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被“宗族”争来抢去的广大农业空间

“贝”在经济文字里被广泛使用的理由

东亚在公元前2700年前后就形成了栽培谷子、黍子等杂粮的农业社会。黄河中游地区年降水量不大,但即使不用灌溉,这一地区的杂粮也能获得一定的收成。农业的经营规模通常都不大,人口规模较小的“邑”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氏族成为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冈本隆司(1965— )编著的《中国经济史》一书指出,在中国,“从远古直到春秋时代,农业生产的方法一直都是这样的,在耕种了数年之后,杂草繁茂的耕地就被放弃休养生息,到别的土地种植,再过数年,又回到此前被放弃的土地耕种,也就是所谓的休耕。并且,从农业生产作业来看,形成了超越家庭范围的协作关系,并不是各个家庭排他性地占有耕地,而是由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结成的集体共同占有土地”。

也就是说,粮食作物的耕种是以自营(并非用来销售)为原则,在自然条件良好的地方分散生产。与灌溉成为农业生产前提的西亚不同,黄河中游地区出现了大规模农业地带。

但是,粮食不足问题仍成为纷争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宗族之间会爆发冲突。

最初,统一、控制了黄河中游地区的商(约公元前1600—前11世纪)的国王推行神权政治。在当时的神话中,共有十个太阳,由这些太阳每天轮替照耀天地,每十天轮一遍。后来将十天称为一旬,作为计算生活时间的单位。商王自称是太阳神的子孙,通过灼烧兽骨和龟甲来判断下一旬的吉凶(占卜),并利用占卜的结果引导社会生产。为了便于别人看到这些占卜的结果,便将这些通过占卜得到的信息刻在龟甲兽骨上,形成了甲骨文。

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广域的市场(商业网络),贝壳(龟甲宝螺,又称绶贝)以及土耳其石(绿松石)都曾被当作货币使用。甲骨文中,与“经济”相关的大量文字都带有“贝”,这就是贝壳曾被作为货币使用的强有力的证明。

当时,农民与牧民的关系也比较和谐,一些带有褒义的字中,都暗含着牧民的“羊”。

即使是在黄河中游地区,也经常出现物品短缺的状况,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如下记述,“商不出则三宝绝”(如果不让商人开展贸易,粮食、器物、财富就会断绝);“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有千金的人,其财富可以比得上拥有一座都城的君主;有巨万家财的人,便能同国君一样享乐)。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商人的实力已经非常雄厚。

黄河中游地区与牧民居住的蒙古高原之间没有高山、大河等的阻碍,牧民反复发动大规模的南侵。在宗族之间也出现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以成为“霸主”的部族为核心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王朝。在此基础上,帝国便得以形成。古代中国幅员辽阔,粮食产区比较分散,故为争夺土地和粮食常年发生战争。

在黄土地上争来抢去的宗族及战争经济

公元前11世纪,来自西部的周依靠武力推翻了商。此后,强有力的宗族凭借军事力量将各个邑统一在一起,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由此确立。周通过分封制度(由自己的近系旁系宗族统治各邑)统治着广阔区域。但是,随着铁制农具的普及、用牛耕种的推广等,黄河中游领域的周边地区不断得到开发,新的宗族崛起,周的统治土崩瓦解。

公元前8世纪,周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各宗族之间争夺霸权的战争愈演愈烈。历史便进入长达550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前221),在这期间,各势力强大的宗族之间战争不断。

到了春秋时代的末期,各诸侯纷纷为促进农业发展而兴修水利,推行大规模灌溉。为了养活数量庞大的军队,不得不通过征调徭役(强制农民劳动)兴修水利工程,来提高粮食产量。

各地实力雄厚的诸侯不断扩大自己的统治区域,从依靠战车作战转为以数量庞大的步兵为主的攻城战。战争需要庞大的军费开支,有两类人变得活跃起来,一是对各地民众实行统治的官员,二是参与筹集战争经费的商人。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7)编写的《史记》就分设了“酷吏列传”和“货殖列传”。前者收集了利用各种严酷手段管束民众的官吏的传记;后者收集了著名商人的传记。

到了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秦、楚、赵三国的人口均接近500万人,齐、燕、韩、魏四国的人口规模均处于200万至300万人之间,这7个国家各自拥有数十万甚至百万的步兵,互相之间展开激烈的厮杀。在粮食产地分布很广的中国,人口集中的地方就成为各地的核心,在当时的中国同时存在着众多以宗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

