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生儿护理常见问题

吐奶

吐奶分为病理性呕吐和生理性溢奶两种,多数宝宝属于正常的溢奶,是新生儿特有的正常现象。溢奶多发生在喂奶过后,新生儿会吐出一两口奶,特点是吐出的奶量较少,而且宝宝没有任何不适表现。而病理性呕吐则表现为吐奶量较多,而且宝宝表现出痛苦、焦躁的表情,这就表示可能出现了某些胃肠道疾病,以及时就医治疗。

防止宝宝溢奶,每次喂奶适可而止,一次不能喂得过多,可以分开多次喂;在每次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每次喂奶中及喂奶后,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帮助宝宝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如果妈妈奶水太冲的话,在喂奶时要控制好奶量,防止宝宝呛着;使用奶瓶的话奶嘴开口不能过大;喂食过后尽量让宝宝右侧卧,也可以将宝宝的上半身垫高一些,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另外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

宝宝含住奶头的正确位置

当宝宝吮吸乳头时,妈妈应该可以看到他的下巴和耳朵在动,并听到吞咽的声音。如果宝宝发出很响的声音或者脸颊凑得太近,则表明他没能正确地含住乳头。

1.把宝宝抱到身前,让他的肚子正对着妈妈,鼻子对着乳头。让宝宝保持较舒服的姿势,头、肩和后背成一条直线。用手指托起乳房,注意不要接触到乳晕。宝宝会自动张开嘴凑近乳头。如果他没有这样做,用乳头贴近宝宝的下嘴唇。

2.当宝宝嘴张得很大时,轻轻地搂住他的肩膀往妈妈身上靠,以便让宝宝含住乳头,并且尽可能让他将更多的乳晕吸到口里。宝宝的齿龈应该合上,但不要接触到乳头。在喂奶时,如果连续数秒感到不适,可将手指弄湿,轻快地滑进宝宝嘴中以缓解吃奶时产生的吸力。妈妈还可以把宝宝暂时挪开然后再喂一次。

拒奶

新生儿拒绝吸奶,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呼吸困难。如不能够通过他的鼻子呼吸的同时进行吞咽。这时就必须注意乳房是否盖住了他的鼻孔。宝宝不能正常呼吸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鼻塞或鼻子不通畅。请医生开一些滴鼻药,以便在每次哺乳前给他滴鼻,以畅通鼻道。宝宝拒绝吸吮乳房的原因还可能是烦躁不安。如果他醒来,很想吃奶,但却发现他不理不睬、烦躁不安或动来动去,那么也许宝宝是由于太累而不吸吮乳房。在这种情况下,应把他紧抱怀中,轻轻说话加以安慰,而不要试图授乳,直到他安静下来。

呼吸不匀

新生儿的鼻腔、咽、气管和支气管均较狭小,胸腔较小且呼吸肌肉较弱,主要靠膈肌呼吸。所以,新生儿呼吸时胸廓运动较浅,要观察腹部才可较明显地察觉到他们的呼吸运动。新生儿在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潮气量)小,但他们代谢所需要氧气的量并不低,故只能通过加快呼吸来补偿每次吸入气量的不足。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35~45次。新生儿的呼吸中枢欠健全,呼吸节律常常不规则,入睡时更为明显。虽然,正常新生儿的呼吸有深浅交替和速率快慢不等的现象,但不应有面色难看或发生青紫等现象。由于新生儿的通气道狭小,轻度炎症即可引起呼吸困难,即使发生鼻塞,也能使新生儿产生吸乳动作障碍。鉴于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因此,妈妈不要将小儿的腹部束缚过紧,以免妨碍呼吸。

