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什么是真正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由教育家、“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教授发明的一套帮助大脑可视化学习与思考的思维工具,风靡全球半个多世纪,目前有近3亿使用者。

思维导图基于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和思维发散的规律,协助人们的思维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思维导图也是实现全脑开发非常简单、有效的工具。

一般来说,一幅专业的思维导图包含五大构成要素,分别是中心图、分支、关键词、关键图和颜色。

思维导图

1.中心图

中心图是思维导图中最大的图像,位于导图的最中央,代表着整幅思维导图的中心思想。以介绍思维导图为例,思维导图的作用和特点有很多,整体结构像一只八爪鱼,所以这张思维导图就以一只可爱的八爪鱼作为中心图。

2.分支

分支是思维导图中像树干一样的发散结构。它的主要作用是把大脑的整个思考过程,通过层层递进的分支关系呈现出来。比如,由右上角第一条主分支“发明人”推导出二级分支“东尼·博赞”,然后推导出“英国人”等。

3.关键词

关键词是填写在分支上的词语,每条分支上只写一个关键词。大脑根据中心主题发散思维时,思考得越全面、越深入,关键词的数量就越多。关键词的数量越多,分支的数量就越多。

4.关键图

关键图是分散在思维导图中不同分支上的小图像。它们的主要作用是缓解视觉疲劳,加深大脑对思维导图内容记忆的牢固性,是增强记忆的重要元素。如图所示,在关键词“五大元素”的旁边画一颗五角星,我们就可以轻松记住思维导图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了。

5.颜色

颜色分布于整幅思维导图中,既能缓解视觉疲劳,又能对分支内容进行分类。一幅专业的思维导图一定是图文并茂、颜色丰富的发散结构。如果不具备这两个视觉特点,那么便是不专业的思维导图。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思维导图不是绘画。只要你认识最基础的汉字,能够分清楚颜色,画出弯曲的分支线条,任何零基础的人都能学会。 NtMdf6QDKMDLUSuRc4kURMTbg8D7v74kpy5e49qXOOu0JAfK7pCv6T21acgsZO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