王朝是各宗族依靠军事力量建立起来并统治广大区域的政治架构。在中国,由于粮食作物的产地非常分散,商人的“无形王国”尚未成熟,宗族凭借军事力量以天下为舞台争来抢去。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天命”观念。

“天命”观念表明,统治宇宙、大地、万物的天帝(天神),将统治天下的神圣使命(天命)委托给最具德行的人(天子)。天命是指让某个特定的宗族的首领担任天子是天帝的意志。天子被天帝允许与他的宗族一起统治大众。这样一来,实现天下大一统的帝国便成立了。历代的帝王都把朝贡看作非常重要的事务。

难以忍耐严酷统治的民众发动起义推翻王朝,被解释为天帝的意志发生了改变,借助农民起义实现了权力转移,表示“天子的姓(宗族)改了”的意思。由孟子形成体系的政治思想,再由南宋的朱熹(朱子)固定下来。

古代中国的“富国强兵”和“经世济民”

古代中国与西亚地区根本的差别,就在于中国不像西亚那样依赖大面积的“灌溉”,而是以宗族为核心。依靠增强军事力量扩大地盘对于宗族来说是最简单易行的办法。

在古代中国,粮食作物的产地并不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区域,所以,古代中国商人的社会地位与西亚大不相同。王朝没有必要把心思花在构建“粮食作物的循环”上面。因此,由军队和官员引发的王朝的兴亡不断上演。

周衰退之后,长达550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前221)是战争频发的时代,春秋时代基本上每两年爆发一次战争,战国时代则每年爆发一次战争。

春秋时代掌管财政的官员之一是齐国的宰相管仲(约公元前723—前645)。管仲从出生到青年时期生活很贫困,后来,好友鲍叔牙发现了他的才华。在鲍叔牙的极力举荐之下,管仲当上齐国的宰相。二人的友情就是闻名后世的“管鲍之交”(并非建立在利益之上,而是建立在彼此信任基础上的深厚的友情)。

距今约2600年前,管仲就阐述了通货紧缩(俭)与通货膨胀(侈)给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管子》中明确指出了货币与经济的关系:“俭则伤事,侈则伤货。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侈则金贵,金贵则货贱,故伤货。”也就是说,通货紧缩状态下生产会停滞;通货膨胀状态下财产的价值会遭到损毁。通货紧缩状态下货币升值,导致生产无法走上正轨;通货膨胀状态下货币贬值,商品变得便宜,导致流通受阻。

具有经济眼光的管仲通过调节“刀币”发行量巧妙地调控经济运行,促进了齐国的强大。

到了战国时代,战争的规模明显扩大,常常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每次参战的军队人数多达数万乃至数十万人。战争也由贵族之间的交战转变为以平民为中心的交战。为了筹集更多的军费,铁制农具、牛耕得到普遍推广,耕地得到大规模开垦。

日语中的“経済”一词,就是源自汉语的“经世济民”。在明治维新时期,福泽谕吉(日本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1835—1901)也有可能是西周(日本的哲学家、启蒙思想家,1829—1897)在翻译英文书籍时将economy翻译成了“経済”。

秦代商人吕不韦

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天下。秦王嬴政成为始皇帝(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21—前210),奠定了古代中国的基础。但是,围绕霸权展开的战争要耗费巨额军费,需要借助大商人的力量筹集。在战争已经常态化时期,一些帮助王朝筹措军需物资的商人大发横财。

出身商人世家的吕不韦(?—前235)拥有非同常人的眼光,当他得知有一位秦国公子因沦为赵国的人质而终日郁郁寡欢的时候,他敏锐地意识到,“奇货可居”(不能错过良机,必须好好利用),并决意对这位公子重金扶持。后来,这位公子成为秦庄襄王,庄襄王的儿子嬴政统一了全国成为始皇帝,吕不韦也身居宰相的高位,权倾朝野。但是好景不长,秦始皇鉴于吕不韦与诸侯宾客来往频繁,恐生变乱,将吕不韦流放到蜀地,最后,吕不韦饮鸩而死。吕不韦的故事虽然只是个例,但是,在大规模战争频发时期,商人与官员合谋操纵王朝在当时确属常事。 BeQusNuJh97GMWzYtG+q32tM3/PBzGsgydqxOyoKCewwPDAtDMM5kXrtsDIfGSv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