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汉字与地理

要明白中国文化之所以能扩大在广大的地面上,维持至悠久的时间,中国文字之特性与其功能,亦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现代学者钱穆

jīn

金文

小篆

唐 法门寺地宫四门金塔

唐 法门寺鎏金银捧真身菩萨

战国 金虎

“金”字的金文从土,表示是土中的矿物,左边的两个黑点是冶炼的金属块,最上部的是“今”,是声符(读“今”的音)。《说文解字》说:“金,五色金也。”就是五种金属:白金是银,青金是铅,赤金是铜,黑金是铁,黄金才是真正的金子。汉字“金”的本义和现代“五金”的“金”近似。

固若金汤

中国青铜文明极其辉煌,商周时期的金乃指青铜。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作金文。

中国古代的乐器称为“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其中金指钟。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以金为首。

金属的质地坚硬,被用来形容坚固、牢靠的事物。朋友之间有着非常好的、牢不可破的交情,被称为“金石之交”;坚固的城墙可以形容为“固若金汤”。

“金”字作为部首组成的字一般都与金属有关,如“铜”“铁”“锡”“铸”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木”字像一棵有枝干、有根系的活生生的树。

“木”的本义为树,是个象形字。树木可以加工做成家具、建造房屋等,如木材不规则,木工则要用墨斗拉线在木头上打上一条黑线做标记,便于加工,“故木受绳则直”。

明 木制家具

用“木”组合而成的字有很多,都跟木本植物或用木材制作的物品有关。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两棵树在一起就可以会意表示一小片树林,而三棵树木在一起就构成大片的“森”林了。人走累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就靠在一棵大树下“休”(“亻”加“木”为“休”)息一会儿。

徐悲鸿《晨曲》

“集”就是许多鸟停在树上休息,表示聚集、集群。而“焚”就是在树林里放火,这或许是我们祖先在刀耕火种时代的记忆吧。

shuǐ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水”是个象形字。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水”字的形体都表现了弯弯曲曲流水的样子,其中的几点,表示激流中溅起的水花。

“水”的本义是指河流。比如渭河古代称渭水,淮河古代称淮水,泗河古代称泗水,等等。

中国人对于水,有着特殊的情感,水或藏于地下含而不露,或喷涌而上汩汩为清泉,细流集为河湖,河湖汇成江海。泉水叮咚作响,唤起智者灵动的思虑;春雨滋润大地,德泽万物而默默无声。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说:“智者乐水。”(有智慧的人喜欢水。)另一位大思想家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说,水性接近大道。)人们用水来形容温柔的女子,说她“柔情似水”,水也用来形容持之以恒的力量,如“水滴石穿”。

民国时期的画作:温柔如水的女子。

人生如饮水,冷暖自知。要活得健康,就要使自己的身心像流水一样通畅不腐。

huǒ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火”是个象形字,甲骨文描摹的是一团燃烧冲腾的火焰形象。篆文的形体线条化,不过还是能看出火苗冲腾的样子。

在没有火的年代,原始人住在洞穴中,靠采集野果、捕捉小动物为生,东西都是生吃的,而且还常常挨饿,因为要躲避野兽的伤害,他们不敢随便出去寻找食物。雷电常常将树木击燃,蔓延的大火烧毁了人们生活的森林,害得他们四处奔逃。人们在火熄之后返回,找到许多烧死的野兽,他们发现,烤熟的肉比生肉好吃得多!慢慢地,人们学会了把火种带回洞穴中,让它昼夜长燃不熄,阴冷的洞穴从此变得又暖又亮。更使原始人惊喜的是,有了火,和人类抢洞穴的野兽也不敢闯进来了。后来,人们又学会了靠钻木、打击燧石等人工方式来取火。相传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方法,他被后人奉为中华上古杰出首领的代表“三皇”之一。

薪火相传

远古时代,火种得来不易,需要小心保存,在前一根柴烧完之前,要赶紧把火传给后一根柴烧着,这样火种才会永远不熄灭,叫作“薪火相传”。后来,人们用“薪火相传”来形容师生传承,学问和技艺一代代继承相传下去,也用来比喻形骸虽然有尽,但精神不灭。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从甲骨文、金文的形体来看,“土”字像地上有土堆。篆文的形体,二横表示地上、地中,一竖表示植物从土中长出,也就是能生长万物的就是大地之“土”。

土地生长着草木五谷,养育着万物,人们对大地充满敬畏和感恩,认为它是具有无穷力量的神灵。为报答大地的恩赐,人们每年都举行祭祀土地之神的活动,一年两次,春季耕种时举行的叫春社,祈求土地神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秋季收获时举行的,称为秋社,向土地神报告丰收的喜讯,答谢它。

