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勃

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年十七,应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武后第二子)闻其名,召为王府修撰。因诸王斗鸡,勃戏撰斗鸡檄文,被高宗斥逐。因漫游蜀中数载,后欲采药求补虢州(今河南灵宝)参军,在州因匿杀官奴,事发当诛,适遇高宗改元,得赦免死。时父福畤任雍州司功参军,坐勃事左迁交趾令,勃往交趾省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仅二十六岁。

王勃与同时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以诗文著名,称“初唐四杰”,而勃尤为杰出。他的诗在继承发展六朝以来宫廷诗和乐府民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注入了比较深刻广阔的思想内容,因而焕发了新的光彩。对唐代五言律诗的成熟和七言歌行的提高,都有重要的贡献。有《王子安集》。

(徐树仪)

咏风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这是一首以咏风为题的咏物诗。这类题材的作品在那个时代的文士们的诗集中几乎随处可见。它们往往是文士们在参加宴会时应命承题而作,或者是个人平日练笔所成,对作品的要求也不过是因文造情,体现其体物摹写之才;如果能写得意境深沉而别有寄托,那就很难了。王勃此诗即属后者。

诗题虽已点明咏风,但诗歌本身却找不到一个风字。作者必须在诗句中充分体现风的特点,但又不能写得过于浅露,以便给读者留下充分想象揣摩的余地。

首二句说高秋的景色随着凉风迅速地来到了,这里的山谷和树林顿时感到一片清冷爽适之气。

三四两句形象地描绘风的神姿,写得迷离摇曳,仿佛楚骚中的女神在天空中翔舞。那秋风驱散烟岚,好像在寻找那涧崖相向构成的深山的门户,又从如同楹柱般的山峰间卷舒起阵阵轻雾。

五六两句进一步用风的“无迹”来反衬“有情”。这风虽然来去无踪,但不慕荣利,不求人知,不盘桓恋栈于城郭市井,只是矻矻不倦地为涧户和山楹驱烟卷雾,在动息中透露出高尚的品格情致,令人感动。这也正是作者的“夫子自道”。

最后两句“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以一种空旷、静寂而悲凉的背景,来衬托那一片山风卷起的巨大而强劲的松涛之声。这是全诗结束时的一幕精彩的压轴戏,也是诗人着意为自己安排的一次自我亮相。这自然界的风,很自然地使人联想起诗人的一生。王勃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不是用他的诗笔,发出了一阵阵龙啸凤鸣般的松声,震撼着整个初唐诗坛吗?如果不是生命过于短暂,那他所兴起的风力,肯定要比已有的巨大得多。

(徐树仪)

采莲曲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

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倡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徒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采莲歌是古代最为流行的民间歌曲之一。内容往往与青年女性的爱情生活有关。王勃这首《采莲曲》中的女主人公则是一位塞外征人的妻子,歌曲中深深地浸渍着她相思的悲愁。

思妇忆念征夫,本来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个普遍而重大的社会题材。唐高宗时期,西南到东北整个边疆上连年燃烧着战争的烽烟。青年男子一批批被送上了战场,留下他们的妻子承担着所有一切物质和精神上的苦难。《采莲曲》正是这种社会生活的反映。王勃少年时即曾上书宰相指斥边战不已的危害性。但在这首诗中,他却无意对此进行理性的叙述,只是通过采莲姑娘感情生活的形象、美丽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这一倾向。

诗人在诗歌开始时,并不直接写采莲女怎样美,只是用“绿水芙蓉衣”五字作了传神写照。“芙蓉衣”语出《楚辞》“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是《楚辞》中神人恋爱故事中人物的妆饰,山鬼、湘君、湘夫人都这么打扮。因此,这首诗歌中的女主人公的形象,一开始就以女性美的化身出现,从而使得诗充满了楚骚的浪漫情调和芬芳气息。

接下去写莲浦景色。秋风浪起,凫雁南飞,正是采莲时节。诗人借用《楚辞》中描写女神所用的“桂棹兰桡”,来形容采莲女所乘的一叶轻舟;用“罗裙玉腕轻摇橹”,来展示采莲女采莲时的风韵姿态。当采莲女轻摇柔橹在水上出现的时候,她在“叶屿”和“花潭”之间频频极目张望些什么呢?啊,江上正传来一阵阵“江讴”和“越吹”的歌声,这些流行于南国的歌曲中总是传递着一种悲怨的相思之情,她为何“极望”和“相思”是不言而喻了。可悲的是一个人的青春美好的岁月不能常驻,那位塞外的征夫至今还未归来,我这里采莲已经黯黯日暮了。这里“塞外征夫犹未还”一句开始点明题意。

当时征人的妻子有不少是当歌伎卖唱的,正如李峤《倡妇行》所云:“十年倡家妇,三秋边地人。”女主人公分辩说:我们征人妻室的采莲女岂必个个都是倡家之妇?与其在“官道城南把桑叶”(用古乐府罗敷在陌上采桑的典故,借指为倡),还不如在江上采莲谋生,消遣时日呢!

