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被固定思维牵住了鼻子?

对于机缘巧合来说,知识和技能是一把双刃剑。

专业知识往往条理清晰且易于获取,如果对特定领域有深入了解,便可以比一般人更容易展开“异类联想”或发现关联。然而如果对专业领域过于精通,同样可能导致“功能性僵化”。

所谓“功能性僵化”是指人们经常接触或观察同一工具的常规用法,从而难以接受对该工具的创新使用。习语云:“手里拿把锤子,看啥都像钉子。”可以说是很准确了——不过如果想要打造机缘思维,那么应变能力、开放精神以及创新意识都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经常能从动作大片中发现对以上这些能力的演绎。主人翁通常是詹姆斯·邦德、劳拉·克劳馥、杰森·伯恩之类的英雄在以寡敌众或是火力悬殊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应变能力,将诸如借书证或卷发夹之类的日常小物变成了扭转战局的致命武器。是的,这又是好莱坞的老套剧情,但我们都应从中认识到随机应变的重要性,这不光适用于某个具体物品,同样适用于各种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

研究表明,如果某人对于某种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稔熟于心,那他就不大可能给出更加简便的设计。人们也常常意识到自己习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因为手头没有其他办法。但是创新恰恰源自人们被迫舍弃自己习以为常的物理或思想工具,并探寻新的工作或思考方式。当人们采取不常用的手段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展现出高度的创新精神。

企业和个人对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深厚的专业基础之上的价值创造——常常不乏溢美之词,不过同时我们也必须警惕这些核心竞争力被固化成“核心顽疾”。正如好莱坞电影里的超级间谍,我们不必天生具有克服“功能性僵化”的能力,这些可以通过实践和训练培养。异常的状况和崭新的体验都可以当作极好的锻炼机会,它们能够强化认知灵活性并有助于克服功能性僵化。

一个关于非营利组织奥霍斯(西班牙语意为“感知之眼”)的相关案例。该组织由墨西哥社会企业家吉娜·巴德诺赫(Gina Badenoch)设立,旨在帮助视障人士完成生活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组织一直强调对视障人士(出现视力问题后展现出的)其他能力的开发,而非过分关注他们的视觉缺陷。

奥霍斯最著名的一项倡议就是所谓“黑暗中的宴会”,光看名字便可大致了解其内容。盲人服务员将视觉正常的来宾们引导至各自的座位,同桌的来宾们因为无法看见对方,所以互不相识,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方式也与平时大为不同。大家同处于黑暗之中有助于摒弃平时一些基于外观相貌的偏见,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来宾们不得不调用耳朵等其他器官来替代眼睛的功能。在无法观察面部表情的情况下,人们会更善于解读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相应地也会在发表谈话的时候更富有表现力,以确保正确传递信息。

我曾经在这种环境中进行过好几次充满意义的深入交流,因为大家的重点全部放在了对话本身(当然还有食物),心无旁骛。在一次年度沉浸式领导力会议——“剧场演出”中,我坐在一位叫伊夫的男子旁边。一番深入交流后,我们发现了彼此生活和思想上的许多情理之中或是意料之外的共同点——我怀疑如果是在灯光璀璨的传统晚宴上,可能难以达到如此效果。原来伊夫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ICRC)——一个三度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全球拥有15000名员工的国际组织的总干事。如果我们的结识是建立在看见或是对彼此“有所耳闻”的基础上,那么我们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个人层面上的联系吗?我不大确定。

更加直白地说,如果你对某个给定工具的用途一无所知,所谓的“功能性僵化”便完全不存在。如果你对某个具体的方案、方法或系统毫无概念,你就不必刻意“摒弃”成见,你能够摆脱僵化思维的影响走上自由创新之路。

与此同时,在毫无工具可用的情况下,“功能性僵化”自然也成了无本之木。设想一下,有人给你一颗钉子,然后告诉你必须设法将锋利的一端扎进一块木头,我们可能会立即开始寻找锤子,并祈祷这玩意仍然躺在上一次摆放它的位置。假如你从来没有听说和见过锤子,更没有看过别人使用锤子敲打钉子呢?你可能就不会去寻找锤子了,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手上欠缺这么一个物件,而是会四周看看有没有什么称手的重物可以借用一下。

