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与抑郁症有关的人格特质和教养方式

某些人格特质也与易感性密切相关,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是影响孩子抑郁症的重要因素。因此接下来依次分析这两方面与抑郁症的关系。

我在临床工作中,曾经接触到一位有重度抑郁症的女孩,她对生活和人性持有悲观的信念和厌弃的立场,小小年纪就“躺平”,对未来没有什么兴趣、动力和追求。当有人喜欢她时,她觉得那个人对任何人都会献殷勤,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当有好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时,她觉得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根本不值一提;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时,她觉得生活更黯淡了,这样的日子不值得每天辛苦地过,因此断断续续有轻生的念头。她的挣扎反映了抑郁患者中甚为常见的两种人格特质:“对自我的低引导”和“对伤害的高回避”。

对这两种人格特质的论述来自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人格理论模型之一——美国精神病学教授罗伯特·克洛宁格(Robert Cloninger)的人格生物社会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结合了遗传学、神经生物学、心理学专业的知识,认为人格(personality)由气质(temperament)和性格(character)组成。

气质包括四个方面:对新奇的追求程度(novelty seeking)、对伤害的敏感与回避程度(harm avoidance)、对奖励的依赖程度(reward dependence)和坚持的程度(persistence)。对新奇追求程度高的人,往往容易激动、热情、急躁,若得不到新奇感则容易产生厌倦。对伤害回避程度高的人小心谨慎、思前顾后,容易紧张、焦虑、疲劳、悲观。对奖励依赖程度高的人,敏感、温和、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坚持程度高的人,比较努力、沉稳,忍耐力高。

而性格包括三个方面:自我引导(self-directedness)、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和合作(cooperativeness)。自我引导程度高的人,善于自我管理,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富有责任心地想办法实现目标。自我超越程度高的人,有精神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创造力。合作程度高的人,善于与人建立关系。

在气质的四方面和性格的三方面中,对伤害的高回避和对自我的低引导,是和抑郁症关系最密切的两大人格特质。对自我的低引导、对伤害的高回避和抑郁症,这三者能够形成循环加剧的关系。更进一步说,对伤害的高回避往往是抑郁的后果,而对自我的低引导则经常是抑郁的前因。也就是说,在假定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自我引导性低的人,存在着更高的罹患抑郁症的风险。而一旦罹患抑郁症,人就容易处在“好的事想不了、坏的事占据满脑”的状态中,对“我不行,我不好”、挫折、伤害、当众出丑等非常敏感。所以,此时的抑郁症患者只能看到伤害。

面对伤害,要回避,这本身不是抑郁症的病态反应,而是正常反应,任何健康的生命个体都需要具备回避伤害的本能,回避伤害才能存活。然而如果只看到伤害,伤害就被放大了。而当伤害被放大时,回避也随之扩大,造成不成比例的、不当的、过激的回避。这种对伤害的过度回避,在心理上的表现为忧心忡忡、患得患失、畏首畏尾。伴随着这种紧张和不安的心理,个体会困在熟悉的、没有挑战的环境里不出来、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没有行动,几乎没有自我引导性。比如,空间上,待在自己的房间;时间上,只有在静谧的晚上、没人的时候才感到有些安全;行为上,用上网、打游戏或睡觉,来回避学业、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过度回避的状态下,抑郁症状容易加剧。需要较高的自我引导性,才能破土而出、涅槃重生,但恰恰自我引导性又极低,因此人就会保持冬眠般的停滞状态中。抑郁症越严重,越回避伤害,越放弃自我引导,抑郁症再次加剧,循环往复中不断恶化。从不出家门到不出卧室门,从和一个好友倾诉到和谁也不联系,从一门课的作业不想做到学校也不想去了……一步步,路越来越窄,如同被抑郁症的黑暗逼到墙角、压迫胸口,难以喘息。

除了人格特质以外,我在临床工作中还观察到,大量青少年的抑郁症都与家庭教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我曾接触过一位有持续性抑郁症的男孩,十分介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对失败非常敏感,对错误的容忍度极低。比如,一个人的时候,过去发生的某件糗事会突然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他即刻产生强烈的羞耻感,并且条件反射地大叫一声来发泄。因为对“做不好”如此敏感而介意,因此他尽量避开竞争,因而自己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实现。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过分关注孩子的成败,“盯着人的毛病不放”,尤其父亲在表达不满、失望、愤怒时完全不控制地发泄情绪,父亲的情绪风暴每次都把他冲击得瑟瑟发抖。而前面说的那位有自杀意图的重度抑郁症女孩,她的家庭也令她感到“窒息”。父母要求她达成的目标难度高,而且父母毫不在乎她的感受。她努力后也达不到,尝试抗议也没被理解。最终她觉得父母背叛了她,把成绩看得比她本人更重要,她感到父母的“自私和虚伪”,于是她还之以冷漠,拉开距离,自顾自“躺平”。

在心理学研究中,我们也一再看到教养方式可以预测日后患抑郁症的风险。澳大利亚精神病学家戈登·帕克(Gordon Parker)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旨在测量两个维度:关爱(care)对应的是冷漠(indifference),尊重孩子自主性(respecting child’s autonomy)对应的是过度保护(overprotection)。研究发现,一般而言,关爱程度高,同时过度保护程度低,也就是既关爱又尊重孩子自主性,是最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教养方式;相反,关爱程度低,同时过度保护程度高,被称为“缺少情感的控制”(affectionless control),是最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教养方式,容易引发抑郁症。

结合以上,就教养方式而言,父母的过度保护或冷漠,会增加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就孩子自身品质而言,自我引导能力低的孩子容易得抑郁症。那么,过度保护或冷漠的教养方式是否会导致孩子自我引导能力下降呢?有心理学研究证明,的确如此。在孩子小时候,父母缺乏情感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孩子长大后拥有低自我引导以及低合作性的特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既关爱又尊重孩子自主性的教养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孩子有更高的自我引导能力、合作能力和毅力,以及更低的对伤害的回避性。而我们谈到过,高自我引导性,是一股预防和抵挡抑郁症的力量,而对伤害不过度畏惧逃避,则是在患抑郁症之后还能有希望打开新的一扇门实现突破的力量。在本书第二部分,我们会进一步讨论父母如何增强关爱和减少过度保护,以及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自我引导性和减少对伤害的回避性。 xx1NHRwvIqykoa8C9PU6osjYBXCn1ohYfA+bQStxt26I5ckQ/f4NK3T2EqxW4Fu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