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世界正处于大变局之中,资本主义经济也进入了大转变的时代。在2020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有人发出了“我们所熟悉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已经行不通了”的感慨。并主张从注重利益相关方的“股东资本主义”,转向“通过扭转两极分化局面和解决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资本主义”,此类主张在达沃斯论坛占据了上风。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经济证券化(虚拟化)和以覆盖全球的网络空间为基础的经济网络化趋势愈发明显,资本主义经济的面貌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如何看待这一变化,是将其视为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相连续的第四次产业革命,还是视为“异次元”的后工业化资本主义,各国学者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成为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工业)资本的占比日益下降。就连号称制造业大国的日本,工业在其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也仅为两成左右,在美国,这一比例甚至已经降到了一成左右。
近年来,谷歌、苹果、脸书 、亚马逊公司在业绩方面的突出表现、在规模上的迅猛扩张成为世人谈论的话题,不过,它们开展的主要是商业、金融以及广告宣传活动,也都没有超出以往的商业资本的经营领域。
以往的关于世界史的日本教科书一般将资本主义经济大体分为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第一次及第二次产业革命)。但如今,很多学者都主张要在这两者的后面加上数字资本(第三次及第四次产业革命)。不过,数字资本是以覆盖全球的网络空间的确立为前提的,与其说它是在产业资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如将其视为商业资本发展的新现象。
既然如此,就可以将商业资本的发展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以欧亚大陆为舞台的漫长的陆上发展阶段;二是大航海时代以后以大西洋和印度洋为中心的海上发展阶段;三是产业革命以后依托产业资本发展起来的制造业阶段;四是商业资本依托经济全球化、证券化、数字化再度兴起的阶段。
若对上述四个阶段展开深入分析,不难发现,第一、第二和第四阶段都是以商业资本为中心,仅有第三阶段属于例外情况。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商业资本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重新审视。在重新审视之后,可能会觉得还是根据“商业史观”“交换史观”阐述历史为好。世界史是以“世界”不断发展的过程作为考察对象的,但是,仅用“生产”和“分配”不能很好地解释“世界”为何不断发展。
因此,本书就是在对自古以来商业资本的发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徐徐铺开的一幅精彩画卷。
如今的世界是以“海洋世界”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英国、美国、日本等海洋国家,与在欧亚大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国、俄罗斯、土耳其、伊朗等陆地国家,再加上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各国等,构成了如今的世界。
各个国家和地区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个世界,我们从交换(国际经济)、军事、外交(国际政治)等视角对世界进行全方位考察就变得越发重要。
本书将以下八个历史“足印”串联起来,构成一条概览世界历史的脉络。
(1)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两河流域),因粮食作物(小麦等)分布不均,商人的作用得以突显。
(2)在欧亚大陆游牧民族竞相角逐的时期,阿拉伯商人将沙漠、草原、都市结合在一起,开展商业活动。
(3)在大西洋沿岸,欧洲商人开辟种植园,建立起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4)荷兰商人和英国商人将资本主义经济扩展到全世界。
(5)在产业革命之后,为了宣传、推广及销售被大批量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在城市内外循环往复的商业,以及从商业派生出来形成货币循环体系的金融业,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6)美国商人仿照欧洲国家构建起经济体系;犹太商人凭借英镑和美元将世界经济联结在一起。
(7)19世纪,铁路、蒸汽轮船、电报在欧洲投入商业化运营;20世纪,喷气式飞机、集装箱运输促使国际商业活动获得空前发展。
(8)如今,互联网商业通过遍布全球的网络驱动世界经济。
与以往的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这种单纯的框架体系不同,本书另辟蹊径,以商人编织出来的丰富多彩的“商业空间”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世界的发展过程”作为主轴,将世界史作为一以贯之的发展过程进行解读。
在从古至今的漫长历史长河之中,商人和商业资本作为推动世界日益发展的主角活跃在世界各地,通过错综复杂的“人与物的结合”而形成的网络,从始至终都在引领世界的历史进程。以“交换”作为基石的“商业史观”,为考察世界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世界史有了更多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