复杂工具的缺乏可能会加速变革和创新。比如自动取款机这种在发达经济体中稀松平常的东西,在一些发展中经济体中却被视作罕物。因此,这些地区的人们不会被某些“事情本该怎样”的先入之见所束缚,从而能够更加迅速地采纳最新科技和解决方案。

试想一下,一位朋友向你借200块钱,你打算在送她回家的路上,从附近的一台自动取款机中取钱给她。不巧的是自动取款机的现金用尽,或是出现故障,甚至被搬走了,那该怎么办呢?你会意识到自己竟然被一直以来最为依赖的取现系统狠狠摆了一道。即使你打电话给银行投诉,银行也无法解决你的燃眉之急,只可能在今后尝试对取款机进行改良而已。但是如果你的附近并没有安装自动取款机,或者你所处的环境中根本不存在这样一种东西,你便不会拘泥于机器本身了。相反地,你可能会转而思考一个潜在的问题:如何才能将200块钱顺利交到朋友手上呢?

再让我们来看看肯尼亚国内的转账系统M-Pesa,这是该国手机银行业务领域内的一支生力军。在这样一个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却不具备健全的自动取款机网络的国度里,M-Pesa蓬勃发展,用户数以百万计。随着肯尼亚经济的发展繁荣,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涉足金融交易,然而其国内自动取款机的网络配置却相对落后,尤其是在偏远乡村地区,实体银行网点十分稀缺,于是该国索性直接快进到手机银行阶段。

肯尼亚作为一个发展中经济体,在手机银行领域的成就已经超越了许多所谓的发达经济体。在高度工业化的西方国家里,遍布四处的自动提款机和银行网点,以及大量配套的法律法规,实际上这些优渥的条件很可能已经成为探索更新更快更有效的金融方案的一种阻碍。

当然这并不是说为了发展手机银行,就必须把大量的自动取款机和银行网点关停(尽管某些读者可能会质疑银行是不是已经在这么做了)。重点在于,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不拘泥于用传统方案来解决某种问题,那么便不会受到“功能性僵化”的束缚,于是便可以打开充分的想象空间去开辟一种崭新的手段。

这就是为什么网飞(Netflix)上诸如《国际名厨争霸赛》等节目与戈登·拉姆齐(Gordon Ramsay)的《拉姆齐最佳餐厅》等传统节目相比显得尤为别具一格。像拉姆齐这样的烹饪节目遵循的是传统真人秀模式,并将其简单照搬到食物上,导致节目的内容、情节乃至菜品本身都乏善可陈。相较之下,《主厨的餐桌》(《国际名厨争霸赛》的灵感之源)则是在特定的拍摄背景下,通过对剧中人物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展示来推动剧情的。从中可以看出,该纪录片的制作团队未必抛弃了传统的叙事顺序,但他们的确通过放慢节奏、拉满细节等叙事方法将厨艺的哲学和技艺娓娓道来,最终实现由简单食材到味觉艺术的精彩蜕变。

如果你向《主厨的餐桌》制片人讨教创意,他们可能会告诉你这种风格的切换源自“一无所知”以及经验不足。他们没有受到“功能性僵化”的影响,毕竟如果没有锤子,自然也就不会看啥都像钉子了。为了避免自己因受到思维定式的束缚而与各种潜在的机会或可能性产生隔阂,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在自己的大脑中建立起多种思维模式。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副董事长,同时也是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幕后智囊的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一向以目光犀利而著称。他认为,只是单纯识记各种孤立的事件通常没有太大作用。相反,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思维框架以便将各种零碎的事实串联起来并整合出新意。如此一来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所谓的“可得性启发式”,也即仅仅基于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正如芒格所指出的,大脑的工作原理类似精子和卵子:当第一个主意闯入脑海时,其余想法便会被拒之门外。但我们因此更加维护自己的初始判断,导致得出许多错误的结果并开始变得故步自封。对此,芒格的建议是注意培养差异化以及辩证性的思维模式。根据芒格的测算,如果人们的头脑中能够同时具备50种左右的思维模式,那么便可成为“世界顶尖的智者”。

这种兼容并蓄的理念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顺带一提,黑格尔的故居就坐落在我的家乡海德堡,自青少年时代起我便对其思想很感兴趣。

