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IPv6保障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IPv6是通信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升级的必然选择,是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1.1 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1.1 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它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根据2021年10月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世界经济同比深度下滑3.1% [1] 。但数字经济持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疫情冲击下世界主要国家推动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动力。

2021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该白皮书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态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全球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对数字经济典型领域的全球发展格局进行探索。2020年,在测算的47个国家中,有35个国家的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呈现负增长,47个国家的GDP平均同比名义增速为-2.8%。在此背景下,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2.6万亿美元,占GDP比重高达43.7%,同比名义增长3.0%,显著高于GDP增速 [2]

2020年,在全球主要国家中,约半数国家的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如表1-1所示,美国数字经济以约13.6万亿美元的规模蝉联全球第一;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接近5.4万亿美元,保持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的地位;德国、日本、英国和法国依次位居第三位至第六位 [2]

表1-1 2020年全球主要国家数字经济规模

注:2022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将中国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修订为5.65万亿美元,合人民币39.2万亿元 [3]

各国数字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显著提升,数字化已成为一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识。德国、英国、美国的数字经济在GDP中占主导地位,比重超过60%,韩国、日本、爱尔兰、法国、新加坡的数字经济占比超过40%,中国、芬兰、墨西哥的数字经济占比也都超过30%。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数字经济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了巨大力量。

1.1.2 数字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加速器”

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编辑注:因小数点进位问题,数字略有出入,下同),较“十三五”初期(2016年)增长了1倍多 [3] ,如图1-1所示。数字经济规模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较“十三五”初期提升了9.6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稳固、支撑作用更明显,下面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我国数字产业化基础实力持续巩固。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8.4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占GDP比重为7.3%,与2020年基本持平。其中,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服务部分在数字产业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稳固,软件产业和互联网行业在其中的占比持续小幅提升。

第二,我国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已进入加速轨道。2021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GDP比重为32.5%。各行各业已充分认识到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工业互联网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方法论,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活跃,农业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

图1-1 我国2016—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

1.2 新基建打造我国数字经济基座

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新基建给出初步定义:“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基础设施更侧重于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综合集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数据的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和安全等环节,所形成的基础设施体系对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至关重要,亦有利于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2.1 新基建构筑数字经济基础

新基建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座。从范围上来讲,数字经济中“数字产业化”对应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中的“治理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资产数字化”对应新基建中的“融合基础设施”。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ICT为庞大数据量和信息量的传递提供了高速传输信道,补齐了制约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在信息传输、规模连接、通信质量上的短板。新基建将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底层支撑。

一是5G成为数字经济建设关键领域。一方面,5G时代把移动通信提到新高度,5G不仅服务个人用户,还将更多地服务企业用户,即从消费端向生产端转移。另一方面,5G将加快与其他技术融合,推动云网融合发展。

二是人工智能构建第一生产力。新基建浪潮下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例如,腾讯公司与商飞公司打造的复合材料检测系统,可让检测过程从几小时缩短至几分钟,同时整体缺陷检出率提高到99%。

三是工业互联网支撑制造强国发展。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腾讯公司开放了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用于满足企业复工复产、人员防控、医疗物资救助、在线培训需求。4天时间,“WE智造”小程序帮助西安航空基地60多家企业解决了160多个复工过程中的棘手问题。

四是行业协同加速落地。新基建的快速普及,将加快数据流动,加速行业协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如“乘车登记码”的推出,联动全国各地方政府和地铁、公交、出租车公司,实现“数据多跑路,用户少跑路”。

1.2.2 新基建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

在新基建中,数字基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字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关键内容和重要领域。数字基础设施主要指的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新一代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为驱动力,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数字能力,对各行各业进行数字化赋能的新型基础设施。

数字基建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信息网络融合创新演进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如5G、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等;二是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如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新型经济性基础设施,以及智慧校园、智慧医院等新型社会性基础设施。

随着整个社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基建的赋能效应日渐凸显。数字基建在助推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上的乘数倍增效应更强,通过与传统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数字基建能够助力交通、电力、水利、管网、市政等领域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