以下中间一段是女主人公顾影自怜进一步自怨自艾之辞。她看到红翠稠叠的莲花莲叶,便想到自己的青春容颜,她的翠眉能使荷叶羞惭,她的脸颊更令荷花难比。只是她的意中人远在塞外,当她想到他们当初分别的情景时,心中不禁充满了惆怅怨望之情。当初他们是多么愿意彼此成为并蒂之花、连丝之藕啊!但当时的旧情现在已无处可觅,只有新开的花花草草在那里焕发着它们的神采。她不胜幽怨地说:我虽然不想做那传说中的江边神女,解佩赠人另觅新欢(用《韩诗外传》所载中郑交甫在江边遇见两位神女向他解佩相赠的典故),但我对征人一去之后音信全无,未能像苏武在北海那样雁足系书捎回音讯,从心底里感到委屈难受。

最后一段展现的是在月亮下一群采莲女在江上采莲的夜景。群女在月下采莲,更使诗歌充满了美的情调意境。丰茸,盛饰貌。江风浩荡,江月徘徊,一群盛饰的美丽的南国少女在莲浦中轻荡兰舟,互致问候。她们共同的话题不是别的,只是说:在千里之外的寒江,不知道咱们的征人现在怎样了?他们离开这里,不知隔着多少关山啊!

楚骚式的南国芬芳,吴歌、西曲所特有的连绵、顶真与上下章韵脚蝉联相生、二者交互使用的手法,清绮而不粘滞的藻饰,以诗人的如水柔情贯串起来,形成本诗婉美秀丽中微见哀婉怅惘的情致。“初唐四杰”歌行善用“六朝锦色”而风力内含的特点,于兹可见一斑。

(徐树仪)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建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是当时的洪州(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都督皇叔滕王李元婴所建。李元婴是唐高祖的小儿子,贞观十三年(639)受封,后因恃宠骄纵,动作失度,数犯宪章,以致被削职夺俸,去滁州安置。而那座矗立在州郊赣江之滨以他的王爵命名的华丽宏大的楼阁,就留给他的后任享受了。王勃少时,一次因省父路过洪州,受到都督阎伯屿的接待,参与了当时正在阁上举行的款待贵宾的盛宴。在宴席上王勃为主人撰写了记叙这次盛会的著名的《滕王阁序》,这首诗隶于序后,相当于楚辞中的“乱”词。

王勃这首诗虽然还袭带着宫廷文学的形貌,但具有一种俯仰古今、平章世事的清新之气。

诗句说:滕王高阁虽然依旧俯临江渚,但滕王当日的车马宾从和歌袖舞衫早已消歇,使得阁上的画栋珠帘空对南浦和西山的朝云暮雨。那光阴随着倒映于江潭的悠悠白云一起消逝,斗转星移,时序变化,不知道已经过了多少年月。那阁中的帝子现在哪里去了?只有槛外赣江的水在日夜奔流。

滕王自从在洪州犯法被削户减封安置到滁州以后,仍然未改骄纵习性,不久又起授寿州刺史,转隆州刺史,高宗弘道元年(683)授梁州都督,次年薨。王勃作此诗时这位“帝子”虽然还健在,但初唐时期高祖、太宗、高宗诸子多恃宠骄淫,或互相倾陷,或图谋逆乱,以致刑戮加身,合门罹罪,能善终的屈指可数。王勃的“阁中帝子今何在”,就是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概括性的咏叹。

(徐树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它不同于一般的地方是把送别时的感伤暗淡,翻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心灵和感情的交流共鸣,从而展现了一个十分开阔的精神境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名句在千载之后的今天,仍然不断闪烁着它的思想光辉。

诗歌是作者为送杜姓朋友赴蜀中任县尉所作。诗歌说:站在雍、塞、翟三秦拱卫的长安城楼,遥望你将前往的蜀地的五津(岷江上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的总称)风烟,我们彼此都为惜别而感到惆怅,特别大家又都是为谋求官禄而到处奔波的人。但是如果人们的心能够贯通,连在一起,那么,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也仍然好像近邻一样亲近。因此我们尽可不必像那些多情的男女,在分手时泪下沾襟。“歧路”,用《列子》中杨朱临歧而哭的典故,因为歧路“可以南可以北”,使人无所适从的缘故。

唐人重京职,远赴边郡,恐怕并不是杜少府自己的意愿,而王勃当时的心境可能也充满了牢落抑塞之情。因此他们惺惺惜惺惺,临别时自然更觉伤感。诗中的“宦游人”“离别意”以及“歧路”“沾巾”之语,都是这种情绪的反映。为了使诗歌的情调不致过于低沉,诗句开始时出现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种壮丽阔大的场景,可能正是出于一种感情上补偿的需要;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则更是为了能使彼此在困境中互相安慰。

这是一首五言律体。不同于一般的五律的是它的中间两联都是流水对。流水对能使诗句更为流畅连贯,读起来如同口语一般,在不知不觉中加强感情的共鸣。何况在这里是二联叠用呢!“海内”两句的句意,原从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句蜕化而来,而它的属对用辞和艺术意境,显然超越了原作。把前人的诗句加以改动使之为己所用,王勃在这方面也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他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即由庾信《马射赋》“落花与紫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出。

