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症状进行理性分析

父母往往是第一个发现孩子有异常的人,一旦发现上述各类症状后,是不是就能初步判断孩子患抑郁症了呢?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问自己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来对症状做出理性思考和辩证分析。而且,当我们带孩子去向咨询师或医生寻求专业诊断和治疗时,他们往往也会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向我们收集信息。

第一,孩子的症状背后是抑郁症,还是身体疾病,或者是两者都有?

如果相比于孩子得了抑郁症,父母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孩子得了身体疾病,那么,当孩子表现出症状,尤其是身体症状(如胃口改变、睡眠失调、慢性疲倦等)时,父母的第一反应一般是带孩子去检查身体。这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负责任的表现。然而有时一家人带孩子四处求医,却找不到确凿的病因,症状却依然存在。这时,我们需要问问自己:会不会是抑郁症呢?如果孩子有症状时,父母怀疑“会不会是抑郁症”,这是父母对心理健康很有意识的表现,但毕竟有一些身体疾病在症状上与抑郁症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比如患有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容易累、没精神、易怒急躁、睡眠失调,饮食失调。因此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时,不妨对相关身体疾病做一做排查。尽管有时症状背后的原因只是身体疾病或只是抑郁症,但在我们得以确定之前,我建议在想到身体疾病时也重视抑郁症的可能性,在想到抑郁症时也留意身体疾病的可能性。并且,我们不需要在抑郁症和身体疾病之间做二选一。身体疾病和抑郁症可以一个因另一个而起,也可以同时并存。重要的是,把身心结合起来,整体地看待。

第二,孩子的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了解这个问题的作用有两方面。首先,它告诉我们孩子的症状持续了多长时间,是持续了几天几周,还是几个月甚至几年?不同的时长对应不同类型的抑郁症,直接关系到诊断。其次,它帮助我们追根究底地判断,是什么内外因素刺激抑郁症的发生。在症状开始之前孩子经历过什么压力性甚至创伤性事件吗?比如挫折、失恋、换学校、住院、车祸、父母分居或离异、家里有了新的孩子、家人重病或身边人离世等。这些比较明显的压力性甚至创伤性事件,虽然未必一定是孩子得抑郁症的原因,但是不排除它们作为原因的可能性;而且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对孩子的症状的理解以及后续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开展,都需要结合这些压力性或创伤性事件去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如果我们找不到比较明显的压力性或创伤性事件,那么也许我们对孩子的了解存在重要盲点,抑或也许孩子抑郁症背后有更慢性或隐形的因素有待了解。可以从现在开始,从意识到的时候开始,观察和记录孩子症状的变化就好。

第三,孩子的症状有多严重?

比如,学龄前儿童的不开心状态是否能快速、有弹性地转变成开心状态?青少年的生气是有暴力的愤怒,还是急躁发牢骚?症状是否严重到干扰孩子适龄任务的地步(如因为易怒而一晚上做不了作业)?这里想提醒一点,学习成绩下滑虽然是症状严重的表现,但对于有些学生,它并不是衡量抑郁症严重程度的最灵敏的指针。对于这些学生,学业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优先事项,所以即便很抑郁了还会努力保持学业。在抑郁症开始后不会马上表现出学习成绩下降的状况,等到发生时,抑郁症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由于滞后性,建议父母不要因“成绩还好”来推断孩子没有患抑郁症。

父母判断孩子症状有多严重,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这没有关系,因为最后的诊断毕竟还是要依靠医生和咨询师的专业判断。事实上,我们可以善用我们的主观性。只要我们是爱孩子的,那不妨相信我们的直觉,相信我们和孩子之间那份超越语言的联结。问自己:我担心孩子吗?如果我们的回答是“我并不担心”,那进一步问自己“有没有过明明严重,但被我忽略、漏掉的事儿”,最好,我们也和另一半讨论,两个人看到的可能不一样,可以互补。如果我们的回答是“我很担心”,那进一步问自己“我的担心,多大程度是因为我容易焦虑,容易把问题放大”,如果在做了“校正”之后仍然很担心,那么也许事态真的不容乐观。一般而言,父母担心孩子,说明对孩子是关注的,对孩子的状况是有觉察的,在心理咨询师或医生为孩子做诊断的过程中,我们的担心能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

第四,老师向父母反映了哪些症状?

