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外之音有时可以在不经意间起到暗示别人的作用,但有时也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别人。
我们夸奖别人说话含义丰富、深刻,常常用“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之语。
一般地说,我们说话要求简单明了,不要烦琐含糊。同时,还应该知道,有时候把话说得太直白会伤人,不如在话语中隐藏弦外之音。然而,有些人并不懂得如何运用弦外之音,从而在不经意间伤了他人。
一群人在看电视剧,剧中有婆媳争吵的镜头。张大嫂便随口议论道:“我看,现在的儿媳真是不知好歹,不愿意和老人住在一起,也不想想以后自己老了怎么办?”话未说完,旁边的小齐马上站了起来,怒声说:“你说话干净点儿,不要找不自在,我最讨厌别人指桑骂槐!”
原来,小齐平素与婆婆关系失和,最近刚从家里搬出来自己住。张大嫂由于不了解情况,无意中揭了对方的短而得罪了小齐。
聪明的人善于把批评的意思压缩在一句貌似赞扬的话里,让人在体味言外之意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某厂有一栋宿舍,一楼住着老工人,二楼住着年轻工人。一天夜晚,一些年轻工人喝酒猜拳,大吵大闹,到了凌晨1点还不罢休,影响了楼下老工人的休息。
一位老工人气愤地走上楼去,大声斥责说:“安静!”
可这些年轻人连理也不理,吵闹得更凶了。
过了一会儿,另一位老工人也走了上去,笑着对他们说:“小伙子们,你们辛苦了,该休息了。”
听了这位老工人的话,这伙年轻人很快静了下来。
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表现形式不一样导致结果迥然不同。我们分析一下,第一位老工人的话语直接,火药味十足,它让听者产生了逆反心理,所以,年轻人闹腾得更欢了。
第二位老工人则不同,他的话语中隐含着对这些年轻人“闹得太久,影响了他人休息”的批评,但话说得委婉含蓄。这些年轻人因第一位老工人的话而激起的反抗心理此时被击溃了,心悦诚服地改正了自己的过失。
不管什么人,都不喜欢别人说自己的坏话。因此,当他听到对方说自己坏话时,就会不高兴、生气,甚至想找机会报复。
因此,有些想说人家坏话的人,就选择了弦外之音。
说话的目的在于交流思想和感情,但万不能用弦外之音去伤害别人。有些人说话含蓄,爱卖弄,如果对方听懂了倒没关系,若是没听懂甚至听错了,不但达不到交流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