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一章
老臣渐去渴新贤

陈宣帝太建四年(572)春正月丙午日,陈朝廷以尚书仆射徐陵为左仆射,中书监王劢为右仆射。乙酉(十三日),陈朝封皇子陈叔卿为建安王。夏四月十七日,以中权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黄法氍为征南大将军、南豫州刺史。

五月初二,尚书右仆射王劢卒。据《南史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三》记载:王劢,字公济,王通的弟弟。王劢有美好的风度仪表,博览群书史籍,为人处世安静闲适清高简约,不曾以利欲萦绕胸怀。梁朝的时候成为国子学中学习《周易》的学生,参加考试取得优秀的成绩,任命为秘书郎、太子舍人、宣惠武陵王主簿、轻车河东王萧誉功曹史。萧誉是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次子,南朝梁宗室。初封枝江县公,后改封河东郡王,历任宁远将军、琅琊太守、侍中、轻车将军、南中郎将、湘州刺史等。大宝元年(550),王僧辩攻克湘州,斩杀萧誉。后,谥曰武桓。

当时,河东王萧誉离开朝廷镇守京口,王劢将随同他前往藩镇,范阳人张缵当时掌管选择推举贤能之士的工作,王劢拜访张缵告别,张缵赞赏他的风采,于是说:“以王生的才能和门第,难道能去京都以外的州郡官署任职吗?”退堂向皇上进言将王劢任命为太子洗马,升任中舍人、司徒左西属。调出朝廷任命为南徐州别驾从事史。

大同末年,梁武帝去晋见帝王陵,经过硃方,王劢依照惯例迎候,武帝命令王劢跟从在自己车驾的旁边,所经各处山川,没有不向他询问的,王劢随各种事情进行对答,所答都有典故出处。又跟从武帝登上北顾楼,王劢在那里所作的诗篇,辞义清正典雅,武帝十分赏识他。

那时河东王萧誉被任命为广州刺史,于是以王劢为冠军河东王长史、南海太守。河东王萧誉到岭南,做了许多侵掠地方的事情,因而畏惧自己的罪行受到惩罚便声称有病,丢开所管辖的州事回朝廷去了,王劢就管理广州府的政事。越中是富饶肥沃的地方,前后在这里任职的地方官照例大多贪污放纵,王劢唯独以清白的名声著称于世。调入朝廷任命为给事黄门侍郎。

侯景叛乱的时候,王劢向西逃奔到江陵,萧绎秉承皇帝的旨意任命他为太子中庶子,在丞相府担任管理文牍之职。调出任宁远将军、晋陵太守。当时是战乱饥荒之后,一郡之中民生凋敝。王劢处理政事清正简约,官吏百姓于是安定下来。征调入朝廷任侍中,升任五兵尚书。后来,西魏侵犯江陵,元帝征调湘州刺史宜丰侯萧循前来援救,任命王劢监理湘州政事。江陵失陷后,敬帝萧方智秉承皇帝旨意任用王劢为中书令。绍泰元年(555),王劢加官侍中。陈霸先担任司空时,任用王劢兼任司空长史。

陈霸先担任丞相时,王劢兼任丞相长史,侍中、中书令的职务都保留如旧。那时吴中一带遭遇战乱,老百姓贫困到了极点,于是任用王劢监理吴兴郡的政事。到萧勃叛乱平定后,又因为王劢从前在岭表任职,早有政绩,于是任命他为使持节、都督广州等20州诸军事、平南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还没有起行,改任衡州刺史,持节、都督的职务都依旧保留。

王琳占据着长江的上游,衡、广两州离心不肯归附,王劢不能够去自己的镇守之地,留在大庾岭。天嘉元年(560),征调王劢进朝廷任命为侍中、都官尚书,尚未就任,又任命为中书令。升任太子詹事。管理东宫事务,侍中的职务一起依旧保留。加官金紫光禄大夫,领度支尚书。

废帝陈伯宗登位,王劢加官散骑常侍。陈宣帝太建元年(569),王劢升任尚书右仆射。那时东边的国境内发大水,老百姓闹饥荒,任用王劢为仁武将军、晋陵太守。他在郡中很有威信和恩惠,郡中的人上书朝廷请求给王劢立碑,颂扬他的政绩,皇帝发布命令同意这样做。征调入朝任命为中书监,重新授给尚书右仆射的职务,领右军将军。

