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愿景,有很多种解释,比如未来图景、理想蓝图、展望、期望等,但我把愿景解释为“激动人心的未来”。
说愿景,很多人会觉得很难理解,但如果说激动人心的未来,大家就很好理解了。重点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未来,而且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未来。对现在的人来说,在思考什么是激动人心的未来时,应该意识到不能局限于过去的想法或制定临时性目标,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视角,要将环境问题等考虑在内。当然,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具有独创性的未来,而非陈旧的想法。制定出这样的愿景固然不易,但是如果你能创造出激动人心的未来,就将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吸引大众纷纷参与其中,而且也会获得公司员工等内部成员的强烈共鸣,掀起一股热潮。
如果你在做演示的时候,注意到对方的企业或者项目没有提出愿景,或者自己的提案中没有愿景,那么就请回到源头思维,设定一个本质问题,并畅想该问题解决之后的未来。然后,请尝试与领导和客户分享愿景。如果这一切顺利的话,你就能与对方形成牢固的纽带,进而迸发出一起朝着激动人心的未来前进的强大动力。
不过,我在这里所说的愿景并非由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愿景必须能让很多人产生共鸣。因此,理想的状态是尽量使用大家都能听懂的、经常使用的平常的表述。此外,愿景还应该既能反映人们当下的希望,又能在未来引起共鸣。也就是说,愿景需要持续引起他人的共鸣,能让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在当下觉得很好,在30年、50年后依然觉得很好。
愿景本来就应该是可预见的事物,重要的是为大家提供一个能够设想的场景和能够在脑海中想象的画面。从孩子到大人,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地想象未来并对未来充满期待,愿景的作用就在于此。请大家站在这个角度重新审视公司以及自己在工作中制定的愿景。如果它是晦涩难懂的语言、陈旧古板的想法、人们无法想象的场景,或者根本就不是激动人心的未来,那么我认为有必要重新制定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