德国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将思想的进步视为一种辩证法,也即从最初的某一观点(正题)起步,发现其中的缺陷,然后用另一种观点(反题)加以反驳,当然后者也是具有自身缺陷的。最后,通过以上两种观点的对立统一,催生出一个集正反两方面观点之精华于一身的全新观点(合题)。此后,该合题便转化为另一个新的正题,接着又出现新的反题……以此类推。

这一过程周而复始,除非我们执意坚持某一正题而拒绝接受任何反题,否则不会停止。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在合题出现之前,正题和反题都会在我们的思想中共存,于是我们便不会以非黑即白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种思维模式看起来和许多人的世界观背道而驰,但事实上我们的研究发现,许多顶尖的成功人士在思想上一直都保有许多相互对立的观点。

思维框架对于机缘巧合可能产生两种影响。一种是消极影响,它可能会让人目光受限,无法察觉异常状况;或是让人固执己见,对不合意的事物充满质疑或是彻底无视,使得人们勇往直前的信念受到动摇。另一种则是积极影响,有助于人们将知识和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并创新思想。与肌肉记忆类似,我们的思想也需要适时地“遗忘”一些既定范式,如此才能真正取得突破。所以重点在于,每个人都应当善于运用思维框架,而非反过来受制于它 [1]

撰写本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我对存在于自身的、习以为常的“功能性僵化”进行反思的一个途径。在本书写作的初期,我和我的朋友兼前女友苏菲在咖啡馆碰了次面。在此之前我刚和我的出版商进行了一次畅谈,他提出最好可以在书中融入更多的个人经历,于是我便询问苏菲是否了解哪些基于机缘巧合的浪漫爱情故事。

“我们俩的!”她激动地叫了起来。我笑道:“可惜我们现在不在一起啦!”

苏菲对于我们这段旧情的描述让我改变了对何为“良缘”——更广泛地说就是何为“成功”的评价标准。

苏菲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一个隐藏在热情外表之下的内向者。尽管在个人生活中她热衷于各种冒险,但一旦进入工作角色,她就会变得异常谨慎。为了攻读全球心理健康理学硕士学位,她早在提出入学申请之前便急忙奔赴伦敦,只因有人建议她最好在当地完成全部申请流程。那段时间里,她常常感到很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

那一天和往常一样,又是一个灰色的日子。她来到当地的一家星巴克打算找份工作,结果“坐在我身边的小伙(也就是我),后来竟然成了我的男朋友,我俩的关系维持了一年多,而他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社会企业家们的世界的大门”。

虽然我和苏菲的恋情最终退回到友情的位置,但苏菲在谈话中依然表示,如果没有在星巴克的那场偶遇,她的生活之舟便会驶往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而她所说的下面一番话,再度让我陷入了深刻的反思之中:

“你向我推荐了‘哈勃公寓’(The Hub,伦敦当地的共享办公空间),那里的人们对于社会问题满怀热情。在那里我意识到,虽然自己并不是企业家,但同样拥有一种企业家精神。我与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谈甚欢,我们彼此都能理解为了激情和梦想,必须承担风险和走出舒适圈。如果不是我们的那场偶然相遇,我相信自己永远也无法找到这样一个社群。”

正是在那样一个共享空间里,苏菲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同时也结识了她的下一任男友。虽然这段恋情也没有走到最后,但这位男子成功地帮助苏菲建立起深厚的自信,至今仍在她的心目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在苏菲看来,我与她的邂逅是她此后一系列机缘巧合经历的开端。更重要的是,这种环境能够让她毅然抛弃诸如“女生就应该在30岁之前稳定下来”等世俗规范。她觉得自己现在每一天的生活都拥有各色各样的有趣同伴以及不可限量的发展机遇。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即使两个人没能终成眷属,同样可以谱写一曲爱情的佳话!”

不用说,苏菲的这句话让我如沐春风。作为一个自认为心胸开阔的人,我开始反思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着的许多偏见。同时也意识到,我与苏菲的意外邂逅同样也让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真是令人感怀的因缘际会啊。 xcS6+c71m/DFLy5/oTGE9OgCFWrZnQrGjuryO/uKjTc7oCbKbkk0xYb1yi9tlgf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