太建四年(572)5月29日,王劢去世,当时67岁。皇帝赠给他侍中、中书监的官衔,谥号叫作温。

经过梁武帝、侯景之乱、梁元帝、梁敬帝、陈武帝、陈文帝等政权更替,到陈宣帝执政期间,朝廷大臣多已老迈。就在王劢去世不久,六月十一日,侍中、镇右将军、右光禄大夫杜棱也寿终正寝了。

杜棱是陈武帝时的老臣,对陈武帝和陈朝忠心耿耿。据《陈书》《南史》所载:杜棱,字雄盛,吴郡钱塘人。世代为本县的大姓。杜棱读了很多书,年轻时落魄,在当世不知名。于是游历岭南,侍奉梁朝广州刺史新渝侯萧暎。

萧暎因病去世,杜棱跟着陈霸先,一直负责文书记事。侯景之乱时,命令杜棱带兵,平定蔡路养、李迁仕都立有战功。大军抵达豫章,梁元帝秉承皇帝旨意任杜棱为仁威将军、石州刺史,封为上百县侯,食邑800户。

侯景被平定后,陈霸先镇守朱方,杜棱督管义兴、琅笽二郡。因王僧辩屈服于北齐的威势,迎立北齐的傀儡萧渊明为帝。陈霸先图谋剪除王僧辩,和杜棱、侯安都等共同商议,杜棱认为困难。陈霸先担心他泄露,属下侯安都用手巾勒杜棱,杜棱气闷昏倒在地上,于是把杜棱关进别室。大军出发,唤他同行。王僧辩被平定后,陈霸先向东征讨杜龛等,派杜棱和侯安都留守。徐嗣徽、任约带引北齐军渡江,攻打台城,侯安都和杜棱联手抗敌,杜棱日夜巡逻警戒,安抚士兵,没有安稳地休息过。敌人被平定,按功劳任命杜棱为通直散骑常侍、右卫将军、丹阳尹。陈武帝永定元年(557),晋升为侍中、忠武将军。不久迁任中领军,侍中、将军等职不变。

永定三年,高祖驾崩,陈蒨当时还在南皖。当时在内没有嫡系继承人,在外有强敌虎视眈眈,侯瑱、侯安都、徐度等都领兵在外,朝廷的宿将,只有杜棱在京都,独自掌管禁军,于是和蔡景历等秘不发丧,迎奉陈蒨回朝即位,杜棱迁任领军将军。

陈文帝天嘉元年(560),按照先前所建功劳,改封杜棱为永城县侯,增加食邑500户。出任云麾将军、晋陵太守,增加俸禄2000石。天嘉二年(561),征召为侍中、领军将军。不久迁任翊左将军、丹阳尹。

废帝陈伯宗即位,杜棱迁任镇右将军、特进,侍中、尹等职不变。光大元年(567),解除丹阳尹职,量才立为佐史,给扶,又授职为领军将军。

陈宣帝太建元年(569),出任散骑常侍、镇东将军、吴兴太守,俸禄2000石。太建二年(570)九月乙丑十五日,陈宣帝征召杜棱担任侍中、镇右将军。不久加任特进、护军将军。太建三年(571),因公事免去侍中、护军二职。四年,恢复官职担任侍中、右光禄大夫,并且赏赐鼓吹乐一部,将军职务、安排僚吏的权力、给予扶护人员等待遇仍同从前一样。

杜棱先后为南陈武帝、文帝、废帝、宣帝四位皇帝服务,都得到了优待宠幸。晚年不参与征伐之役,在京都悠闲自得,赏赐丰厚。没多久,于太建四年(572)六月辛巳十一日,在任所去世,年70岁。陈朝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丧事所需财物,陈宣帝下令全部由国库资助供给,谥号是成。当年配享在高祖祭庙。儿子杜安世继承。

陈宣帝思考着陈朝如何从北周、北齐三国博弈中破局而出,正是急迫需要大量的军事、政治、经济人才的时候,而老臣宿将却相继离世。这不能不令陈宣帝伤感和忧心!