(徐树仪)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普安,即今四川剑阁。建阴可能是一处驿亭或寺院所在的乡镇地名。王勃在弱冠之年游蜀时途经普安,题诗于壁。

这也是一首游子思归诗,可诗中透露的乡思却与下录《山中》略有不同。《山中》的乡愁是一种苍茫缭乱、无所归宿的失落之感,而这首诗里的乡愁却是另一种严峻、深沉而使人感到无限忧思的心情。

当李白在他的《蜀道难》中刻画蜀道剑阁巉岩险巇,长蛇与猛虎到处磨牙吮血的时候,他一半是在影射这人间世路的险难;王勃在这首诗中咏叹的“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几乎也是一种同样的叹息。梁山和岷山都是川北剑阁一带的大山。在王勃生活的唐高宗朝,以武则天擅政为背景的朝廷权力斗争一直是十分残酷而激烈的。李义府、许敬宗等幸臣专以谄谀构陷为能事,长孙无忌、上官仪等先朝大臣先后无辜被戮,曾经对王勃的才华十分赏识而向朝廷力荐的右相刘祥道也因与上官仪有往来而被罢相。王勃自己则因偶为文字游戏被唐高宗怀疑挑拨诸王关系,丢掉了沛王府修撰的官职,并被逐出王府。

正是在这种环境和心态中,他才分外感到这江汉的“深无极”、梁岷的“不可攀”。但江汉虽深,毕竟可渡;梁岷虽高,毕竟可攀。真正使得他感到绝望的,只是对自己的仕途已看不到任何光明的前景,在他前面只有一片迷茫的云雾,他这个游子何时才能回返呢?

(徐树仪)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乡思是古代诗歌中十分普遍的题材。这类诗总是因作者本人身世遭遇和性格情操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从首句“长江悲已滞”来看,此诗当是王勃漫游蜀中所作。王勃游蜀正值弱冠之年,当时他在高宗皇子沛王李贤府中任侍从,因事获罪,被高宗下令逐出王府。这对早年即以高才倾动皇都,刚入仕即获易于进身的宫廷美职,满心以为富贵功名唾手可得的青年人来说,不啻是一个巨大而沉重的打击。在此后约有三年的时间中,他漫游蜀中,避迹于重岩幽壑、大麓古寺之间,以抚慰心灵的创伤,思考今后的道路。此诗中透露的那种巨大而悲凉的乡愁,正是他在这种困顿的处境中,对人生进行探索的一种反映。

在诗人的眼里,长江仿佛也带着过重的乡愁而停滞不流了。蜀地离开诗人的故乡(山西龙门)虽然远非万里之遥,但蜀中那些攒天的高峰和深邃的林壑却大大加深了他离家的遥远感。因而这极写归心迫切的“万里念将归”的“万里”,也就成了十分相称的夸张词。这深秋从高空中吹来的阵阵寒风卷起了漫山的黄叶,它们到处飞舞。在它们身上,寄托着一个仕途失意、客居异乡的游子的心。除了表面思归的乡愁之外,显然还有一场已经失坠了的功名事业的梦。在这里,对诗人来说,真正难觅的已不是自己生身的故乡,而是自己的人生归宿了,而这正是此诗能给我们带来巨大而复杂的感受的根源所在。

(徐树仪)

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这是一首重阳节的感怀诗。大意说:在这重阳佳节,家门前的菊花正盛开着。这正是陶渊明对菊饮酒的时候。史书记载,陶渊明隐居浔阳,家贫而性喜饮酒,江州刺史王弘常载酒于野亭相邀共饮,欢宴终日。有时陶渊明酒米乏绝,王弘也时相赡济。作者说:陶渊明虽然家贫,还有王弘这样的达官来为他送上美酒,只是今日那些门前闹攘攘送酒之人不绝的豪贵之家,哪有一个是可以称得上像陶渊明那样的高士?这是作者在重阳节看见豪贵之家竞相馈赠邀饮,而自己这类寒士却十分冷落寂寞,因而发出的感慨。

诗人在这里拈出王弘为陶渊明送酒的典故也并非偶然。王勃的祖父王通,叔祖王绩,都是隋末的才学知名之士。可是他们都厌恶宦情,弃官隐居,步了陶渊明的后尘。特别是王绩,他的出处、性格酷似陶潜,诗风亦颇近似。他的文集(《王无功集》)还收有许多咏陶拟陶之作。王勃诗在风格上有不少地方承袭他的叔祖父,对官场黑暗的厌憎和对寄迹山林的向往,又显然与陶渊明有着思想性格上的渊源关系。本诗即是一个较明显的例证。

此诗即事生叹,语句浅近,用典浑成,对当时富贵之家的附庸风雅深含讥刺,体现了王勃诗的另一种风格。

(徐树仪) a2YD7hNM3Ft6t9iO1Al2IfDbEnyq68vvcMqPYa/N74mbpnpDMRTcG62c0+aeptw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