数字基建带动、引领上下游产业发展。在上游产业,带动智能终端、通信和IT设备、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芯片、器件等发展,培育我国自己的技术和企业。在下游产业,挖掘新型设施应用场景,形成更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数字基建对稳定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显示,预计2020—2025年,5G商用将带动1.8万亿元的移动数据流量消费、2万亿元的信息服务消费和4.3万亿元的终端消费。

1.3 IPv6是新基建发展的重要基石

1.3.1 IPv6是通信网络和算力设施的核心组成

加强新基建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稳投资、扩内需,强基础、促转型,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IPv6既是通信网络、算力设施等新兴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也是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融合基础设施的关键支撑,还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等创新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础。推进IPv6规模部署是新形势下加快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加快推进IPv6规模部署,有助于夯实新基建基础,助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IPv6作为新基建的重要使能技术,全面优化了现代化基础设施技术体系。新基建是以技术融合创新为驱动的。IPv6技术具有海量的地址容量、强大的业务承载能力、巨大的安全保障潜力,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技术一样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IPv6与新型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的融合创新,将极大激发新的技术需求、不断催生新的技术方向,开辟融合创新的新赛道,推动我国ICT从单点、局部优势向体系化、综合化优势转变,极大提升现代化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能力和特色竞争实力。

作为新基建的关键基础,IPv6全面赋能现代化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新基建要以信息通信网络为基础。IPv6是万物互联时代的网络基石,能够很好地满足新型基础设施对网络“一物一址、安全可信、万物互联”的承载需求,是新基建基础中的基础、关键中的关键。加快构建以IPv6为起点的下一代互联网,将提升信息网络的综合承载能力和端到端安全保障水平,提升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融合基础设施的网络支撑能力,夯实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等创新基础设施的网络基础,全面提升新型基础设施的承载效率和服务水平。

IPv6是新基建的核心产业生态,全面支撑现代化基础设施产业体系。新基建要以先进产业生态为支撑。推进IPv6规模部署是网络技术产业生态的一次全面升级,深刻影响着ICT、产业、应用的创新和变革,拉动芯片、软件、整机、网络以及相关应用的全面发展,帮助我国实现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高端发展水平的提升。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业生态的构建,将筑牢新基建的产业支撑基础,深刻改变新基建模式,催生融合性新产品、新应用和新模式,培育壮大新动能。

1.3.2 IPv6与新基建融合发展

在国家大力推动新基建政策的引领下,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将成为加快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基建的关键战略举措,使之成为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基石。

结合新基建推动IPv6规模部署,可以考虑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实现“IPv6+”与5G网络建设的融合发展。建设基于端到端IPv6的5G承载网,利用“IPv6+”网络切片、应用感知和内生安全等功能,解决5G行业应用差异化和精细化不足的问题,提升服务品质和安全保障能力。基于以“IPv6+”为核心的5G承载方案,解决目前5G物联网应用中地址空间不足和身份溯源困难等问题。利用“IPv6+”网络编程、SFC(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服务功能链)等能力,解决5G行业用户在上云场景下业务开通不顺、资源调度不畅的问题,提供灵活组网的云网融合承载方案。利用IPv6技术可以解决5G网络创新应用中存在的网络和终端等瓶颈问题。

第二,开展网络及应用基础设施IPv6单栈建设。向IPv6单栈过渡是确保互联网技术及服务未来增长和创新的不二选择。开展网络IPv6单栈商用部署试点,推动基础电信企业5G SA(Standalone,独立)网络优先采用IPv6单栈建设,实现网络控制和管理层面的IPv6单栈部署。逐步对数据中心、云服务平台进行IPv6单栈改造,推动应用基础设施新增网络地址时不再使用IPv4私有地址,逐步实现IPv6单栈化,支撑带动互联网应用实现IPv6单栈化改造。

第三,开展工业互联网网络及应用的IPv6改造。推进典型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工业园区网络、工业互联网企业内网的IPv6改造。推动地方和龙头企业建设、开展支持IPv6的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试点示范,推动工业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场景下的企业内网改造过程中同步实施IPv6改造。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实施IPv6升级改造。 /FSAX8UyCmGOO1qYGHg4Fb31F1T5CdWLy0w3yAbAZZKOQY1pyW7pkoX4VXOhVl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