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鸟群飞朔漠滨,
气机千古见真纯。
纥干风景今如此,
故国园林亦暮春。
精卫有情衔太华,
杜鹃无血到天津。
声声解堕金铜泪,
未信吴儿是木人!
刘因虽然出生在蒙古统治下的北中国,但由于毕生浸淫于宋儒理学,推重韩愈以来强调的道统,念念不忘华夷之辨,因而在他的诗文中充满了道学气和家国兴亡之感,其叹惋哀怨之情甚或不在宋季文人之下。但因经历所限,毕竟非切肤之痛,故其诗并不重在惨象的描写,而是更多地进行历史的反思,比兴连类,总结沉痛的教训。
此诗首联用理学家邵雍故事。邵雍居于天津桥(在河南洛阳西南二十里洛水之上)畔之草庐,一日忽闻杜鹃啼叫,惨然不乐曰:“天下自此多事矣!”或问其故,曰:“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今南方地气至矣,禽鸟得气之先者也。”“越鸟”即题目之“海南鸟”。按照邵雍的说法,南方的鸟飞到北方,是天下将乱的标志。现在刘因看到海南鸟群飞至北方沙漠的边缘,而此时又正值国家多事之秋,所以想到邵雍的地气说,称之谓“千古见真纯”。“真纯”,是借用朱熹赞扬邵雍之学纯而不杂之意。“气机”,是说邵氏地气说在预言北宋灭亡之后,又得到一次验证。颔联中“纥干”,即纥真山,在山西大同东。山上终年积雪,鸟雀往往冻死。故“越鸟群飞”说明南方温暖的地气北行。此联“纥干”与“故国”对举,正因为“纥干风景今如此”——即越鸟北飞,所以推想到“故国园林”必已是百花凋谢的暮春了。
颈联第一句,引精卫填海的神话,歌颂鸟之“有情”,言外之意是说:鸟犹如此,人当如何?“太华”即西岳华山,这里是借指精卫衔木石之“西山”。《山海经·北山经》载:炎帝之少女游东海溺而不返,化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衔太华”,即指“衔西山之木石”而填海。第二句“杜鹃无血到天津”,仍用邵雍故事,但还有另一层含意:传说杜鹃乃古蜀王望帝之魂所化;望帝冤死,故杜鹃又名冤禽,啼时口中出血。但诗人却说天津(此泛指北方)的杜鹃血已啼尽,与上句“精卫填海”成对比之文。“声声解堕金铜泪”,紧承上句,是说杜鹃啼叫声中包含着深深的亡国之恨,“金铜泪”,用魏明帝拆汉武帝时所铸铜人事,金铜泪即亡国泪。末句“未信吴儿是木人”,出《晋书·夏统传》:“统危坐如故,若无所谓,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这里反用其意,是说南方的“吴儿”听到杜鹃啼鸣声,大概不会无动于衷吧!
综观全诗,用典精切,托意深长,格律严整,结句以否定句式出之,以见对南宋的伤悼。这些地方都与宋遗民的丧乱诗相近,可见正统思想对刘因的影响。
(李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