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安全生产形势

20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人类的智慧在科学与技术上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人们发明了飞机、半导体、无线电话、电视、原子能、人造卫星、航天飞机、激光、雷达和电子计算机等,使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科学技术在给人们带来舒适、高效、快捷和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生命风险、环境危害和生态破坏等负面影响。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事件,这是世界石油化工生产史上最为惨烈的事故,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疾的惨剧,最终赔偿4.7亿美元。现在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仍然因这场灾难而远高于其他印度城市。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漏,经济损失约180亿卢布。爆炸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烟尘致使核电站附近30km内的居民点与耕地被废弃,数万人背井离乡,区域生态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灾难。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环境污染、重大事故与自然灾害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同时也造成了物质财富的巨大损失。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保守估计,全球每年的工伤事故达2.5亿起,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发生68.5万起事故,每小时发生2.8万起,每分钟发生475.6起,每秒钟7.9起,全世界每年因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死亡人数约为110万(其中约25%为职业病引起的死亡),平均每天有3000人死于工作,每分钟有2人因工伤导致死亡。全球每年因工伤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12500亿美元,占全球每年平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

事故的出现,对人类生命与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对物质财富造成巨大损失,给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化、数字化生产方式得以普及,硬件的安全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等得到进一步推进,物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由物的原因导致的事故比例逐渐下降。相反,由人因原因(人的操作失误、组织管理失误)导致的事故比例逐渐上升。国内外大量统计资料显示,人因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90%,人因事故归根结底是组织管理失误造成的不良后果。造成安全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是安全管理不科学、不到位,其主要表现为事故灾害后果依然严重,人因事故比例逐渐增大,重大责任事故仍然频发。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2002年以来,全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20年实现“双降”趋势(见表1-1),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仍然较大,我国生产安全风险仍然偏高,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安全管理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表1-1 2002—2021年全国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

例如,2008年9月8日,山西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尾矿库溃坝事故,造成277人死亡、4人失踪、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619.2万元。2015年 8月 12日,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2020年7月7日,贵州省安顺市一辆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撞坏湖边护栏,坠入西秀区虹山水库中,造成21人死亡、15人受伤。

在安全管理活动中,如果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措施得当、及时、科学,就会避免事故发生。

2007年7月29日,河南省陕县的支建煤矿所在地连降暴雨,洪水经废弃的铝土矿溃入煤矿,造成井下水平巷道被淹600余m,69人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有关各方快速反应,全力以赴,科学施救。经过76h的紧急救援,井下被困的69名矿工全部获救。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执行重庆至拉萨飞行任务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面对突发状况,全体机组成员沉着应对,克服高空低压、低温等恶劣环境,在多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备降成都双流机场,确保了机上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1年7月20日,包头至广州K599次列车运行至京广线郑州市南阳寨至海棠寺区间时,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驾驶员严格按照铁路防洪防汛行车相关规定慢速行驶,发现前方线路水漫钢轨后,果断停车,避免了事故发生,铁路工作人员迅速组织旅客有序疏散,将全部旅客安全转移,挽救了全车1196人的生命。 dJzkiP2/V5zg6xFlys3ZfNDlXQ5IBVv6UJAFjvcfXG7S6jlLiSlho7OIsCxu06+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