太建四年九月辛亥日,陈宣帝大赦天下。下诏《令内外举贤极谏诏》,书曰:

举用德才兼备之人,听取谏言,这是为皇上的显明规鉴;举荐贤士,访求直言,这是为臣子之典型美德。朕以智寡德薄之身,继守帝业,尽管世代相承太平无事,然而治下却算不上安定统一。对臣下加以鉴别,各授其职,日晚方食,清晨即起;身边缺少谏诤之臣,属下也没有新荐之贤士。人才多么地缺乏啊,很少有人能直言抗争。难道我可以独自运用威权和谋略,不必佐以正直之言?置谏鼓于公车令署,却很少有人谈论朝政得失;施治象之石于魏阙,也无人陈说政绩之好坏。像汉之朱云那样摧殿槛以切谏成帝除佞的,我确实未逢其人;像秦之禽息那样要以头触楹以谏穆公重用百里奚的人,又难以遇到。至于像许子那样着粗布衣去见滕文公,像虞卿那样背着伞千里跋涉而游说赵孝成王,或者像后汉殷肃那样虽年老而才能绝伦,或者像王成那样以少壮之年而治有异等之效,求合于当时而不得合的,近臣们也不加以称说,以至于朝代发生了更迭,黄金台上招贤之金也将要用尽,他们终究还是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进,实在令人叹息啊。又有尊贵为诸侯,卑贱为十等人之末的,优劣交驰,对此该鼓励和禁止的没有严格区分,以至于徒然有街里之谣言纷起,而在朝廷上发表议论的却未见其人。此是朕之不够明哲,然而一时也无人上言兴利除弊。《诗经》上说,教化大行的盛世就会到来,难道竟至于会有差错吗?在外可通告文武百官:所有在职臣僚听着,关于风教之怪变,朝政之败坏,要严肃地据实指出,只准冒犯,不准隐讳。另外每人举荐其所知悉之人才,依其才能加以明白考核。如有掌管政事之人清廉或者贪秽,在职之官员有才或无能,分别直言上达,以待朝廷加以退降或升进。(见《陈书卷五·本纪·宣帝》)

陈宣帝向天下招贤才,收集好的建议。同时,奖褒功臣,使之能起到振奋贤才之心的作用。

陈朝九月丙寅二十七日,以南陈以已故太尉徐度、仪同杜棱、仪同程灵洗配食高祖陈武帝庙庭,已故车骑将军章昭达配食世祖陈文帝庙庭。(见《陈书卷五·本纪·宣帝》记载)冬十月十七日,皇上亲临太庙祭祖。

三十日,以镇南将军、广州刺史沈恪为领军将军。

闰十一月初三,陈宣帝颁下《分留罢任之徒住姑孰诏》,说:

姑孰是肥沃广阔之地,可与荆溪一带媲美,博望山地当要塞,天然险峻,南对龙山,北临牛渚,对岸是楚国之遗城,临近东吴富春太守全琮之故垒,良田美树,田间水沟相望,相连的是屋檐,高耸的是屋脊,纵横交错的田埂好似锦绣一般。

自从梁末战乱发生,残败殆尽,近来虽极力使之丰足富裕,仍然不能平复,就是像京郊这样咫尺弹丸之地,也该让它变得富足。况且众将属下,多寄养有父母家室,军与民习俗相杂,造成极为败坏之风。

从现在起如有卸任回乡之人,准予其部曲留于五部辖下;如果已在江北,也责令迎回,一并安置到南州津。所有做买卖的,不再索取估税;荒芜之地新被垦辟出来,也停止征收其税。朝廷派使臣一人,与刺史、津主一道对他们加以辨明、约束,给以田地,每人标立一块屯戍之地。

十二月初五,甘露降于乐游苑。甘露,其实就是甘美的露水。但是,古人认为甘露降,是太平瑞征。《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汉书·宣帝纪》:“乃者凤皇集泰山、陈留,甘露降未央宫……获蒙嘉瑞,赐兹祉福,夙夜兢兢,靡有骄色。”

天降甘露,古人认为是吉祥之兆;而且,人们认为饮食甘露,使人可以长生不老。于是,初七日,陈宣帝在众人的簇拥下,去了乐游苑。并采取甘露,宴饮群臣。 l55hHU//n07ulHe7fNiY/KN7OA5SnF0GYrEDREfLp44DhuvG3fTOGtbScZF8318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