早产儿的肺发育差,呼吸肌更薄弱,呼吸中枢不成熟,他们比足月儿更易患呼吸道疾病,这是家长要特别注意的。

如何给新生儿保暖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脂肪比成人薄,保温能力差,新生儿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按体重计算的话,是成人的3倍,因此,新生儿身体散热的速度也快,比成人快4倍。完全靠新生儿自己来保持正常体温非常困难,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补救。除了控制新生儿的室温外,还可以借用衣服被褥的保暖作用。也可采取其他一些保暖措施。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保暖呢?在家中可以摸一下宝宝的手脚冷暖来粗略估计,如果小手暖而不出汗,说明不需另外再采取保暖措施了。如果热而出汗,说明体温升高,在37.5℃以上。如果手脚发凉,体温可能低于36℃,对新生儿就要采取措施了。新生儿体温过低,严重时可发生硬肿症,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必须予以处理。

在家庭中对新生儿保暖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给他们准备好适宜的衣服。因为新生儿身体与衣服之间的间隙的温度在30~34℃之间最适宜,可防止身体散热,维持新生儿的体温。因此,新生儿的衣服过于宽松或太紧身,都不利于保持体温。有的家长喜欢给新生儿穿上几层衣服,如内衣、棉背心、几件毛线衣、棉袄,感觉是很暖和了,其实保暖效果不一定好。最好在内衣外面穿一件背心,再穿一件棉袄,保证身体与衣服之间有一定间隙,上面再盖上小棉被或毛毯就可以了。

如采取以上措施仍不能保持正常体温,可用热水袋、热水瓶进行保暖比较方便,热水袋中的水温不可太热,而且不可与新生儿的身体直接接触,以免烫伤,最好用布包好,放在距新生儿小脚丫20~30厘米处,经常更换热水袋中的水,以保持一定的温度。电热毯对成人来说是很好的保温方法,但不适用于新生儿,因电热毯的温度难以控制,往往会过热,而使新生儿体温升高,发生“脱水热”。另外新生儿的小便也多,万一弄湿电热毯,也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最好不用电热毯来取暖。

怎样给宝宝测体温

刚出生的宝宝又娇嫩又脆弱,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有时会有明显的体温变动,所以给新生儿测体温需要特别的方法。

腋下测温方法:解松宝宝衣服露出腋窝,把体温表水银端放在腋窝中央,将同侧手臂靠躯干挟紧体温表,将其固定,持续测温5分钟,所测得温度一般比口表所测略低。

颈部测温方法:即将体温表水银端横放于颈部皮肤皱褶处,调整头部位子,挟住固定体温表,至少测温5分钟,能测10分钟更好。颈部测温不易固定,受气温高低影响也较大,准确性比腋下测温更差。所测温度较低,比口表低0.5~0.7℃,寒冷季节更低。

肛门内测温方法:先用酒精棉球消毒肛表水银端,再抹上少许食用油(煮沸后冷却),加以润滑,缓缓插入宝宝肛门约3厘米,持续测温3分钟,所测体温正常值为37.5℃左右,冬季体温不足的新生儿肛表体温可在36℃左右。

家长注意的是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差,患病时不一定发热,所以体温正常,不一定表示宝宝没有病,有异常表现,如无故哭闹,不吃不哭,呕吐腹泻,脸色苍白、发青等,应及时去看医生。

宝宝衣物的洗涤

宝宝的衣服买回来要洗涤

新购买的宝宝衣物一定要先清洗,因为为了让衣服看来更鲜艳漂亮,衣服制造的过程,可能会加入苯或荧光制剂,却也因此对宝宝的健康产生威胁,尤其正值口腔期的小宝宝,什么东西都想放进嘴巴咬,一旦碰到有添加剂的衣物,可是会出问题的。建议家长不要为了贪小便宜而选购便宜的衣物,尽量挑选有品牌的衣服较有保障,且如果是购买品牌出清的衣服,虽然没问题,但大部分都是压箱货,让宝宝穿上前还是要先洗过。

