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泥盆纪动物群

在泥盆纪,无脊椎生命继续发展,只是进化速度没有志留纪那样紧张了。从鹦鹉螺目动物发展出来的螺旋壳菊石,成为一种能在化石中得到完好保存的软体动物。三叶虫和海蝎逐渐退化,虽然在泥盆纪结束的时候,这两种族群仍然得以继续存在了1亿年。但对整个动物生命来说,志留纪关键性的进展发生在脊椎动物中,特别是那些排除万难开始登陆的先驱动物。

“行走的鱼”

泥盆纪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大量鱼群的头部都有重甲防护。装甲鱼群如今比较罕见,但在泥盆纪,却是种类繁多,生活在海底和河流湖泊中。它们大部分都是底栖生物,因为它们的防护甲在有利于对抗捕食者的同时,也使其在开阔水域中的游动变得困难起来。

在盾皮鱼中,化石比较常见的物种中包括沟鳞鱼。它拥有一个半圆状的防护头盾和狭窄的胸(前)鳍。这种鱼可能会利用胸鳍来保持海底游动时的平衡性,也可能会用来在河床上“行走”。还有一个物种叫作兵鱼,看起来像是一只游进了骨盒的鱼,只把尾巴留在了外面。这种鱼也有着细长的胸鳍,可能用来在湖底的泥浆中爬行。戈尔兰鱼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物种,跟人的手指一般大,分布极其广泛。这种小鱼的化石不仅在格陵兰岛发现过,甚至在遥远的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也可以找到。

末路装甲

在泥盆纪,无颚鱼群还发展出了特殊的防护装甲。有一个被称为骨甲鱼的族群,以其扁平的马蹄形头部而著称,它们常常能留下保存完好的头部化石。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物种是头甲鱼——一种淡水鱼,它们的头盾末端有两个朝后的尖角。这种头盾是由一块单独的骨头构成的,也就是说头盾一旦完全形成很可能就无法再继续生长。所以,它们的头盾很可能是在成年后才发展起来的。与其亲缘动物一样,头甲鱼还有另外一个奇异的特点——在头盾的两侧和顶端有小区块的感觉神经。这些神经可以通过感知振动或者微弱的电场,为头甲鱼导航或者帮助它们寻找食物。

这三只泥盆纪的无颚鱼展示了防护甲的不同形式。镰甲鱼和头甲鱼都是底栖生物,它们的下侧扁平,尾巴的横截面呈三角形。鳍甲鱼的身体则更加流线一些,天生适合生活在开阔的水域中。

无颚类装甲鱼还包括镰甲鱼和鳍甲鱼。镰甲鱼的护盾几乎是圆形的,而鳍甲鱼是一种生活在开阔水域中的物种,口鼻部比较尖锐。在几千万年的时间里,这些装甲鱼类一直都非常成功,但是当它们周围进化出其他种类的鱼群时,速度和灵活度在生存斗争中占了上风。

呼吸空气

在泥盆纪初期,热带湖泊和河流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肺鱼的生存家园。这种鱼具有鱼腮,但却能够在水中含氧量比较低时呼吸空气。这在温热的死水域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那里,其他鱼群有窒息而死的危险。最早的一种肺鱼是双鳍鱼,因其在欧洲和北美洲的化石而为人所知。它的体长大约有50厘米,身体呈圆柱状,尾巴笔直地往上翘着。

鳍片和足肢

肺鱼是一种肉鳍鱼,它的鳍片中含有骨头和肌肉,看起来与足肢有点像。这样的肺和足肢状鳍片让一些生物学家相信,这种鱼就是两栖动物的祖先,当然也就是所有四肢脊椎动物的祖先。但是进一步研究却发现,肺鱼很可能并没有登上过陆地。

今天的人认为,另一种肉鳍鱼——扇鳍目鱼,最有可能占据脊椎动物群谱上这一重要的位置。真掌鳍鱼即为扇鳍目鱼的一种,是一种体长1.2米的钝头鱼,它的鳍骨排列方式,与两栖动物腿骨的排列方式特别相像。真掌鳍鱼的头盖骨也跟早期两栖动物身上发现的很像。这进一步证明,真掌鳍鱼或者其某种亲缘动物就是后来那些登陆动物的祖先。

第一种两栖动物

泥盆纪留下来的大多是鱼类化石,两栖动物化石极少。其中最知名的两个例子是鱼石螈和棘螈,均发现于格陵兰岛。它们虽然长有四条腿,但是长长的躯体和蹼状的尾巴都跟鱼很像。尽管它们都是从鱼类进化而来的,但却能很好地适应陆地。它们既能通过肺呼吸,也能通过皮肤呼吸,并且骨架也有所强化,用以承担离开水后增加的负重。复原后的鱼石螈和棘螈化石常常显示出,这两种动物是在陆地上捕食猎物的,它们半爬半滑地在泥盆纪的湿地上经过。但是最近的化石研究表明,它们的腿有可能根本无法承担起它们的重量,这使得一些科学家怀疑,它们是否能够像人们预想得那样灵活。

图中,一只鱼石螈用它的两颚紧紧地钳制住了一只蜈蚣,正准备将这个猎物一口吞掉。 t5Gm+ohKCszyVHArWI+Je8JSglin7S4V6Xb0tX95SyXaYe+dA5IoiSmZGh8nXsN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