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典故一说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据《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载:“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典故依据《辞海》解释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典制和掌故;二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这样看来,典故的释义要比掌故宽泛得多。一般来说,掌故要比典故更民间化、俚俗化、口语化;典故则更书面化、正规化,是正统文学的一个分支。

典故有很多种,具体地说,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宗教故事或人物、寓言逸闻、成语故事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等。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处事为人,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一个个简短的典故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让我们了解到楚汉争霸时的一段历史;“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让我们知道了李后主被杀的真正原因;“苛政猛于虎”揭露了反动统治者暴政的可怕;“牛角挂书”堪称历代读书人的榜样;“郑人买履”告诉我们遇事要会灵活变通的道理……

典故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浓缩的历史,是语言的精华。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典故,就会使语言变得精辟、凝练,谈话更富于感染力。和用“一石二鸟”相比,一个人如果拙嘴笨舌地说“用一块石头打下了两只鸟”就会是截然不同的境界。过去的文人提起某人有学问,常常说他满嘴出典,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在行文写作时适当运用典故,则可以增大文章表现力,用有限的词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收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之功效。

典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但若要深究一下某个典故的出处、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准确含义,则是很多人不能回答的。为了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典故的含义,掌握典故的用法,我们编写了本书。全书精选了数百则典故,分为言志、情感、言语、形貌、世态、国家、勤政、暴政、司法、军事、经济、哲理、品行、学问、技艺、谋略等篇。编者不仅对典故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每一个典故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阅读典故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阅读能力,更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的趣味。此外,书中还收录了部分不常用的成语或典故,以拓宽读者的知识面。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典故在演变过程中,其原有含义已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在分类时难免有不妥之处,读者阅读时如了解了一个个典故,进行了一次语言和历史旅行,那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往事越千年,如能追溯、穷究其出处,可得探源寻根之趣,还可增加文史知识,丰富活跃我们的语言。让我们翻开书,一起走进中华典故的世界,一起去品味中华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GLmd1a5wk/EurgGx5YLd9eCE3yUvBTcLBCGpNEsPKFk4bxjQy9t33teJ0GfYo/7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