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与爱尔兰女工玛丽的旷世之恋

在曼彻斯特开始工人阶级研究的时候,恩格斯找到了两位知己——玛丽·白恩士和格奥尔格·维尔特。对恩格斯来说,曼彻斯特的两年经历如此刻骨铭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这里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玛丽。

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财产上,玛丽都是一位真正的无产者。她是一个爱尔兰人,自小生活在英国的贫民窟——“小爱尔兰”。她的父亲是一名染色工人。她长大后也毫无意外地成为一名纺织女工。虽然目不识丁,出身贫寒,但是,玛丽性格爽朗、胆识过人。在与工人的交往中,恩格斯与她相识相恋,不久就住在了一起。

玛丽是恩格斯真正走入工人阶级队伍的领路人之一。她自小生活在工人群体中,了解工人的所思所想,熟悉工厂制度,对资本家的剥削深恶痛绝。不过,繁重枯燥的体力劳动却没有耗尽玛丽对生活的热爱。她乐于助人,热情大方,参加集会和起义,希望爱尔兰能通过自由斗争实现民族的独立。正是其独立、乐观和开朗的性格吸引了在工人住宅区考察的恩格斯。玛丽的陪伴对于初来英国尚未熟悉语言的恩格斯来说极其重要。恩格斯时常同她一起漫游曼彻斯特的工人区,拜访居住在贫民窟中的工人家庭,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生活和劳动的更多细节。她让恩格斯意识到和工人们的社交集会相比,资产阶级的觥筹交错有多么无趣。那时,每周周日曼彻斯特的“共产主义大厅”会举办晚会,恩格斯和玛丽时常会来吃便饭和跳舞,度过愉快的夜晚。与纺织女工的交往,让恩格斯能够真正站在无产阶级一边,真真切切地了解工人的真实状况,并对他们进行科学和客观的研究。不仅如此,玛丽对爱尔兰民族独立的关切和对英国统治阶级的压迫的憎恨也深深影响了恩格斯。对爱尔兰历史、现状和未来的研究成为恩格斯而后思想发展的重要内容。二十多年后,恩格斯为写好爱尔兰历史还专门策划了一次爱尔兰旅行。

在而后的恩格斯的革命旅途中,玛丽始终陪伴左右。德国无产阶级诗人格奥尔格·维尔特是恩格斯的亲密朋友和战友,他一有时间就会来曼彻斯特拜访恩格斯,与他一起快乐地度过了许多个星期天,在这期间也与玛丽熟识。他曾特地为玛丽写过一首诗,叫作《颂玛丽》:

玛丽,这年轻的女郎,

胸中充满沸腾的热血,

和潮水一起来自梯培雷里,

来自爱尔兰。

她轻盈地离船登岸,

水手们都同声惊叹:

“天哪!这位玛丽女郎,

真象野玫瑰含苞待放!”

她潇洒地走向市场,

一个过路人向她问安;

“天哪!这位玛丽女郎,

一双小脚多么漂亮!”

她乘车去利物浦,

黑亮的眼睛闪耀着勇敢的目光,

人们围着她的座位,

久久不愿离开她的身旁。

玛丽和潮水一起来自梯培雷里,

来自爱尔兰。

这位女郎放声高喊:

“谁买桔子,又甜又香?”

全城的人:黑人、波斯人、

有色人、犹太人和受过洗礼的人,

霎时间都来购买,

桔子真是又甜又香。

海上不见船帆,

码头无船出港,

一个痴情水手,

坐在船上遐想:

真想去利物浦一趟,

那里有位玛丽,

来自梯培雷里的年轻女郎,

正在卖桔,坐在椅上。

梅塞河畔的女郎,

人们对你情深意长。

海上有人为你倾倒,

陆地上更有人对你敬仰。

有一只小船

桅樯折断,

船员不慎落水,

难忘桔子甜香。

她抗拒人们的无礼和粗暴,

被灼痛的双唇似在燃烧,

那些蓄着大胡子的顾客,

总爱聚在市场的这一角。

陌生人的亲吻使她愠怒,

她毫不宽恕,

她挣扎、叫喊、逃跑,

摆脱别人的拥抱。

收拾起挣来的钱钞,

这是金黄色水果换来的酬报,

虽然怒气未消,

还是急忙往家跑。

把钱锁牢,谨防被撬,

这时正月已来到。

赶忙汇寄爱尔兰,

自己不留一分一毫。

“为了拯救我的同胞,

我向你们捐献钱钞,

起来,擦亮利剑和斧刀,

把胸中的宿怨燃烧!

