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不要说“你就是懒”

一名17岁的高中男生觉得自己患抑郁症几个月了,经过诊断,的确符合临床上的急性重度抑郁症。他说:“我跟家里人说了,我可能是患抑郁症了,但是家里人却说是我懒!”

父母的这种反应非常普遍。其实抑郁症和懒有很多相似之处。懒,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在抑郁症状态下的人,被动疏懒,赖在沙发上、床上不动,不做事,不见人,不说话。缺少动态、没有进展,是抑郁症和懒的共性。所以,单看表象、结果,人们很容易把抑郁症当作懒。

然而,抑郁症和懒有很多不同。第一,抑郁症有一些症状是懒所没有的,包括情绪低落、忧伤、悲观,易哭、易怒,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警觉降低,纠结犹豫,反应变慢,动作变慢,语速变慢,声音微弱;不出门,不联系,自闭;精力下降,动不动就觉得很累,再简单的事情都变得非常难,拖延、逃避,小到洗澡这样的日常小事都做不了,甚至下不了床;身体不舒服(恶心、胸闷、疼痛等);恐惧绝望,内疚自责,自我厌恶,觉得自己没价值、是累赘,死了对大家都好,甚至有被迫害的幻听幻觉。总之,情绪、认知、行为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功能受损,意志减弱,身体机能下降。当然,这些是重度抑郁症的全面症状,每个人的程度和表现不同,不是所有症状都会呈现。咨询师和医生会综合考察来诊断和治疗。第二,即使在同一方面,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表现。懒可能是懒得吃,所以不吃东西,而抑郁症既可能不吃东西,也可能吃个不停。懒可能是贪睡,而抑郁症既可能贪睡,也可能失眠。懒是对某些事情没兴趣、没动力,而抑郁症则几乎对所有事情都没兴趣、没动力。懒的人还是有让自己开心的事情的,而患抑郁症的人几乎没有任何事情能让他开心。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懒可以是主动选择,而抑郁症则不是。人会选择懒,但不会选择抑郁症。人会想“我要偷懒”或“让我偷懒不被抓吧”,但不会想“我要痛苦”或“让我活着不如死吧”。

由此可见请父母不要再说“你就是懒”的第一个原因是,孩子其实不是懒,是患抑郁症了。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并接受事实,才能处理并解决问题。否则会误诊,无谓地拖延痛苦,甚至酿成大错、遗憾终生。

第二个原因是,说多了容易让孩子患抑郁症,也容易让父母自己抑郁。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创立积极心理学之前,研究的其实是抑郁。他发现抑郁是“习得性无助”的情绪后果。“习得性无助”最早期是通过电击小狗的实验发现的。重复多次无论如何都不能挣脱被电击的小狗,后来遇到电击也不会闪躲了,即使明明有逃脱的途径,也和它无关了,因为它早已彻底放弃了挣脱电击的念想。该结论后来在其他动物和人身上也得到了验证。多次努力却失败,让人和动物相信自己对处境无能为力,无法改变环境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即发生了认知缺陷),于是放弃努力,对机会坐视不理,被动、消极、忍受(即动机缺陷),结果深陷泥潭之中,出现心境抑郁(即情绪缺陷)。

生活中很多儿童和青少年患抑郁症也是习得性无助导致的。他们反复努力,反复失败,挫败累积,力气、兴趣、决心、勇气、希望都被掏空了。然而,父母指责孩子“你就是懒”的时候,父母的一个逻辑前提和预判是:孩子还没有努力,他是有意的,明明可以那样,他非选择这样。这个预判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然而如果没有觉察到“我们做了预判,而且这只是一个预判”,我们就会深陷在这个预判之中,深信不疑。后果是你相信孩子是有意选择的,并且经过你的灌输,孩子也相信自己是有意选择的。这时,孩子会困惑:“我为什么要有意选择懒惰、不努力、不听话、不上进?我是哪里出了问题才会这样?”从而会对自己的品质人格发生质疑。孩子还会认为:“我也不想懒啊!可我怎么就控制不住自己呢?”孩子可能怀疑“懒”是深入骨髓、不可动摇的,从此也用“懒”的有色眼镜看自己、预期自己,并落入预期、强化预期——“我就是懒”。以上这两种自我怀疑、自我否定,都可能会让孩子逐步走向抑郁症的泥潭。

此外,说“你就是懒”的时候,父母在给孩子定性:你不好。父母一再说“你就是懒”,孩子就一再体验挫败:被嫌弃、看不起,而且是被自己的父母嫌弃、看不起。父母有时会高估批评的正面效果,而低估批评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以为骂会让孩子改变,而忽视了骂会让他受伤。其实,孩子不一定会改变,但一定会受伤。可是,受伤了并且没有改变,那父母怎么办呢?父母也非常为难。父母一再说“你就是懒”,是想让孩子不要懒,可孩子依旧如故,父母也就一再地体验挫败。

长此以往,一个觉得“我改不了”,一个觉得“他改不了”,都习得性无助,并且用自己的无助,强化对方的无助。当孩子陷入“我改不了,我就这样了”的无力无望中时,它折射出的是孩子眼中父母看他的眼光,也就是说,父母先无力无望了。于是,这成了家庭共同的伤痕。

请父母不要再说“你就是懒”的第三个原因是,归因当慎重。人会不由自主地给事情找原因,这一过程被称为归因。“你就是懒”是一种归因,即孩子不做的原因是懒。然而究竟是不是呢?比如,孩子不写作业,背后发生的具体情境可以有很多。不会写,除非有人教,否则坐在书桌前也是浪费时间;喜欢把要交的作业在截止时间的前一刻完成,绝不提前;忘了;想等同学做完了,有问题可以问同学;生你的气,所以不写作业来赌气;手上有好玩的停不下来……许多原因,所以处理方式也不一样。更何况,有哪一个真的算“懒”?笼统地说一句“你就是懒”,恐怕才是有点“懒”,不是吗?当然父母不是有意要懒,最勤劳的莫过于父母了,大多数父母为孩子做什么都可以。很多时候,在“你就是懒”的背后,有爱之深、盼之切。许多父母在自己是孩子的时候,也被笼统地说“你就是懒”,背后也有他们父母的爱和盼。然而这样做效果未必好,一味归因“你就是懒”是一种认知扭曲,它僵硬固化、以偏概全、妄下结论。在我们谈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识别和改变认知扭曲之前,父母首先需要警觉自己的认知扭曲。

归因是接下来的情绪、决定、行为的基础。如果归因有偏差,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情绪、不正确的决策和不能解决问题的行动。如果父母简单粗暴地归因,而不去反省归因是否准确,孩子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孩子感到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时候,归因为“他们不爱我”。这和父母说“你就是懒”一样,其逻辑前提和预判是:父母是有能力理解我的,明明可以理解却不去理解,这不就是有意作对或根本不在乎吗?所以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讨厌自己。归因和动机又密切相关。在这样的归因之下,孩子很容易有意去逆反:“你不是说我懒吗?我就懒给你看!”

总结一下,为什么父母不应该再说“你就是懒”?因为有可能孩子是患抑郁症了,也因为这么说多了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还因为这是在树立一个不好的榜样,会养成有害的归因习惯。当然,父母就算是铁人,也一定有被孩子激怒的时候。爆发的时候骂一句“你就是懒”,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平时,绝大多数时候,我们要抛开这个“懒”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才可能有好的效果。有了好的效果,父母和孩子就都有了成功经验。习得性无助就可以变成习得性乐观。 dntUWiB2hl0KQKgyn00rjolTGktNVciCXGm8hmIWYCCDojblzVAsdBfimZbBFj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