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丝路重镇
——敦煌

敦煌位于中国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西面是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相接的库穆塔格沙漠,北面是戈壁,南面是祁连山脉。

祁连山终年积雪,冰雪融化时,便形成了许多小河。在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就有一条这样的小河。也许是这条河历经曲折,当地的人就把它称作宕泉;后来叫讹了,就叫成了大泉。宕泉从山中流出,在接近敦煌的地方消失在沙漠中。宕泉下游地势分成了两部分:东面是三危山,山石坚硬,道路崎岖;西侧是由沙漠形成的鸣沙山,山势平缓,常有流沙。

公元366年的一天,一个叫乐僔的和尚从中原云游到了敦煌。他见城东南地势开阔,便信步来到宕泉河畔的一处高地,面对三危山参禅入定。当他睁开眼睛时,忽见对面的三危山上出现了万道金光,在金光中仿佛有千佛化现而出。虽说是转瞬即逝的光景,却使乐僔感到十分奇异,他想这一定是虔诚修行得到的感应,于是决定在这里住下来修行。他请来工匠,在宕泉西岸的岩壁上开凿了一个石窟,用于坐禅修行。不久,一个叫法良的和尚也从东方来到这里,在乐僔的禅窟旁又开凿了一个石窟。此后,石窟开凿得越来越多,有的是和尚们坐禅用的禅窟,更多的是世俗的人用来礼拜的洞窟。

○三危山

到了唐代,石窟已达1000多座,于是这一片石窟被称为“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以上的故事,来自唐代一块石碑的记录。

敦煌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小城市,在1000多年以前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石窟群,创造了丰富而精湛的壁画、彩塑艺术。如果没有雄厚的文化基础,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要了解敦煌石窟艺术,就不能不对敦煌的历史作一番考察。

据考古研究,敦煌的历史可以上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左传·昭公九年》记载:“允姓之戎,居于瓜州。”这个瓜州可能就是现在的敦煌。据《史记》记载,战国至秦朝时期,瓜州一带住着塞种人、乌孙人和月氏人。塞种人就是《左传》记载的“允姓之戎”的后代。后来月氏人逐渐强大起来,打败了乌孙,又把塞种人赶到了帕米尔一带。

西汉初年,居住在蒙古高原的匈奴强大起来,发兵征服了月氏,将大部分月氏人迁移到了中亚的阿姆河流域,称为大月氏;而另一部分仍居住在祁连山一带,称作小月氏。在此期间,汉高祖曾与匈奴争战,结果大败,不得不采取和亲的办法,或以金银布帛来换取边境的安宁。这样过了六七十年,到了汉武帝的时代,汉朝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就改变了对匈奴的和亲政策,采取了抗击匈奴的战略。为了联合曾被匈奴打败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但经过河西走廊时就被匈奴俘获,拘留了10多年才伺机逃走。他继续西进,历尽艰辛到达了大月氏,而此时的大月氏已居住在中亚水草丰茂的地方,生活富足,无意东归。张骞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他对西域的地理、物产和民族风俗习惯都做了仔细的调查,为汉武帝打通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就在张骞出使西域的同时,汉武帝对匈奴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打击,占领了河西走廊,于公元前121年设置了酒泉、武威两郡。公元前111年又从两郡中分出张掖、敦煌两郡,历史上称为“河西四郡”,敦煌之名才得以问世。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所以,汉朝在敦煌城西设立了阳关和玉门关,敦煌郡便成了中国西面的门户。

公元前119年至前115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与乌孙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他的副使又分别访问了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中亚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的地区)、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兴都库什山与阿姆河上游之间)等国。随着汉朝政治与经济的发展,朝廷不断向西域诸国派遣使节,中国与安息(即波斯,今伊朗)、奄蔡(今咸海、里海一带)、条支(今叙利亚和伊拉克一带)、身毒(今印度)等国有了经济文化的交流。西汉的丝织品、麻织品、漆器、铁器等先进的手工业品不断地输出到西域各国,而外国的葡萄、石榴、胡萝卜、橄榄等土特产及琉璃、西海布(呢绒)等手工业品也传入了中国。由西汉首都长安经河西走廊而通向中亚、西亚的这条交通要道,被中外历史学家称作“丝绸之路”。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联结东西经济文化的国际交流通道。