成人与宝宝的衣服分开洗

要将宝宝的衣物和成人的衣物分开洗,避免交叉感染。因为成人活动范围广,衣物上的细菌也更“百花齐放”,同时洗涤细菌会传染到宝宝衣服上。这些细菌可能对大人无所谓,但婴幼儿皮肤只有成人皮肤厚度的1/10,皮肤表层稚嫩,抵抗力差,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宝宝的皮肤问题,宝宝的内衣最好用专门的盆单独手洗。

用洗衣液清洁宝宝衣物

宝宝的贴身衣物直接接触宝宝娇嫩的皮肤,而洗衣粉等对宝宝而言碱性较大,不适于用来洗涤宝宝的衣物。而洗衣粉很容易残留化学物,用洗衣粉洗涤过的婴幼儿衣物会使婴幼儿瘙痒不安,这是由于洗衣粉含有磷、苯、铅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时间穿着留有这些有害物的衣物会使宝宝皮肤粗糙、发痒,甚至是接触性皮炎、宝宝尿布疹等疾病。并且这些残留化学物还会损坏衣物纤维,使宝宝柔软的衣物变硬。因此,宝宝衣物清洗忌用洗衣粉。

目前,国外普遍使用洗衣液代替洗衣粉来清洗宝宝衣物,因为使用洗衣液不仅能彻底清洁污渍而无残留,并且能减少衣物纤维的损害,从而保持宝宝衣物柔软。而妈妈在选购洗衣液时,应选择一些有信誉的品牌。

漂白剂要慎用

借助漂白剂使衣服显得干净的办法并不可取,因为它对宝宝皮肤极易产生刺激;漂白剂进入人体后,能和人体中的蛋白质迅速结合,不易排出体外。清洗宝宝衣物时不适合使用漂白剂,有些清洁剂含有磷化合物,不容易分解,会造成河川污染;有的漂白剂则有荧光剂附着,难以去除,长期接触皮肤会引起不舒服,甚至是起疹子、发痒等现象。

要洗的不仅是表层污垢

洗净污渍,只是完成了洗涤程序的1/3,而接下来的漂洗绝对是重头戏,要用清水反复过水洗两三遍,直到水清为止。否则,残留在衣物上的洗涤剂或肥皂对宝宝的危害,绝不亚于衣物上的污垢。

清理污垢要在第一时间

宝宝的衣服沾上奶渍、果汁、菜汁、巧克力是常有的事。洒上了马上就洗,是保持衣物干净如初的有效方法;如果等一两天,脏物深入纤维,花上几倍的力气也难洗干净。另外,也可以把衣服用苏打水浸一段时间后,再用手搓,效果也不错。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

阳光是天然的杀菌消毒剂、没有副作用,还不用经济投入。因此,享受阳光,衣物也不例外,宝宝衣服清洗后,可以放在阳光下晒一晒。衣物最佳的晾晒时间为早上十点到下午三点,如果连日阴雨,可将衣物晾到快干时,再拿去热烘十分钟。天气不好时,晾过的衣服摸起来会凉凉的,建议在穿之前用吹风机吹一下,让衣服更为干爽,不过这样的效果不比直接用阳光曝晒杀菌的方式好,假若天气许可,仍以自然晾晒为第一考量。所以要将宝宝衣物晾在通风,且要是阳光可照射得到的地方。另外,提醒爸爸妈妈,晾晒宝宝衣物之处,尽量不要有大人走来走去,否则身上的油污、灰尘,很可能在此过程中附着在宝宝的衣物上。

啼哭的原因

哭对于宝宝既是一种生理需要,也是情感和愿望的表达形式。哭是一种深呼吸运动,可以使新生儿的肺逐渐地全部膨胀开来,增大肺活量,促进新陈代谢。哭又是一种全身的强烈运动,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哭也是宝宝传递信息的方式,对宝宝的生存十分重要。对一个哭叫的宝宝绝不能置之不理、随他去哭。