自从上学后,孩子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老师有机会看到父母不一定看得到的症状表现。比如孩子在学校被报告更多的躯体疼痛或不适,难以集中注意力,躁动不安,上课打瞌睡,旷课,作业做得慢,没能力完成作业,忘记或拒绝完成作业,不参与活动,身体退缩,眼神闪躲,精神状态不佳,像变了个人,联系不上,不合群,与人疏远,情绪失控地哭泣或发怒,和老师对着干,偷东西或违规等现象。这些都是抑郁症可能呈现出的症状表现。

如果老师反映了这些问题,作为父母要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呢?有几个方面可以纳入考虑。第一,避免只从“孩子有什么错误和问题”的角度解读,而更多地从“孩子有什么困难”的角度思考。也就是说,不建议直接得出“孩子不学习、不学好”的结论,而是问一问自己“孩子是不是抑郁了”。前者带来的反应是“要严管”,而后者带来的反应是“要帮助”,心态和措施会大相径庭。第二,问一问自己“老师对孩子是否有可能存在偏见”。有的父母相信老师多过相信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认为老师一定是对的。绝大多数老师应该是以育人为念,能客观、公正、努力帮助学生。然而不排除有个别老师并不适合当老师,也不排除老师虽是好心,但不巧对孩子有误会和成见。第三,孩子在学校中有没有遭遇霸凌?是否遭遇人际挫折?和老师的关系如何?和同学的关系如何?如果孩子在学校的人际处境很不好,那每天都得去学校就是一件非常有压力的事情。

第五,孩子的症状出现在哪些场合?

在家、在学校、和爸爸(或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当爸爸(或妈妈)不在场的时候,和亲戚朋友在一起时会这样吗?通过观察孩子症状出现的场合,我们可以判断症状有多普遍,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哪些因素会恶化症状,哪些因素会让症状消减等。

第六,孩子的症状是否与家里的哪个人相似?

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症的孩子的父母超过25%的也会被诊断出抑郁症。如果自己、配偶或亲戚中有人患有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或其他精神障碍,我们必须正视孩子受遗传影响、对于心理疾病有较高的易感性这一现实。而且家族史是很重要的信息,应该提供给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在我们和孩子讨论他的抑郁症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告诉孩子家族史,帮助孩子看到这不是他的错。甚至有精神障碍的家族成员可以成为一个榜样,让孩子看到即使有精神障碍,仍然可以拥有有意义的人生。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讲述了一个既具个性又有代表性的个案。当孩子表现出抑郁的迹象时,父母首先关心的问题是:孩子抑郁了吗,我要如何判断?要回答这个问题,父母需要从情绪、身体、行为、认知、自我态度、人际关系等方面观察孩子是否有常见的、明显的抑郁症状。再结合不同年龄阶段所对应的抑郁症特征,判断孩子是否有所处年龄阶段不常见、易被忽视的抑郁症状。其次在不同诊断标准的提示下,更细致、更深入地收集信息。这不仅是父母主动接受心理教育、自学心理学知识的过程,还便于求医就诊时提供尽可能全面准确的信息来帮助专业人士做出诊断和安排治疗。最后,记得要对所有观察到的症状,进行理性的、全面的且辩证的分析。以上的努力,从不同角度、层次递进地帮助父母面对“孩子抑郁了吗,我要如何判断”这个关键的问题,在这个问题面前做到不迷茫、有底气。

思考与练习

1.关于抑郁症,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孩子的抑郁症有了什么新的看法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bxSp2BWpVQ5unfG0BJ9B/r6JfTc50/CzZRCbBRdUYpWLvyKJkdLzDrqdLSCL2a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