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汉字与天文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

zhōng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中国古代的旌旗由多条叫作“斿”(liú)的飘带组成。甲骨文、金文的“中”字,描绘的是有长长飘带的旌旗随风飘动的样子,旗杆中心的那个圆形或方形物是竖扎的木块,可以增加旗杆抗折的强度,这个木块叫作中。

“中”的本义为当中、中间。古代华夏民族在黄河流域一带建立国家,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又称中华、中原、中土。后来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的地区都称作中华或中国。

huá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华”最早的意思是花。甲骨文的“华”字,正是一棵开满花的树。金文、篆文的“华”字,像一朵正在盛开的花儿。“华”字引申指美丽有光彩的事物,还引申指中华民族或中国,又称华夏。

“华”本是指树木上开的花,后被用来泛指草木所开的花。鲜花盛开,美丽动人,但草木如果只开花却不结果实,就是“华而不实”了。人们喜欢春华秋实,并以此来比喻有美好过程而又有丰实结果的圆满生活。

石榴开花又结果,可以称为华而实。

古代华夏族多建都在黄河南北,因为是处在四方之中,故称之为中华。

tiān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天”字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中的整体形象都很写实:一个正面站立的人,长着大大的脑袋。到了小篆和楷书,人的脑袋用一横来表示了。

“天”字原本是表示头的。头是人身体中至高无上的部位,后来,人们就用“天”来表示天空了。

长期以来,古人把“天”看作是世间万物的最高主宰,相信人世的命运是按“天”的旨意安排的。进而又发展出“天人感应”的观点:古代的君主宣称自己是“天”的儿子,是受上天的任命来管理国家的。君主的行为是与“天象”相关联的,如果君主违背了天意,“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就会天降祥瑞来鼓励了。

“日”是个象形字,最早的“日”字就描绘了太阳的样子,圆圈中间的小黑点,可能就是先民观察到的太阳黑子。后来为了便于书写,“日”圆圆的轮廓变为方形,中间的一点改作了一横。

在中国古代神话里,太阳神羲和驾着六条龙拉的车子,载着太阳由东向西地周天行走。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是古人最常观察到的天象,人们就把昼夜交替的周期称为一日。

这是中国河南大河村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片,上面绘着先民们想要表现的太阳形象。

古代中国人是观测日影来纪年和确定时间的,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候是正午时刻,一年中日影最短的时刻出现在夏至,一年中日影最长的时刻出现在冬至。而两次日影最短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一天或者一年。

相传上古时候天上曾经突然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结果大地成为焦土,生灵濒于灭亡。神射手后羿射掉了其中的九个,只剩下一个太阳每天值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出远古人民渴望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

dàn

“旦”是个指事字,上面是日,下面是一条横线代表地面,一个又圆又大的太阳,从地面上升起,天亮了。“旦”用来表示早晨。

kūn

“昆”字的上面是个“日”,下面是两个人在并肩行走或劳动。“昆”字的本义为一起、共同。

yu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月”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金文里的“月”字,描绘了一弯月牙儿的样子,之所以用月牙表示月亮,是因为月亮在多数时候就是这样的吧。

清 石涛《静夜思》诗意图

“月”字的本义就是指月亮。月亮的圆与缺是周期变化的,两次呈现相同的月相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中国历法中的一个月,也叫朔望月。与公历中根据回归年(地球绕日公转一周的时间)派生出的12历月不同,12个朔望月相加比一个回归年要少将近11天,所以古人每三年要置一个闰月,以此来定四时而成岁。

中国人对月亮寄托着很深的情感,因为月亮缺多圆少,所以盼望月圆,心中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还有与爱人相聚相守的美好愿望。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wàng

“望”字的上面是“臣”,像眼睛,下面是“壬”。像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月亮,“望”字的本义是向远处看。

“日”和“月”组成一个“明”字。

míng

xīng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星”,是天上繁星点点的样子,其中的“生”表示读音。

天空中布满一闪一闪的繁星,让人们充满向往和想象。古人通过观察星空,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宿,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古人认为通过观测天象变化,可以预测人间的祸福吉凶。

浑天仪是中国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

一个人文才出众,人们就会认为他是天上的“文曲星”来到人间。两颗星星隔着银河相望,人们叫它们牵牛、织女星。传说牵牛星原是人间的放牛郎,织女是天上的仙女,美丽的云彩是她那双巧手织出来的。织女一次偷偷来到人间,喜欢上牛郎,并住了下来。玉帝大怒,派人把织女抓回天上去,牛郎在后面追。王母娘娘用仙法划出一条银河,牛郎没法渡过。他和织女就隔着银河彼此相望,后来他们就变成了两颗星星。

中国元初科学家郭守敬建立的观星台,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

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上为牛郎织女搭鹊桥,让他们相会。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气”本义为云气,甲骨文的“气”,为三条长短不一的横线,是云气层叠、横飘流动的样子。金文和篆文的“气”字,横线弯曲萦绕,更像云气流动上升的形状。

马王堆导引图

导就是导气,引就是引体,这是一种将调理呼吸和身体运动完美结合的传承千年的中国养生术。

“气”后来引申表示一切气体。气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因为气似有形而无体,所以抽象化后,也指人的各种精神状态,如勇气、志气、意气、怒气等。

yún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云”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云”就是描绘天空中舒卷的云彩的样子。小篆以后又在“云”的上面加了一个“雨”字,表示云里带着雨。