宝宝啼哭的原因很多,必须进行分析,有心的父母应仔细观察分辨,迅速熟悉宝宝哭声发出的种种信号。

饥饿

饥饿是普遍的原因。宝宝一哭,首先要检查的就是他是否饿了。如果不是,再找其他原因。

寻求保护

宝宝哭啼只是想要你把他抱起来,这种寻求保护的需要对宝宝来说,几乎跟吃奶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妈妈应尽量满足宝宝的这种需要,给他一种安全感。

不舒服

太热、太冷或太湿都会使宝宝哭啼。妈妈可用手摸摸宝宝的腹部,如果发凉,说明他觉得冷,应给他加盖一条温暖的毛毯或被子。如果气温很高,宝宝看上去面色发红,烦躁不安,则可能是太热了,可以给宝宝轻扇扇子,或用温水洗个澡。尿布湿了,宝宝会觉得不舒服而哭啼,因此不要忘了勤给宝宝换尿布。

消化不良和腹绞痛

宝宝因腹痛而哭啼,多与饮食有关。例如,奶粉调配不当引起胃肠不适等;发生腹部绞痛时,宝宝通常会提起腿,腹部绷紧、发硬。宝宝因消化不良而哭闹时,可试着喂些热水,或轻轻按摩腹部。人工喂养儿要注意调整一下奶粉的配方。

感情发泄

跟成人一样,宝宝也需要发泄情感,一般是以哭的方式进行。有的宝宝哭的次数比较频繁,而且要很长时间才能平息下来。这种宝宝大多比较活泼好动,很可能是用哭叫来释放多余的能量。宝宝通常在晚上烦躁易哭,在他烦躁之时,可试着给他洗个澡,做做按摩,或者抱他出去散散步。

生病

宝宝生病时,会用哭声来表达他的痛苦。阵发性啼哭往往是胃肠道疾病所致的阵发性腹痛的信号,如腹泻、肠胀气、肠套叠等疾病;持续性啼哭不停多半是发热、头痛或其他病痛引起的;高声尖叫样的啼哭大多与脑部疾病有关;而低声呻吟的啼哭是疾病严重的信号,切记不可忽视。

此外,蚊虫叮咬,宝宝睡床上的异物,甚至母亲紧张、烦躁的情绪,都会引起宝宝啼哭。

安抚哭闹的新生儿

没有哪种安抚方法能适合所有的宝宝。想知道哪些方法可以使宝宝迅速平静下来,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而且也没有哪种方法每次都能灵验。

把宝宝抱紧

身体上的接触具有镇静的作用,特别是在你把赤裸的宝宝放到自己裸露的肌肤上时。试着保持房间昏暗而温暖,把其他刺激因素拒之门外。你会发现,改变抱宝宝的姿势也具有镇静作用——试试直立的抱姿或者“治腹痛”的抱姿。

多摇晃宝宝

许多宝宝都喜欢被来回摇晃——这正是他们在妈妈肚子里时便已经习惯的运动形式。研究发现,家长们会下意识地以接近心脏跳动的频率轻柔地摇晃自己的宝宝。如果轻缓的摇晃不能奏效,可以将摇晃速度稍微提高一些——通常每分钟摇晃约60次比较合适。把宝宝放在宝宝车中摇晃也有安慰作用,或者你还可以用抱带抱起宝宝,四处走动。

跳舞

如果宝宝显得激动不安,给他播放一些音乐,或者把宝宝抱到怀里,一边唱歌一边有节奏地跳舞,这些都能起到安慰的作用。当啼哭有所平息时,可以逐渐放慢步子。

让宝宝吮吸某物

有些宝宝非常爱做吮吸的动作,喜欢长时间地吮吸以获得满足感。如果没有进行母乳喂养——或者虽然用母乳喂养但在宝宝不需要喂奶时,你可以用自己干净的小手指来充当橡皮奶嘴。橡皮奶嘴也有抚慰的作用。或者你还可以试着引导宝宝将他自己的手指放到嘴里吮吸。