坛是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成的高台。

古代社会以农业为本,祭土地是上至天子王公,下至小民百姓一年中的大事。官方修建有专门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明清两代的是社稷坛(现在位于北京中山公园内),坛上有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土,象征着全国的土地;民间则自发修建小型的土地庙,它是分布最广的用于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庙中供奉的土地神一般是白须白眉、慈祥可亲的老爷爷的样子,又被称为土地公公。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玉”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用一根绳子串吊着三块玉石。金文和小篆都很像“国王”的“王”字,其实不一样,“王”字三横间的距离不相等,上空小,下空大,而“玉”字的三横则是等距离。后来为了避免与“王”字相混,所以才加上一点写为“玉”。这一点可以理解为玉也有不完美的瑕疵。

“玉”的本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古人崇敬玉,把玉的温润而坚硬的品质之美引申为仁、义、智、勇、洁五种品德的象征。

玉是一种高贵的礼器,古代以苍璧祭祀天神,用黄琮祭祀地神。玉又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将玉置于死者的九窍,可以保持尸骨不朽,所以用于丧葬的玉器在汉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shí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石”是个象形字,上面像山崖,下面有一块大石头。

画家傅抱石的名印:抱石。

画家齐白石的名印:白石。

石头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工具,在石器时代,人们用石头做成石刀、镰刀、石棒等。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中国古代有女娲用石补天的神话传说: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战败,气得用头去撞天地之间的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创世女神”女娲炼制了五色石,用来补好天空,并灭除了恶兽猛禽,人类始得以安居。

中国人喜欢美石,玉就是美好的石头,人们用来做配饰、做礼器,形成了玉文化。还有各种奇石,人们用来做盆景、假山,在一方长盈尺的盆景中展现江山万里或千岩争秀的奇观。石,在意向上代表了大自然的山水之美。中国画家大多喜欢名字中含“石”字,如明代大画家石涛,现代大画家齐白石、傅抱石等。

山水盆景是按照真山真水的天然气质选取适宜造型的石料,人工雕琢成假山,并配种植物、配置小景。将自然的景色浓缩到浅盆中,盛在几案上,使人如临名山大川之间。

shān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甲骨文、金文的“山”字,描摹了三个山峰连绵组成的一座山的形状。在篆文中,“山”字线条化了。

这是宋代画家米芾的画作,表现了烟雨中的云山。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名山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岳,其中的三山传说是神仙居住的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神山在人世间缥缈难寻,人们就把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浙江的雁荡山列为“三山”。古代的人们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它们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以此象征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

泰山十八盘,这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00余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

泰山高大雄伟,挺拔入云天,被誉为“天下第一山”。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被视为崇高、伟大、神圣的象征,有“五岳独尊”之说。泰山封禅是历代帝王的追求,封禅是一种规模盛大的祭祀天地的典礼活动,其隆重的程度超过帝王登基的仪式。因为帝王自称受命于天,泰山高耸入云,接近天神,帝王在这里向天神报告天下太平,答谢上天的保佑,更要报告自己的政绩如何显赫。

xué

金文

小篆

“穴”从金文、篆文的形体来看,像有窗口可以通风的岩洞、居所或土室之形,是古人用来居住的土穴,里面的圆弧像是窗口、挖痕,是个象形字。“穴”的本义为古人居住的半地下的土窖、洞穴。

北京猿人洞

在远古时代,先民是利用天然的洞穴栖止,后来才懂得建造更适合于人类栖止的住所。起初的建筑情况相当简陋。在中原黄土地带,古人多在平地掘出类似地窖般的窟穴,上面以树枝架构起顶盖,并苫之以茅草或兽皮,这种带有顶盖的半地下式的建筑也叫“穴”,是对以前自然洞穴名称的沿袭。

yǒng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永”的古文字形,描摹了一个人在水中游泳的形象。

“永”字最早的意义是表示游泳,后来多用来指水流源远流长,人们于是加“氵”旁作“泳”来表示它游泳的原意。在古老的诗歌集——《诗经》中,有一篇《汉广》,其中说“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意思是说汉水宽广无边,不可以游过去。汉水长又长,不可以乘木筏渡过去。诗中前一个“泳”表示游泳,后一个“永”则表示水流长的样子。

水流长远,又引申出长久、长远的意思。以前,人们在给长辈写信时,末尾常有“躬祝永年”的话,也就是“祝您长寿”的意思。人们纪念英雄,会说“永垂不朽”,表示他们的精神美德会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RIC6PT3AneqN7/fCrmxZPRhrmE4+XOOmgHlKMse3F6ZsGIZqKa60UPCl7COXTU6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