦国的核心故地,尤其是秦国早期的活动中心,所以有大量秦国时期的文物出土。明天行程中要去的陇南礼县秦公大墓,离天水几十公里,据说就是秦国早期的政治中心和都城所在地。天水和陇南现在是两个独立的地级市,但古代是同一个区域。博物馆里展览的1919年从天水出土的著名青铜器秦公簋(展览为复制品),其精致的纹路和图案,让人很难想象这是接近三千年前的作品。

看完陈列馆里的展品,我有了一个比较确定的认知——天水这一带,确实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至少是一个巨大的文明支流,后来汇入中原地区,组成了中华文明的宏大场景。这里的文化,就像在这个地区流淌了万年不竭的渭河一样,浩浩荡荡并入黄河,形成了中华民族母亲河的一部分。以秦岭和陇山为核心的早期中华文明,逐渐并入中华大文明中,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强劲力量。从这个地区开始发迹的秦国,经过五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统一了中国,成为中华大地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可以说,秦朝为后来两千多年的各代王朝,树立了灯塔和榜样,并不断被模仿和学习。大一统,也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标志。这种大一统的理想,既让中华文化和思想得以成体系的传承,也一定程度上消灭了思想碰撞的活力和人民生活多样性的选择,使得社会结构和思想活力走向僵化,难以走出千年形成的藩篱。 VpHgv7ypuRaRgtEtkCWZTY3pC0SE0aR+8j/BP/o88LFjXA/yWyUp+hJ/AEjSvjC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