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初行甘肃

2020年在家的几个月,我对未来人生何去何从做了一点思考。思考的结果,是我决定把行走定为未来人生的一个主题。当然行走并不是乱走,而是认真地走,同时用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把行走过程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起到传播风情、历史、文化和思想的作用。在让自己更加了解世界和文化的同时,也让我的读者和粉丝更多地了解世界和文化,激发更多人行走世界、丈量人生的渴望和行动。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了解和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宽容和谅解,是人类合作共赢的前提和基础。当然,行走,更多的是为了达到自足的人生状态,让自己的生命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和不足。如果能够和大家分享感悟,也未尝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好的东西,总会因为和人分享而弥足珍贵。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初步目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国所有重要的区域都走完,再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世界重要的文化区域走完。当然,这两件事情可以交替进行。这样整体用上十年时间,就能完成我行走中国和世界的愿望,也能把自己一路行走的感悟和体会分享给大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怀揣高山大河,眼望苍穹宇宙,翻阅历史长卷,书写繁华星河,比如司马迁、徐霞客、班超、玄奘等,和这些人相比,我们大部分人不能望其项背,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可以向这些人学习,同时开好自己小小的花朵,向生我养我的世界致意。

目前,行走世界这件事情只能暂时搁置。但任何困难都会有被克服的一天,当那一天来到,世界的大门一定会重新打开。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就是耐心等待。“改变那不能接受的,接受那不能改变的!”这也是人生很好的指导原则,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屈从于命运的霸道。如今,人们初步回到可以自由工作和行走的状态,全国的旅游业正逐步开放,秩序在恢复正常。

于是,我认真思考后,决定先找中国的一些地区走一下。经过比较,我决定先走甘肃的一部分。之所以选择甘肃,是因为甘肃南部是秦文化的发源地,甘南地区是藏文化的主要区域之一,而河西走廊是早期佛教文化最繁盛的地区。丝绸之路自东南到西北横贯整个甘肃,这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大通道,是当时世界贸易最忙碌的路线。没有河西走廊,就没有佛学融入中国文化的进程,也就没有中国文化今天的整体模样。如果没有丝绸之路,中国和西方诸国的贸易就不可能进行,中国的民族融合进程就会缓慢很多,大唐时期的繁荣盛世就有可能不会发生,中国的今天也许就是另外一个模样。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的战略眼光,和唐太宗设立西域都护府的雄才大略,都为中国今天的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中国文化经过和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变得如此大气恢宏,包罗万象。几千年来,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碰撞和融合,东方帝国和西方王朝之间的贸易和战争,塑造了今天中国的模样。

由于工作繁忙,世俗事务缠身,我花费了好大力气,才腾出了7月16日到26日共十一天的时间。我知道用十一天的时间行走甘肃是远远不够的,无非就是走马观花而已。但这已经是当前我能够拿出来的最多的时间了。打开甘肃地图,我认真思考了如何走才能效果最大化,达到基本覆盖主要文化地点和自然景观的双重目标。汽车是必备的工具,我不打算自驾,因为自己驾驶会在路上耗费太多时间。我可以用在车里的时间来整理自己的思路,并且做必要的资料查询和记录工作。但有车随时供我调配是必须的,这样我就可以随心所欲去到任何我想去的地方。另外,为了确保文字、图片和视频齐全,我一个人行走可能无法记录完整,所以需要有摄影摄像人员,跟着我进行图片和视频的记录。文字的记录和写作则不需要他人,我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同时,我和甘肃相关领导和部门取得了联系。甘肃文旅局听说了这件事情后,表示愿意全力对我的行程进行配合和协调,他们认为这是对甘肃一次很好的宣传。这一安排后续既给我带来了很多方便,也给我带来了不少时间上的损耗。方便的是,很多没法去的景点和看不到的文物,因为有相关部门协调都看到了,也包括景点开门前和关门后,我们依然得以进入参观。时间上的损耗,就是各地的相关领导知道我到达后,都非常热情地接待,甚至全程陪同我考察,还时不时给我增加考察之外的活动和任务,让我在时间上不断“失控”。有些我想去的地点没有去成,比如武威的天梯山石窟和隋炀帝走过的扁都口,还有一直想去的玉门关。但不管怎样,因为相关部门的积极安排,我算是一路畅通走完了这趟甘肃行程。同时,我这一路走来,也可以给那些希望到甘肃去旅行或者自驾的人探探路,也许沿着我走过的路走一趟,看看我写的东西,可以帮你节约不少时间,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旅行有更多的收获,我预先收集和阅读了一些必要的资料。我再次看了《河西走廊》纪录片,看了《嘉峪关》电视片专辑,也看了《航拍中国》第二季甘肃篇。同时,在网上也订购了一些书籍和地图。这些书包括:刘基主编的《华夏文明在甘肃》(上下卷),《河西走廊》文字版,龚斌的《鸠摩罗什传》,徐兆寿的《鸠摩罗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丝路传奇》一套,张小泱的《神奇的北魏》,英国奥雷尔·斯坦因的《勘踏河西走廊古遗址》。我同时在电子阅读器上下载了《甘肃深度摄影之旅》《美丽甘肃》《左宗棠在甘肃》《甘肃文史精粹》等书。先把这些书翻阅一下,在行走的时候,就不会两眼一抹黑,光知道看热闹了。关于旅行,我一直坚持在出发前查阅尽可能多的资料,这样做,是最有收获的一种准备,会让你的旅行变得广阔而深邃。旅行除了愉悦身心,更重要的是让生命浸染在历史的长河里,使你的生命因为旅行而丰富。那些到了一个地方拍完照就走的旅行,在我看来是时间的浪费,也是对自己成长机会的一种漠视。

随着行走时间越来越近,我的心情也莫名兴奋起来。中间出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差点就把行程给搅黄了。但我想,如果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总是可以被别的事情搅黄,那一生想做并且能够做到的事情就寥寥无几了。人总应该有排除干扰、勇往直前的能力,否则一生都有可能走不出自己狭窄的视野。视野的广阔,是通过走向远方的脚步来丈量的。所以,最终我还是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次行走成为事实,并为以后的行走开个好头。

终于,7月15日到了。我们的行程是7月15日晚上飞西安,7月16日早上,开启甘肃之旅。北京派过去的两辆车,已经提早一天出发,在西安机场等待我们。15日晚上七点三十五分,我乘坐的航班从首都机场准时起飞,行程正式开启。飞机冲向天空,晚霞依然如水彩画般布满苍穹,明亮的金星发出耀眼的光芒,一如人类心中的希望,总是在走向黑暗的时候,从内心深处冉冉升起。


2020年7月16日 es5iJ97T2144oRZcXkpTzwgsFQAvLIMh4P29oEJOw9m3Z6L2eRKqQgt3P5LFy1e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