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九七三年

致乔恩·严·李

寄自香港,九龙,1973年1月9日上午10点

1973年1月9日

亲爱的乔恩:

接到万法电话的那天,我刚巧收到了镜海那个“招人爱的混蛋”的来信,冥冥中多么令人始料未及。

他给我寄了一张生日贺卡,上书“知交如你,世所罕见”。如今,教我何以为复?我失去了一位真正熟悉我……懂得我的密友。

镜海是我的弟子,更是朋友。不过,有一件事我庆幸至今,我们的友谊曾让我俩相互扶持着走过了多少人生的起落。他是个男子汉,我爱他。乔恩,你懂的,我也失去了一个兄弟,他的好与不好,我也一概敬之爱之。

若有我能帮忙之处,请尽管开口。走笔至此,悲不能书。

小龙

又及:他是一个斗士。不论能否成功,他都始终拼尽全力!

李小龙与周裕明(左)、严镜海(右)的合影,三人自20世纪60年代初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致乔恩·严·李

乔恩:

谢谢你体贴的回函,乔恩。镜海或许是固执了些,不过在我看来,他是个好人。他也许算不得十分圆润守序之人,但他从未有意伤害过谁。他的确有些脾气,但是非曲直,他自是清楚。

我,李小龙,又经历了一次失去,而这次失去的,我将再无法弥补。

小龙

致李俊九

1973年2月9日

亲爱的俊九:

此刻,我正在邹先生的办公室里。我们两人都在等你寄来之前说好的那些弟子的照片。

我眼下正忙着拍摄华纳的电影,剧本一事,邹先生已令他的合伙人开始着手准备了。

所以,能否麻烦你把那些照片加急寄过来?如此我好把你对这个预备项目的建议和这些照片一起转呈邹先生。

我一切都好——不!应该说是“好极了”。我如今的情况你是知道的。顺利得一塌糊涂,我都快受之不起了。多保重你的膝盖,也祝你好运。身为一个韩国人,要是膝盖出了问题,那就全完了。

诚挚问候。

你真诚的
李小龙

《死亡的游戏》( The Game of Death )的拍摄间歇,李小龙与合作制片人邹文怀(右)在片场交流。——摄于1972年

致泰德·阿什利

1973年4月22日

泰德:

如今,找我拍片的邀约数不胜数,保管教你又喜又惊。

从追求实在、高效的商业角度来说,这次合作希望你我双方都能本着公平公正、互信互惠的原则——在香港与某些个人和企业合作拍片时,我曾有过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换言之,我吃过亏,不愿重蹈覆辙。

我相信华纳即便不和我李小龙合作,也不会存在任何损失,而我这边其实也同样如此。因此,站在对等的立场上,不论是出于纯粹的商务关系还是别的什么,我都真心希望能在这次会谈中,看到一位真挚且真诚的朋友——泰德·阿什利。

归根结底,电影讲求的不外乎是追求品质、肯下苦功和富有专业精神,作为朋友,相信你一定会赞同我的这个观点。我在武术和表演两方面均有长达二十年的经验,如今已能不着痕迹地运用表演技巧真实、有效、巧妙地表达自我。简而言之,个中诀窍没有人能比我领悟得更透彻。请原谅我的直言不讳,但这确为我的真意!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诚挚希望此番合作你也能拿出诚意来,行事绝不偏颇、公正合理。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我才愿意有钱不赚——差不多有近十位制片人急不可耐地想找我商谈——专程期待与你的会谈。泰德,你也看得出来,我的执念是一定要拍出史上最他妈(请原谅我粗鲁的用词)独一无二的功夫片。

最后,这次会谈我会给你我的真心,请你别只拿理性相对。作为回报,我,李小龙,将始终深切感激你的极力促成。

李小龙

致泰德·阿什利

泰德:

谢天谢地我和迪克·马(Dick Ma)谈过了,以下是一些新想法:

1.我准备好要开工了——虽然同时还在筹备几个别的项目,但随时都可以出发,奔赴指定地点。

2.我打算把《猛龙过江》的样片寄给你,麻烦你给点意见,看看是否可以在美国发行以及怎么发行。

总而言之,我现在闲得发慌,已经跃跃欲试了。

回头再给你写信,请设想一下我们合作的无限可能吧——绝对登峰造极!!
小龙

致木村武之

1973年5月

武之:

