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稷下学宫

当时,齐国临淄是天下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与秦国咸阳、魏国大梁、赵国邯郸、楚国郢一样。纵横家苏秦游说齐宣王时曾说道:“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齐宣王之后便是齐湣王,而荀况到达临淄的时候正是齐湣王时期,也正是临淄最繁华的时候。

临淄分为大城和小城,大城是普通市民以及大臣居住区,小城则是朝廷所在以及国君后妃居住区。大城东西八里,南北八里有余,周长三十多里,而小城的周长也在十里之上。当时,临淄规模可观,大小两城相连周长二十一公里,面积十五平方公里,城内街巷纵横交错,天下富商大贾云集。

齐国稷下学宫,是齐桓公田午开创的。提到齐桓公,此处必须交代一下齐国的历史,其中前半段是姜姓政权,即姜太公的后代执掌国家大权,而后半段则是田姓政权。在姜姓政权时代,齐国出了一个齐桓公,即管仲辅佐而开创霸业的齐桓公姜小白(“春秋五霸”之一),与晋文公并列。在田姓政权时代,齐国又出了一个齐桓公,即田午,多称“田齐桓公”或“田桓公”,而他开创了稷下学宫。

临淄王城的南门正对着稷山,因此这个城门就称作“稷门”。齐桓公田午想要打造天下第一学府,因为当时天子之学“辟雍”早已不复存在,而且也没有任何恢复的希望,同时各诸侯国的官学——“泮宫”大部分名存实亡了。曾经,邻国鲁国的泮宫很完备兴盛,但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开始式微,到孔子生活时代的后期更是人才流失严重。因此,孔子曾深有感慨地叹息道:“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可见,当时鲁国的泮宫人才流失之严重。

齐桓公田午便想把天下的学者都吸引到自己的国家来,由于齐国的泮宫原来基础就不错,于是便在稷门外平坦宽敞的地方修建了一个学宫,直接把原来的泮宫整体搬迁到了这里。

稷下学宫的修建得非常气派、讲究,既有宽阔的大道,大道两旁修建有许多楼堂馆所,栽植了许多奇花异树,还修建了许多讲堂、书房、居所和活动场所,而且讲堂分了不同的几种规格,最大的中心讲堂可以容纳百人听课。当时,稷下学宫是全天下最好的学宫,凡是前来讲学的学者经过考核后按照等级授予“客卿”“上大夫”“下大夫”“列大夫”“稷下先生”“稷下学士”等职衔,都给予优厚的薪俸和礼遇。

齐国君主鼓励学宫的学者们著书立说,不给予具体的任务,尽量自由言说。当荀况来到齐国稷下学宫时,荀况经过学宫的祭酒简单考核后被给予了“上等生”的学习条件,即在免费学习、食宿之后还给一定的零花钱。就这样,荀况开始了在稷下学宫的学习生活。 lvpEAtteEJBPBZ3VxbOYgO3iSZ+JYhL/Ij/CUpZ6lFILsZcnM4V5ByHTDhR+dOD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