但愿梯培雷里的三叶草,

长得比英国的蔷薇更繁茂,

请代替我玛丽,

向奥康奈尔先生问好!”

玛丽与恩格斯交往的二十年中,始终未与恩格斯结婚。但在恩格斯的朋友中间,玛丽作为恩格斯夫人的身份却是公开的。维尔特在与母亲的通信中提到,恩格斯“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小英国人作妻子,因此,我们的谈话一半用英语,一半用德语”。宪章运动领导人朱利安·哈尼也曾多次拜访玛丽,在书信中对玛丽有多次介绍。在写给马克思的女儿小燕妮的自白中,恩格斯表示自己喜爱的女人的优点是善于安置物品,厌恶的是矫揉造作、傲慢不逊的女人,最喜欢的热菜是爱尔兰焖肉,显然,这些回答都带有和玛丽多年生活的痕迹。他十分喜爱这位红头发、热情能干的爱尔兰姑娘。

不过,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夫人燕妮和玛丽关系不睦,恩格斯出于体面,没有和玛丽生活在一起,玛丽只是作为恩格斯的情人而不是作为夫人出现在社交圈里,恩格斯本人是一位喜爱女人的浪漫“富二代”。这种说法是对恩格斯和玛丽关系的污蔑。恩格斯晚年在与卡尔·考茨基(1854—1938)的通信中说的一段话大致可以解释他未与玛丽结婚的原因:“根据我自己家里的经验,我知道,父母很难(有时甚至不可能)公正地对待违背他们的意愿而进入家门的女婿或媳妇。不管父母怎样相信自己的意图是最好的,但这些最好的意图多半只会造成家庭新成员的痛苦,而且间接给自己的儿子或女儿造成痛苦。每个丈夫会发现自己妻子的某些缺陷,反之亦然,这是正常的。但是由于第三者的好意的过问,这种批评态度会转为感情不好和长期不和。” 玛丽是无产者,恩格斯是有产者,恩格斯的父母竭力反对这门婚事。此外,恩格斯成长于父亲严厉、母亲慈爱的传统式家庭,对私有制社会条件下的婚姻没有任何憧憬,对资产阶级法律和道德根本不屑一顾。在其晚年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提出:“权衡利害的婚姻,在这两种场合都往往变为最粗鄙的卖淫——有时是双方,而更常见的是妻子。妻子和普通娼妓的不同之处,只在于她不是像雇佣女工做计件工作那样出租自己的身体,而是把身体一次永远出卖为奴隶。” 他尊重女性的价值,肯定妇女在劳动中的地位,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下,婚姻的自由和平等无法得到真正的实现,因此,他和玛丽都选择了不婚的相处模式。在恩格斯参与革命的过程中,玛丽始终参与其中、陪伴左右。燕妮·马克思和玛丽·白恩士都是非常伟大的女性,但两人成长经历不同,相处时间也不长,即使关系冷淡也并不能代表燕妮对玛丽的看轻。用剥削阶级尤其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和法律来评价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的爱情和婚姻,多么可笑!

共同的理想和志趣让恩格斯和玛丽这两位来自不同阶级和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年轻人走在了一起。自此,他们相互扶持,谱写出私有制时代最与众不同的浪漫的无产阶级的爱情。 J6G952pC3tRnHl/oUlsCcfaQm0i84TlAe753zKJcughw6ieT/51wDOPunUsia6K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