保持身体温暖

宝宝在感到温暖舒适时,能够更快地平静下来。让房间保持舒适的温度,给宝宝盖上毯子,或者可以把他包在襁褓中。

宝宝不住啼哭时,即使你已经感到无计可施,也万万不可急躁地用力摇动宝宝:一时的冲动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可能会有致命的危险。在你感觉自己有想要摇动宝宝或以其他方式虐待宝宝的冲动时,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把宝宝放下来,然后走出房间,自己做做深呼吸,冷静下来。如果可以,打电话叫其他人过来帮忙照顾宝宝,让自己休息一会儿。

鼻塞

鼻塞不一定就是感冒了,这一条规则特别针对新生儿。新生儿的鼻腔发育尚未成熟,鼻腔比较短小,鼻黏膜内血管丰富。当接触到忽冷忽热的空气或是遭到病原体侵犯后,都可能会导致鼻腔内分泌物明显增加、鼻黏膜充血肿胀,从而引起鼻塞,这些鼻塞的情况是由于生理结构引起的,不是病。出现鼻塞时,宝宝由于鼻子不通气,常常有流鼻涕、哭闹和烦躁不安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张开嘴呼吸,并影响到正常吃奶。

家长平时就要注意做好宝宝的鼻腔护理。如果宝宝是由于是因感冒等情况导致鼻黏膜水肿引起的鼻塞,可以用湿毛巾热敷宝宝的鼻根部,就可以有效缓解鼻塞;如果发现宝宝有鼻涕的话,可以用柔软的毛巾或纱布沾湿捻成布捻后,轻轻放入宝宝的鼻道,再向反方向慢慢边转动边向外抽出,把鼻涕带出鼻道。

注意的是,如果宝宝的鼻涕很多、颜色澄清,或干结后的鼻屎堵住鼻孔,宝宝只能不停地用嘴呼吸,这就可能是伤风感冒了;但如果流出的鼻涕有臭味、带血丝,鼻子肿胀,有可能是鼻子内有异物,家长应注意区别对待:

如果是由于鼻腔分泌物造成的阻塞,可以用小棉棒将分泌物轻轻地卷拨出来。如果分泌物比较干燥的话,要先涂些软膏或眼药膏,使其变得松软和不再粘固在黏膜上时,再用棉棒将其拨出;或是用棉花毛刺激鼻黏膜,让宝宝打喷嚏,这样宝宝鼻腔里的分泌物就会自动排出了。注意动作要轻,不要损伤宝宝的鼻黏膜,以免引起鼻出血。

如果看到宝宝鼻子里有鼻痂时,可以先用手指轻轻揉挤两侧鼻翼,等到鼻痂稍为松脱后再用干净的棉签卷出来。如果鼻痂不容易松脱的话,可以先向鼻腔里滴一滴生理盐水或凉开水,等到鼻痂变得润湿以后,就比较容易松脱了。

如果上述方法均无效,鼻塞又严重影响了宝宝的呼吸,甚至宝宝面部发生青紫时,可用筷子或小勺的把横放在宝宝的口里,使口唇不能闭合,通过经口呼吸解除缺氧症状。经口呼吸不是新生儿的正常状况,只是在新生儿缺氧时的暂时解决办法,遇到此种情况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因为宝宝若长时间闭塞,且无法缓解的话,就有可能是患上新生儿腺样体肥大或其他疾病的征兆。

红屁股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有的宝宝小屁股上可能会出现一些红色的小丘疹,变成了“红屁股”。“红屁股”也叫臀红,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问题。红屁股主要是与尿布接触部分的皮肤发生边缘清楚的鲜红色红斑,呈片状分布,加上新生儿皮肤柔嫩,很容易发生臀红,局部皮肤可出现红色小丘疹,严重时皮肤糜烂破溃,脱皮流水。如有细菌感染可产生脓包,更严重的可蔓延到会阴及大腿内外侧。