“云”的本义指云气、云雾,就是天空中由细微的水珠、冰晶聚集形成的飘浮物,俗称云彩。

云彩轻柔舒卷,层层堆叠,人们用它来形容女子盛美的鬓发,叫作云鬓。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形容杨贵妃“云鬓花颜”,是说她有云一样盛美的头发,有花儿一般姣好的容貌。

此外,难料的世事、时局的多变也常用“云”来形容。事态的发生发展出乎意料常让人感叹“天有不测风云”。动荡时局中,有能力抓住机遇并成为影响一个时代的人,称作风云人物。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雨”是象形字,甲骨文上面一横线表示天,下面的竖点表示雨滴。在金文、小篆和楷书中,“雨”的字形发生了变化,但代表天的横、代表雨滴的点这些基本构形都保留了下来。

“雨”的本义就是雨水。中国文明是以农耕为基础的文明,中国古人靠天吃饭,雨水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庄稼急需雨水滋润的时候,雨水就恰好降落下来了,人们把这样的雨水叫作“及时雨”。“及时雨”后来又被用来形容恰当其时的帮助。

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作《春夜喜雨》中有这样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滋养万物的雨水,人们称之为甘霖。

宋 李迪《风雨牧归图》

xuě

甲骨文

小篆

最早的“雪”字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雨”,下面是“羽”,雪下得很大,雪花一片片像羽毛一样。

雪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的冰晶,这些冰晶多呈六角形,看上去就像有六个花瓣的花儿,所以我们常常把它叫作雪花。雪花纷纷扬扬,霎时间覆盖了大地,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干净洁白,“雪”就被用来表示白色,“雪色”就指白色。唐代大诗人李白感叹人生的短暂易逝时说:“朝如青丝暮成雪。”

明 刘俊《雪夜访普图》

下雪了,天气真是寒冷,这时候要是有人送来炭火该多好啊!中国人用“雪中送炭”形容在别人有急需时给予及时的帮助。

冬天到了!厚厚的大雪覆盖了田野,应时的好雪能够使土壤保暖,冻死害虫,滋润大地,这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中国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农谚说:“瑞雪兆丰年。”

léi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雷”字描绘了天空当中电闪雷鸣时候的情景。在甲骨文中,曲线表示划过天空的闪电,圆圈表示滚滚而至、回转不绝的雷声。在金文中,字的上部又加了“雨”,下部圆圈变成了四个,圆圈中间有表示爆响的“十”字,整个字是一幅既有倾盆大雨,又有雷电交加的图画。

“雷”字的本义是指雷声,闪电的极度高热使周围空气剧烈膨胀,从而形成气波并发出声音。近处听到的是尖锐的爆裂声,距离远听到的是隆隆声,这些就是我们听到的雷声。古代中国人将雷电解释为阴、阳二气发生撞击运动而产生的。

雷公电母:雷公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司雷之神,电母是司掌闪电之神。

雷声轰鸣,电光交加,暴厉可怖。人们常用“雷”来形容人的暴怒,说一个人“暴跳如雷”,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他大跳猛吼的样子,让人心悸。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掌管雷的神,叫作“雷公”。他长得一副大力士的样子,袒胸露腹,背插双翅,额生三目,猴脸鹰足,左手执楔,右手持槌,呈欲击状。他身旁悬挂数鼓,足边也围着连鼓。古代民间相信雷神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文人笔记中,常记有大雷雨时雷神用雷电轰击不孝子和作恶多端之人的情节,反映出人们对雷神既存敬畏心理,又希望他主持正义的愿望。

《周易》用八个卦象代表大自然的八种事物,震卦象征“雷动”,告诉人们要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所震动而敬畏、谨慎,可以获得顺利和吉祥的道理。

diàn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电”“申”“神”在字源上都源于闪电的“电”字。

“电”是个象形字,它是闪电划过天空发光的样子,中间夹杂着雨点。金文加了一个“雨”字,闪电总是在下雨时出现。

我们知道,电是能的一种,包括负电和正电。中国的古人已经对此有了一种朴素的认识,《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电”说:“电,阴阳激耀也。”

闪电的速度很快,人们常用它来形容行动迅速。秦始皇有七匹骏马,其中一匹叫作“追电”,是说这匹骏马跑得很快,快到能追上闪电了。汉文帝也有骏马九匹,其中一匹是赤红色的,跑起来像一道赤色的闪电,名叫“赤电”。

chūn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甲骨文的“春”字,左边是表现了太阳从草地上升起来的景象,右边描绘草木破土而出的样子,整个字就是一小幅阳光煦暖、绿草萌发的春光图。

春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一季,中国农历中一年的第一天是春节。这是中国人每年要过的最隆重的节日,人们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载歌载舞,喜气洋洋地欢度新春。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希望,春天又开始新的劳作。

春是生命勃发、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们常用“春”来比喻生机。在中国,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方的时候,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a8s3GNuaLlcOI/05Yo0kxYCfH9+Wf+AyCe/oE3XTJ70slV3vZLg/Vytsa1ZzSyN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