○张骞出使西域图第323窟初唐

一般来说,丝绸之路包括三条,除了上述的一条外,还有北方的草原之路(即经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亚而达中亚、西亚及欧洲),以及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草原的丝绸之路虽说也可到达西方国家,但由于路途较远,且沿途极少有城市,不利于商贸往来;海上丝绸之路产生较晚,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而在宋代以后才发展繁荣起来。因此,没有特别说明时,丝绸之路通常是指陆上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示意图

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路线为:由长安或洛阳出发,经河西走廊而到敦煌,出敦煌城西的阳关和玉门关后,沿沙漠两侧分为南北两道,南道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等地,越葱岭到大月氏、安息,再往西可达条支、大秦(古罗马帝国,今地中海沿岸)。北道从敦煌经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等而越葱岭,到大宛、康居,再往西南经安息,达大秦。两汉以后,在南北两道以北,又辟新道,从而形成了敦煌以西分三道的路线,但无论怎样变化,丝绸之路都要经过敦煌。

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繁荣,敦煌这个地处丝绸之路要道的小小绿洲在文化经济上取得了飞速发展。汉王朝在敦煌长期屯田,向敦煌移民,在开发西部的同时,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再加上历代地方官又注重水利建设工程,至西汉末年,敦煌管辖六县(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人口达3.8万多人,生活富足,社会稳定,成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

在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敦煌地方文化快速发展。

东汉末年,名将张奂(敦煌郡渊泉人)拒绝董卓的征辟,隐居乡里,在敦煌收弟子千人,并著《尚书记难》等书。他的儿子张芝长于草书。据说张芝学书十分刻苦,“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将他与钟繇并举,称为“钟张”。王羲之的书法也受他的影响。张芝姐姐的孙子索靖,在书法上也受到了张芝的影响,长于章草。对此,唐代的《书断》如此评价:“精熟之极,索不及张;妙有余姿,张不及索。”黄庭坚称赞索靖“笔短意长,诚不可及”。张芝和索靖对中国早期书法的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汉代张芝书法

三国至两晋时期,中原战乱不休,敦煌一地却在安定的气氛中继续发展着传统文化。史书上有名的“硕德名儒”,如宋纤、索袭、郭瑀等,大多在此隐居讲学,授徒数百至千人。由于敦煌一地儒学兴盛,也吸引了中原的学者来到敦煌讲学。《晋书·祁嘉传》记载了儒生祁嘉西至敦煌,最初因贫穷缺衣少食,后博通经史,终于成为名儒而在各地游学,教授学生百余人。

西晋末年,晋王朝退守东南,北方大部分地区由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独立政权占据,前前后后共出现了十六个国家,史称“十六国”。河西一带经历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史称“五凉”。其中西凉政权是建立在敦煌的汉族政权,标志着早期敦煌政治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

公元400年,汉将军李广的第十六代孙——敦煌太守李暠以敦煌为首都建立了西凉王国。他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颇有政治才干。在建立西凉以后,李暠礼贤下士,广招英杰,又立州学与县学,兴办教育。当时一些名儒都纷纷投靠他,如历史地理学家阚骃、宋繇,教育家刘昞等都来到了敦煌。李暠又是一个文学家,他曾作《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客赋》等作品。西凉强大的时期,控制了西到高昌(今吐鲁番)、东至建康(今甘肃金塔县)的地区,设敦煌、高昌等11个郡,辖28个县。《晋书》上说西凉是“郡大众殷,制御西域,管辖万里”。然而没有几年,西凉就遭到北凉的侵扰,405年,迁都酒泉,并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遏制北凉的侵略。417年,李暠去世,李歆继位。李歆刚愎自用,好大喜功,连年对外用兵,最终于420年败于北凉,酒泉失守,李歆被杀。其弟李恂不得不带兵逃到敦煌坚守,北凉王沮渠蒙逊攻城数月不下,后来利用党河水灌城。421年,敦煌陷落,李恂自杀。沮渠蒙逊在敦煌进行了残酷的大屠杀。从此,敦煌元气大伤,一片萧条。 C7JQoM8W+nRun/I9T4Itpfmd2FxS0/Sx4gRY7z4cjRIsEXAEq50Kn1IqeuTKtMH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