新生儿臀红主要是由于大小便后不及时更换尿布、尿布未洗净、对一次性纸尿裤过敏或长期使用塑料布致使尿液不能蒸发,宝宝臀部处于湿热状态,尿中尿素氮被大便中的细菌分解而产生氨,刺激皮肤所造成的。

臀红的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臀部的干燥

如果发现宝宝尿湿了,要及时更换尿布。尿布要用细软、吸水性强的旧棉布或棉织品,外面不能包裹塑料布。如果要防止尿布浸湿被褥,可以再尿布下面垫个小棉垫或小布垫。如果是炎热的夏天的话,可以将臀部完全裸露,使宝宝的臀部经常保持干燥状态。

注意尿布的卫生

要注意尿布的清洁卫生。换下来的尿布一定要清洗干净。如尿布上有污物时,要用碱性小的肥皂或洗衣粉清洗,然后要用清水多洗几遍,要将碱性痕迹完全去掉,否则会刺激臀部皮肤。清洗后的尿布要用开水烫过、拧干后放到阳光下晒干。

大便后清洁臀部

在宝宝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清水洗净臀部,保持局部的清洁。

如出现臀红的话,不要用热水和肥皂清洗。如果用热水和肥皂清洗的话会使宝宝臀部的皮肤受到新的刺激而更红。

臀红的治疗

可以在换尿布时,在患处涂上鞣酸软膏或消过毒的植物油。如果出现糜烂的话,应将宝宝伏卧,用普通的40瓦灯泡距离30~50厘米照射30~60分钟,促进局部干燥。另外在照射时需要有专人守护,避免烫伤。

臀红的治疗,局部可涂鞣酸软膏;如皮肤破溃流水,可涂氧化锌油,以帮助吸收并促进上皮生长。只要在治疗的同时注意护理好臀部的皮肤,臀红很快就会好转。新生儿臀部皮肤长期受潮湿刺激所致,因为尿布冲洗不净,留有残皂或因腹泻粪便刺激引起;外力或尿布粗硬,宝宝臀部皮肤受损,在潮湿刺激环境下更容易发生红臀。

脐部出血

肚脐出血是指脐带在4~5天脱落后,本已干燥了的肚脐经过数天后又时而渗出水分,时而在覆盖肚脐的纱布上渗了血迹的现象,即为新生儿脐部出血。

新生儿脐带脱落并不意味着肚脐已经长好,事实上从脐带脱落到完全长好还需要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时间较长可能需要1个多月。当新生儿的脐带结扎、切断、脱落以后,就会造成脐残端血管闭塞。但这时脐带内的血管仅为功能上的关闭,其实仍然还存在一个潜在的通道。一旦宝宝的腹压升高,就会有出血的可能。如果宝宝在这时用力咳嗽、哭闹的话,升高的腹内压会使本来闭塞的脐残端血管稍微张开,继而出现少许咖啡色或鲜红色的血迹。

新生儿脐部出血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家长只要先用75%的酒精轻轻地擦去脐部的血迹,然后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好即可,一般几天后就可痊愈。不必使用止血药,也不能用未消毒的水或布条来擦洗或填塞肚脐眼来止血,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以免造成脐部感染。

脐肉芽肿也是造成肚脐出血的一个原因。脐肉芽肿是指由于断脐后未愈合的伤口受异物的刺激形成的小肉芽肿,表现为脐部有樱红色似米粒至黄豆大小的肿物,其中有脓血性的分泌物。对于这种脐肉芽肿,可以去医院用10%的硝酸盐腐蚀或用消毒剪剪除过多的肉芽组织,同时还必须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大部分患儿经处理后会很快地痊愈。