生活总是好坏参半,现在你正该多关注其积极的一面。这的确不易,不过好在我们生而为人,拥有自我意志。如今,是时候动用意志力了。

生命是个流动的过程,途中难免会冒出些令人神伤之事——留下伤痕或许是无可奈何之事,但生命仍在继续,如滔滔流水,一旦止息,必生陈腐。朋友,请一往无前,因为每一段经历实则都是一种收获。另外,如有需要我帮忙之处,请尽管开口。

全力冲刺吧,毕竟镜海就曾如此活过。生活就是这样,美好有时,艰难有时。

保重。

小龙

致詹姆斯·柯本

1973年6月13日

吉姆:

在洛杉矶时我就一直挺想你的,不过那套极为好看的衣服我落在你家了。希望你喜欢。这边一切都好。我和斯特林谈过了,我以为把《无声笛》交由你来负责更为合适。

电影首映时没准我会再回来一趟。华纳请到了曾为《肮脏的哈里》( Dirty Harry )和《碟中谍》( Mission Impossible )献艺的那位艺术家 ,邀他来为《龙争虎斗》配乐。还有一个喜讯是,片子将会于暑期档在好莱坞中国剧院 放映。

祝好,沉住气。

小龙

又及:代我问候贝弗莉

李小龙曾打算在今后的电影中塑造一些鼎鼎有名的中国历史英雄人物。如图所示,他甚至还为此专门设计了一些古装戏服。——摄于1973年

致泰德·阿什利

寄自香港,九龙,凯悦酒店

1973年6月

亲爱的泰德:

写这封信是特为向你报平安,我这个“十八岁”的大小伙子已安全抵达。

电影《龙争虎斗》的名字,请务必仔细斟酌斟酌。

1.这条“独一无二”的中国龙(精神象征)使的可不是寻常香港电影中的那些花拳绣腿。

2.借助适当的宣传,我们可以在银幕内外向公众强调,这条龙接连打破了此前所有的票房纪录—恰如你所言,“它大受欢迎”。

我由衷地认为这是个好名字,你可以再慎重考虑一下。所谓“龙争虎斗”,无疑暗示了片中将出现一位人杰。

时间紧迫,泰德。

另请记得将那两份剧本寄给我,我好研究研究。

诚挚问候。

李小龙

李小龙在给泰德·阿什利的信中附上了他的手书繁体汉字“龍”(箭头所指)。在箭头下方的括号中李小龙写道“顺便说下,这是汉字‘龍’”。

李小龙在《龙争虎斗》的片场指导剧组人员拍摄。——摄于1973年

致邵逸夫

亲爱的逸夫:

截至目前,我九、十和十一月均有时间,在此三月间,应能与邵氏影业合作。

具体事宜,等我到了再行详谈。

李小龙

致阿德里安·马歇尔

1973年7月20日

亲爱的阿德里安:

我将于八月三日飞抵洛杉矶,希望你能把八月四日和五日的那个周末空出来,咱们一起坐下来商讨一下以下事项:

1.与汉纳·巴伯拉动画公司(Hanna Barbera)的合作

2.华纳的提案

3.意大利的泰坦纳斯(Titanas)

4.香港安迪(Andy)的提议,这个等我到了再当面跟你解释。

总之,日程排得满满当当的,录制电视节目、接受合众社(United Press)的采访等等。我会在洛杉矶待上一星期,然后八月十八日动身去纽约,参加为期一星期的宣传活动,兴许会上约翰尼·卡森的《今夜秀》之类的吧。之后,我的这趟宣传活动将于八月二十四日正式落幕。八月二十五日,我会和琳达在洛杉矶碰头,然后就着手准备返港,但愿一切顺利。

在此期间,如有无须我出面的初步商讨,你可以先行处理。不过,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希望能先和你面对面坐下来,商量一下牵扯整个计划的所得税问题。另外,在与邹文怀会面之前,我想先和你照个面,然后咱们再一起听听他的想法。顺带一提,我还收到了一些涉及出书、设计服装和代言之类的邀约。总而言之,见了面再跟你细说。

保重,朋友。

特此修函。

小龙

又及:期待你我之间能建立一段真诚互信的合作关系,光明磊落地做些实事。另外,塞·温特劳布不久前来电说要飞来香港,似是要专程来跟我谈个大计划。不论如何,在我们与文怀和/或塞面谈之前,我都不会签署任何文件。那么,就请你好好准备了!!再会。

尽管李小龙的成功来之不易,但他最关心的始终是要坚决保证作品的质量。这也解释了为何他的电影经久不衰,成就了功夫片永恒的经典。 O2XitxZtwOwlJ8yZLLOd+rs7d9/L9RR8qCQPcHJuqLQDwbjXf2ZBqPwt/C6D4s2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