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志留纪动物群

除一些小型的节肢动物占据着陆地以外,志留纪的大部分动物群都栖息在淡水或者海洋中。水下的生命世界依然是以没有脊柱的动物为主,但是脊椎动物正在经历着一些重大的变化。其中之一便是进化出了第一种真正的有颚鱼类。事实证明,脊椎动物之所以能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大型动物,颚的出现是一种决定性因素。但在志留纪,这还是后话,那时的有颚鱼类和无颚鱼类都只是在试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

有颚鱼群

在志留纪伊始,存在的鱼类都是无颚的。通常说,“没有颚的嘴”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但大量的无颚鱼化石却表明,这种结构非常有效。然而,无颚鱼的进食也因此受到了限制。当时,它们的进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嘴像勺子一样挖取沉淀物——莫氏鱼(当时一种比较普通的物种)很可能就是这样进食的。另一种是,嘴像吸管一样将鱼自身与它的食物粘到一起。寄生动物七鳃鳗——一种至今依然存在的少数几种无颚鱼之一——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在早志留世,一种叫作棘鱼或者刺鲨的鱼群,有了可取代这两种方式的第三种全新的进食方式。它们骨架的一部分——支撑其第一对鳃的支柱——渐渐变成了一副颚。和无颚鱼不同的是,这些鱼能够利用它们的颚作为攻击猎物的武器。它们还可以用颚来撕咬食物,而不是将猎物囫囵地吞下去。

刺鲨

尽管名字叫“鲨”,刺鲨并不是真正的鲨鱼,因为鲨鱼是直到泥盆纪才进化出来的。但刺鲨确实有骨脊支撑着自己的鳍。刺鲨是晚志留世一种比较普通的动物,跟典型的金鱼差不多大,但后来有的却长到了2米多长。它们的骨架是由软骨构成的,而非一般的硬质骨骼,而且它们的尾巴非常翘。跟真正的鲨鱼不同。刺鲨眼大鼻短,说明嗅觉对它们的捕食没有什么帮助。它们的牙齿非常小,换牙也比较频繁,但牙通常只是长在下颚上。不过它们还有另外一个“第一”——第一次产生了一副叫作鳃盖的结构,它们盖在鳃上,可以像抽水机一样工作,使得这些鱼儿可以不必游动就能呼吸。刺鲨曾一度成为当时唯一的有颚类脊椎动物,但这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志留纪一结束,就出现了一些新的有颚鱼群,而到了二叠纪初期,这些原始的先驱们就已经灭绝了。

像翼肢鲎这样的海蝎,对早期的鱼类来说有着莫大的危险性。但是经过不断进化,一些鱼游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机巧,它们的生活渐渐远离了海底和那里的危险。

珊瑚礁

在志留纪以前,海藻和海绵一直都是礁体上的常住居民,但是珊瑚却是罕见的动物。而到了志留纪,事情有了变化:珊瑚变得普遍起来,并开始形成了最早的珊瑚礁体。虽然现在所知道的珊瑚在志留纪还没有进化出来,但是志留纪的珊瑚跟它们在很多方面看起来都比较相像。其中有一些物种是独居的,也就是说它们各自独自生活,但是造礁珊瑚却能形成大型的群落,它们带有坚硬的外壳或者杯罩,并会沉积在一起。当新的珊瑚群落开始发展的时候,下面年老的珊瑚就会死去,从而形成一层层坚硬的遗骨。这些骸骨在矿物质溶解后便胶合在一起,转变成为坚固的岩石。

群落的生长方式使得每一种珊瑚都有其独特的形状。有些长着不断分叉的支束,看起来就像是鹿角。这种分支群落常常生长得非常迅速,但是因为它们非常脆弱,只能在不受海浪威胁,没有破碎危险的时候才能得以生存。其他那些长得就慢多了,呈圆形或者扁平形。这种类型的珊瑚在艰难的海水环境中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它们经常生长在礁体的外边缘地带,而那里时常都会有碎浪从外海中卷进来。

现代的造礁珊瑚通常都需要光才能茁壮成长,因为它们上面有与之共生的微藻利用光来制造食物。而早期的珊瑚却完全依靠捕捉微型动物得以生存,它们的触角上带有刺丝囊,方便诱捕食物。刺丝囊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系统,在现代的珊瑚和水母身上依然可见。

这是一幅志留纪礁体的示意图,建基于一块英国发现的化石上,大约有4.3亿年的历史。其中含有床板珊瑚和四射珊瑚——两种在古生代末期灭绝的族群。志留纪礁体为其他无脊椎动物,如腕足动物、苔藓虫和海百合,提供了安全停靠的港湾。 HZr2vTnQufCQIwCMaMi+/zi0taspfz12UjHvcgMK90gnhC64Uyay040vjUlfKHf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