此外,如果脐茸护理不好的话,也会造成出血。脐茸位于肚脐中央,实际上是脐部黏膜的残留物,它的外观看上去很像一块粉红的肉。脐茸的分泌物较多,如果在护理时不注意碰触的话,就会出现少量的血性分泌物。因此,对于新生儿的脐茸应去医院请医生处理,最好不要自己在家处理。

黄疸不消退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多发在脸部和前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会稍微长些。发生新生儿黄疸的宝宝除了偶尔会有轻微食欲不振之外,没有其他不适症状表现。而且,新生儿黄疸不会对足月健康的宝宝造成健康危害,所以家长们尽可放心。新生儿的黄疸现象可以根据时间长短来采取不同措施:

1.如果宝宝在出生后不到24小时即出现黄疸,或是2~3周后仍然不退,甚至还有继续加深加重的趋势,再或者是黄疸消退后重复出现以及出生后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则为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请医生治疗。

2.如果宝宝在出生半个月后仍有黄疸不退的话,家长也不必立即去医院检查看宝宝是否出现胆管堵塞或是肝脏有异,因为很多生理性黄疸也会持续到1个半月左右。当发生这种情况是,家长可以再耐心地等待一段时间,并注意观察自己的宝宝。只要宝宝吃奶很好、大声啼哭、不发热、大便没有变白、体重仍在增加的话,就没有必要担心,照常喂养就好了。

3.宝宝如果到了满月黄疸仍不消退,大多数都是母乳性黄疸,但要排除是否有溶血、肝炎、胆道闭锁、其他地方的感染引起。可以先试停母乳3天,观察看黄疸能否减轻或是退下来。如果黄疸依旧如常的话,建议最好到检查血胆红素、肝功、母婴血型,以便明确黄疸的种类,并积极对症治疗。

耳后湿疹

刚刚出生的宝宝皮肤很薄,非常敏感,特别是耳后的皮肤。这个时候的宝宝往往都是仰卧位睡眠,这就会造成耳后的透气性较差,加上宝宝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稍高,因此宝宝就很可能会出汗,造成耳后潮湿。如果宝宝溢乳的话,流出的奶水也会顺势流到耳后,这些情况都有可能造成新生儿耳后湿疹。

新生儿的耳后湿疹比较顽固,但只要注意睡眠姿势,解决掉室温、溢乳等诱因的话,新生儿的耳后湿疹还是比较容易治好的。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新生儿耳背后面的干燥清洁,同时注意不要给宝宝穿太多的衣服。有的时候,新生儿的耳后会发生皲裂,如果妈妈没有细心检查发现的话,这些皲裂的位置就可能会引发湿疹,所以妈妈一定要做好宝宝的护理工作,注意每天的全面清洁,洗澡只用清水,洗完澡后一定要特别注意擦干耳后的水。当发现宝宝有耳后皲裂情况时,可以涂抹一些食用植物油或紫药水,如果发生了耳后湿疹,可以涂抹宝宝专用的湿疹膏。

判断新生儿是否吃饱

宝宝吃饱没有,自己不会说,需要妈妈学会判断:

计算宝宝吃奶的时间

计算宝宝吃奶的时间就可以大体估计出他吃饱没有。一般宝宝吃奶时,吮吸2~3口就会吞咽1次,如果吞咽时间累积超过10分钟,一般都可以吃饱。注意:这里指的是吞咽时间,而不是吮吸或含乳时间。

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

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也能看出吃饱没有。吃饱后,宝宝的精神状态较好,会表现出满足、愉悦的表情,睡眠时间比较长。

观察宝宝的大便

观察宝宝的大便也可以看出他吃饱没有。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或淡黄色,如果吃不饱大便会呈现出绿色。如果同时伴有小便次数较少,少于每天l0次,量也较少,就很有可能是没吃饱。 v01lOv/S/xhZIK5xIJTUaF7DytxRBzQGVkCRb03VGo4yoZKf3Y+rlC67wmHeX9m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