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培养对机缘巧合的敏锐感并非易事,尤其是在连我们自己都觉得某些想法不着边际或是周围的环境对创新思想并不友好的时候。不过尽管困难重重,我们仍可采取有序的步骤培育这种机缘巧合的增强术,将我们的思维观念塑造得更加开放,从而为机缘巧合的到来做好准备。
在一项长达数年的研究项目中,我们发现“生活重塑实验室”开发出了一些简便易行的、能够重塑思维观念并推动机缘巧合产生的有效方法。而“生活重塑实验室”正是通过不断传授如何对现有资源进行“将就”利用的经验法则,才得以从一个小型团队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
举例来说,“生活重塑实验室”对于新项目的预算考量主要基于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这个项目是必不可少的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组织内部有谁可以提供相应的资源而不必额外购买吗?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在大家认识的人中有没有谁可能获得这种资源呢?如果还没有的话,那么能不能想到更加廉价的替代品呢?只有在回答了这一连串问题之后才可以进入采购流程。这种做法基于的逻辑是,人们在寻找新资源时,有可能忽略了自己手头已经具备相应的替代方案。
而在优素福的案例中,“生活重塑实验室”团队利用Skype连线或者面对面授课等手段,通过经验交流的方式传授简单又廉价的解决方案及相关工具(包括简明的社交媒体指南),从而帮助当地民众转变观念,同时也让该团队在当地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生活重塑实验室”可能只是一桩个案,但我们的研究表明,这样的模式是普遍适用的,不论是伦敦的服务员还是欧洲的画家,抑或是美国《财富》500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都可以从中受益。这些课程也可以扩展到几乎任何领域,无论是我们的个人生活、学徒计划、商业支持项目、企业孵化器,甚至整个公司,都可以学习借鉴。
不必总是纠结于外部资源的缺乏,只要试着去激发人们的潜能并给予其足够的尊严,我们就会发现,那些原本只能依靠外部“输血”勉强度日的“伸手党”以及经济状况不佳的“打工人”,都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好运。
“重构”行为对于机缘巧合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帮助当事人发现潜在的事件和境遇,并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即发现诱因并“穿针引线”。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在于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我们不能守株待兔,坐等机遇自行亮相,而应以开放的思想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如此才能让各种机遇围绕在我们身边。
当我们不再将框架和约束视作理所当然时,便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当其他人还在为各种障碍所困时,我们早已实现了成功跨越。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